1、提高自我认识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产生,往往与错误的认识有联系。比如,认为赌博只是玩玩,再比如,少年偷窃者说,自己只是小偷小摸,又是拿家里和同学的东西,何必大惊小怪呢?这些都是糊涂的认识。错误的认识不但促使各种不良行为的产生,而且似乎为不良行为的存在找到了理由或借口,使得不良行为继续下去,越陷越深。
因此,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应该调整自己的认识,从而改变对某些问题的错误认识,树立新的正确的认识。
具体地说,可以听听其他对各种不良行为的看法,了解一下周围的人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是怎样评价的。人们的认识与自己的认识是否不一致?为什么不一致呢?从中应当悟出自己认识的不正确,以及错在哪里。要重视他人评价的意义,因为对某些行为和活动的评价,是具有一致性、经常性的,所以可以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己,应该像他人评价的一样,看到自己的认识错了,并确立正确的认识,这样就与他人的认识趋向一致了。
也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行为来提高自我认识。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自己的不良行为:比较一下自己在滋生不良行为前后的情况,不良行为究竟给自己带来了进步还是不好结果;这种不良行为是不是辜负了父母、老师和集体的希望,他们期望的自己的行为形象又是怎么样的;如果自己的不良行为继续发展下去,自己又会变成怎样的一个人呢?应该说,以冷静的、沉着的状态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观察是最有利的,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才能清楚地充分地完成自我分析、自我观察,对矫正错误的认识最有帮助。
要自己教育自己。如果觉察到自己认识方面的问题,那末就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识,应该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力量,从而确定改正不良行为的目标,有一个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心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从旧的不良行为的模式中摆脱出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新的良好行为的模式。
2、摆脱孤独感
青少年不良行为与孤独感是有联系的。国外的某些研究表明,孤独感与酒精依赖、吸烟、吸毒、赌博、自杀等问题行为有密切在系。我们生活中的经验也显示,一些青少年正是为了排遣孤独而沾上吸烟、迷恋游戏机、打麻将、不正当性行为等不良品行的。
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对付孤独的方法有下列几种:(1)找同学或同伴谈心,可以遣散孤独心情,有品行障碍的中学生可以向知心同学或朋友诚恳地检讨自己的不良品行,以获得他人同情和帮助;(2)参加正当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如看小说或电影、游泳、打球、体育锻炼等,既能松弛心情、缓解孤独感,又能人中受到教育或激励;(3)刻苦学习,摆脱空虚的情绪而转移到读书中去,一方面从中汲取知识,另一方面从呀儿得精神享受,所以,与好书交朋友,是找到了不说话的好伙伴;(4)写日记和作文,既可在多余的时间中充实活动,遣散孤独感,又可提高自己的文化和修养;(5)帮助家庭做一些适当的家务劳动,也可帮助周围的老人、残疾人等做一些好事,既排除了孤独感,又得到了情感上的补偿,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3、控制发怒
愤怒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常常是在个体的愿望不能实现或行动持续受到挫折时产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愤怒往往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特别是在激烈地愤怒时,主体不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失去意志控制力,易造成严生的社会危害,暴怒之下伤害人,甚至杀死人等,就成了激情犯罪了。
青少年容易在感到自尊心受挫的情况下发怒,以至与他人发生冲突而实施攻击行为,因而,通过制止发怒可以预防和遏制攻击行为的发生。青少年制怒可采用下列是措施:(1)主动回避,这是一种消极退让的方法,尽可能避开易引起发怒的刺激物(包括人、物、事等)。比如有的中学生说:“我一看到某某心里就不高兴,跟他合不来,他惹我发火,我就要揍他了。那末,就可以尽量不接触他,跟其他的同学或朋友多交往就是了。(2)注意转移,当面临着易激怒的情景时,应立即转移注意力,去注意另外的有兴趣有意义的事物,这样就自灰不发怒了。有的青少年被人挫伤了自尊心,如果老是想着这件事,就易产生报复攻击的心理;如果主动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积极的活动上去,把不愉快的事和丢在脑后。时间一长,过去的事就淡化了,呀者想起来就心平气和了,就会妥善处之。(3)主动发泄,为了消除怒气,主动地把有关的事情向信得过的人倾诉出来,少年学生碰上了委屈,感到十分不满,千万不要积怒于心头,而可以找父母、老师或知心朋友心心吐露,甚至哭诉一番,在他人的同情和安慰下,心中的怒气会渐渐消掉的。此外,还可以写日记、写信、打电话等,把自己的心情释放出来,得以息怒。(4)意识控制法,通过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来制止发怒。青少年当面对着冲突情景时容易发怒,特别是在对方先有错的情形下,自己就会怒气更大,这时应保持清醒的意识,尤其不能头脑发热,自己要提醒自己:不能发火,千万不能发火。在这种情景下,自己内心可以默念数字,默念老师对自己教导过的话,情绪放松了,理智就更清醒了,冲动的行为就不易发生了。(5)升华法,把愤怒的情绪转向从事其他活动上去,这种替代作用具有升华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常说化悲痛为力量,其实也可以说化愤怒为力量。有的中学生被人讽刺,自尊心受到伤害,心中当然很气愤,但可以把怒气压抑下去,转化为一种力量,去积极地从事读书、写作、唱歌、绘画等有意义的高尚活动,结果既消除了怒气,又获得了新的成绩,可谓一箭双雕。
4、正确对待错误,提高自信心
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往往有落后的一面,有缺点、错误,甚至受过学校处分,因此,对他们来说,首先有一个怎样对待错误的问题。
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自我评价。要勇于承认错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任何一个人都难免犯错误,青少年在发展时期,沾上了不良行为,这点错误不会也不该毁掉他们的一生。所以,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要正视自己的错误,有自责心,有羞耻心,像脸上脏了一样要自己动手洗脸,严肃地做自我批评。
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把错误变成正确的先导。放弃错误和改正错误,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品行良好的青少年,错误是一种特别的财富,它使人领悟,它意味着磨炼真正的人格,直到品行高尚。当然,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艰难的事。因此,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还要十分重视提高自信心。可以说,自信心是成败的关键。同谁也不能代替我们呼吸、代替我们思考一样,谁也不能把自信心赐给我们,自信心只有靠自己才能获得。
所以,在矫正不良行为的过程中,青少年经常要自我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自己鼓励自己。在取得那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时,自己也要肯定自己,说明以后取得更大的进步。也可以采取自我奖惩的措施,在确定矫正某种不良行为的目标后,下决心不达目标就放弃看电影电视,或不让父母给自己买新衣服等,起到激发积极情绪、增强前进动力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把自己的行为变化一点一滴地记下来,经常比较、分析,从中看到进步,看到远景。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自己身上的品行障碍,是自己的问题,就要凭自己的毅力去改掉它,弃旧图新,换上新的面貌。
5、榜样学习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先进榜样是青少年不良行为自我矫正的一种重要方法。活生生的榜样,直观、具体、形象,标志着进步的方向,不但对青少年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认为,儿童可以模仿攻击行为,也可以模仿利他行为。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模仿倾向,模仿榜样对形成青少年的良好行为模式、消除他们的不良行为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要矫正不良行为,就应该在自己的周围,选择熟悉的先进榜样来进行学习。心理学研究显示,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与青少年本身越相似,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有品行障碍的初中生,应选择自己班上或校内的好同学为榜样,这样对照比较起来,既亲切又生动,容易模仿学习。同时,也可选择过去有过不良行为、现已表现良好的进步学生榜样,学习这种榜样,更容易产生共鸣,激励自己的自信心。
为了有效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初中生在对榜样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模仿,而且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对照自己的认识,反复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逐步地从感情上真正真心变化。
学习榜样,青少年一一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具体行为规范中,体现出学了榜样以后的新变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榜样也是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这种自我矫正的方法,应该是步步前进、层层提高。
6、矫正不良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同时都处于一系列的习惯的控制之中。事实上,习惯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每个人。它们逐渐由意识控制而转向自动化,自动化了的习惯影响着人们的各种活动。
与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关的是不良习惯,不良习惯是有害的。比如,小时候拿母亲皮包里的钱去买零食吃、把同学的小玩具拿回家中据为己有等,到了初中长成少年了,如仍不改坏习惯,到商店里去偷东西,那就是偷窃行为。再继续下去,必然会触犯刑律,成为犯罪分子的青少年品行障碍如暴力攻击行为、偷窃、说谎、迷恋游戏机、吸烟、吸毒和不正当性行为等,多次反复后容易形成不良习惯,如不及时矫正的话,可能会毁了他们的一生。
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来说,首先要确实明白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自己身上的某些不良习惯也是可以矫正的。下面,介绍有关的几种方法。
(1)替代性反应法。
这就是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来替代自己某种坏习惯,直到坏习惯消除。某些心理学的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阻止某一坏习惯的出现。例如一位学生每看到一件喜欢的东西就要抢到手里,等到不喜欢了又把它仍掉或破坏了。在临床心理学家的办公室里,该学生看到一把小刀子,随手拿过来玩了一会,就一下扔掉了。这位心理学家让他小心地捡起小刀,放在手里,然后问该学生:小刀的颜色、形状、原料、轻重、型号、用途等是什么?然后又让他把小刀放回原处。学生的父母也像心理学家一样,接此法做了几次。这学生以后就不乱拿乱扔东西了,而是喜欢仔细地观察各种事物了。
要用这种方法,先要了解自己的坏习惯,接着再适当选择一种行为作为替代。如抽烟的少年,想抽烟时就大声朗诵或读英语,烟就没法吸了;又如想赌牌的时候,可以找一个同学来下棋,既替代了赌博行为,又获得了高尚娱乐的情趣。
青少年在自我矫正过程中,要作好记录,进行自我监督。每星期检查一次,当新行为能替代不良行为时,应自己表扬或奖励自己。
(2)切断诱因法。
由于各种坏习惯是在诱因影响下产生的,因而破除诱因就可能矫正某一种不良习惯。比如,中学生赌博,总是这么几个人在一起才玩赌的,那么有赌博习惯的少年在想赌的时候,就应特地选择跟反对赌博的同学或伙伴在一起,这样就赌不起来了。少年吸烟者也常常是群体吸烟,几个人一起就烟雾腾腾。为了戒烟,吸烟少年应与反对吸烟的同学在一起,而远离其他吸烟者,这样的环境压力不利于吸烟。坚持下去,是可以克服吸烟习惯的。
(3)中断改变刺激法。
当引发某一习惯的刺激发生中断或者改变,不良习惯自然就会逐渐消失了。这个方法要求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意志力。比如,就是经常在学校不远处的游戏厅里迷恋游戏机的,自己在放学后就应故意绕过这个游戏厅所在地,从别处无游戏厅的路线回家。要改掉自己考试作弊的习惯,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和认真复习,另一方面可以征得老师同意,与表现好的班干部或同学等坐在一起,中断有利于作弊的环境,以此来消除作弊行为。为了改掉暴力殴打他人的行为,可以向过去被欺负过的小同学那里去作检讨,赔礼道歉,接受他伞兵批评;同时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帮助弱幼的利他活动,来滋润自己的心灵。
(4)自我教育法。
国外有一种心理剧疗法,是指通过扮演某一角色,主体可以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改变自己以前的不良习惯。青少年为了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可以运用心理剧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在心理剧中可以扮演家庭的一个成员、一个老朋友、一个陌生人或一位老师。剧情内容可以是一般性的,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家庭纠纷,也可以是与自己的情况相似的。在表演时,青少年扮演的角色与生活中的自己不一样,因而可以体验角色的各种感情,有利于揭示青少年内心深处的症结,达到发泄或控制自己的情感,并学会模仿一种正确的行为方式。
有的青少年与父母关系处理不好,时常与父母发生争吵,是对父母有成见。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可以与子女一起表演心理剧,事前设计一些情节,可以在剧中让青少年把自己的缺点尽情表现出来,演出后共同讨论。这样做可以使青少年的敌对情绪缓和下来,逐渐减少。当然,这种自我矫正方法需要懂心理学的老师给予一定指导,同时也要有同学或其他人的配合。
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第一,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对于孩子的倔强任性行为,我们不能够只表达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要孩子有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让他说清楚坚持这件事的理由,这样可以防止家长冤枉孩子。如果他对这件表面很无理的要求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家长们不仅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满足需求。这是家长和孩子很好的交流机会,他觉得你相信他,他也就相信你,这样孩子也就不会为了一个错误说谎。但是家长如果长期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只是粗暴对待孩子的错误,慢慢的孩子就不会与你交流了。所以很多家长很苦恼,为什么孩子不爱说话啊?这是因为你无意识的剥夺了他说话的权利,不尊重他。
第二,对于听不进去道理,过于任性的孩子,要学会恩威并用。比如哭闹的时侯家长可在一旁悄悄观察,不予理睬,孩子看到自己这样并未引起重视,时间久了就会放弃这种表达方式。在孩子大发脾气,不可理喻时,进行合理的冷处理。把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让其自我冷静;并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因为哭闹吃不到该吃的水果,得不到该拥有的玩具,告诉孩子这些都和他发脾气和无理的哭闹有直接关联,这样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后果就会有意识的控制。不管怎么做,都要让孩子最终明白这种行为对大家造成的不好的影响以及他自己所承担的后果。
第三,给孩子讲清道理,不能粗暴批评,责骂。当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与做法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给孩子讲清楚道理,把不合理之处告诉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以及哪里不对,为什么不对。对于不爱听大道理的孩子家长可以讲一些相关故事让其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气的跟孩子解释,千万不要以威胁的口气和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就会有效。
第四,大人的言传身教,要想孩子文明,懂礼貌,性格温和,家长必须做到。如果家长脾气暴躁,讲再多的道理对孩子来说都不足说服力,因为有这样的坏榜样所有的道理都很苍白无力。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性格,建议家长也要改变自己,收起自己粗暴的教育方式,以理服人!
物理崔老师,您好!
您的提问非常好!在现时的社会大环境和应试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孩子很容易就沾染上不良习气,例如娇横任性、叛逆不听话、不诚实、上网成瘾、多动症、厌学等问题,尤其是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情况更为严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这些观念导致的各种错误行为。虽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采取虎妈狼爸式的教育,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人的一生其实是马拉松式的长跑过程,即使赢了起跑线,能跑多远、坚持多久、谁笑到最后还是未知之数,因而个别人所谓虎妈教育的事例不值得广泛推广和模仿,这样教育会给绝大多数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打孩子进行体罚教育,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将来会报复到年老的父母和孙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浅啊!相反,反而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更显得重要。想要从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好兴趣和习惯,建议您赶快让孩子喜欢上《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多读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启发孩子的智慧)。您看,这真是一部“大孝经”、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师!写得多好!朗朗上口,易读易教,网上还有很多视频故事教学素材,有多个版本适合各阶段孩子观看。作为父母,只要您愿意多些鼓励孩子和您一起观看(这个很重要,您喜欢看能带动他的兴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响),一定能让您的孩子喜欢上她,如果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努力去做、尽量落实里面的教诲,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时,您的提问涉及到广大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和渴望解决的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行为语言和学习成绩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诚挚推荐各位家长和孩子们观看陈大惠老师策划监制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论坛系列纪录片《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又名《弟子规说明书》),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关于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免费网络资源,能在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认识灾难事故因何发生,能做到趋吉避凶,真实不虚!能针对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是一剂治疗良方!当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们做家长长辈学习的有力教材,的确是难得的家庭教育经典节目!这个节目里有许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讨解决孩子教育的种种方法,真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网络资源,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帮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现没有恒心、悭贪、叛逆不听话、上网成瘾、早恋、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是能从某个简单方法或措施就能从根本上教育改正过来,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小孩,而是需要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家庭教育,从根本处下手才能治标又治本。这部片里面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亲身说法、以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向大众汇报,启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从小接受的家教会影响小孩子的终生,从中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
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
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可以在百度视频或者优酷土豆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衷心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