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疲敌之策,一般往往坚壁清野以逸待劳,不是刘备不想和陆逊打,而是陆逊就不和他打,陆逊前面顶着,后面修建营寨一看刘备要攻进来了,就放弃退到下一批营寨里,这样刘备等于是一直在拆营寨,死伤很多不说,还打击士气,而陆逊则始终和刘备保持距离,当时正值炎炎夏日,体力消耗大,而且死掉的人很容易腐烂,再加上南方密林瘴疠之气横行,各方面使得刘备开始焦躁。这招疲敌之策不但消磨了刘备的兵力,还打击了刘备军的士气和刘备本人的情绪。
这时候刘备的大部队都因为陆逊的后退完全进入了树林中躲避炎热的太阳。陆逊只要在适当的时机找到刘备主力,一把火什么都没了。
打仗算多着胜,陆逊算无疏漏,而刘备则情绪焦躁,失去了一个军队指挥者该有的冷静和警觉。
还有你说的刘备为什么不强攻?事实上刘备的兵力少于陆逊(不要受演义的影响),但刘备的部队都是精锐,自己本身就是远道而来,兵又少是不可能强攻的,而且陆逊建了上百个营寨,你根本不知道哪个是陆逊的主营,怎么去攻?事实上刘备也曾主动露出破绽希望陆逊来进攻,到时就可以决战了,无奈陆逊就是不上当,就是窝着不出来。
如果这场仗是平地攻城战的话,那就没什么技术含量了,拖不下去就强攻,攻不下走人,然而这是在地形复杂的夷陵地区,谁能利用地形和气候谁才会赢。
刘备不是没有强攻,而是没攻下来,陆逊主动后退就是为了占据有利地形,人家深沟壁垒,刘备强攻又攻不上去,所以两军才会“相拒夷陵道”,相拒就是你攻我守或我攻你守,而不是相安,大家面对面地喝茶,所谓的求战不得并不是刘备想和陆逊打而陆逊不跟他打,而是陆逊占据有利地形不跟刘备打野战,刘备强攻攻不上去,想打野战人家又不奉陪,只好先跟东吴耗着再寻找战机了。
刘备当然采取强攻手段了,但毕竟陆逊坚守不出,蜀国的兵力也不是数倍于吴国,根本无法攻下,反而只会对蜀国造成过多损失。
打仗不是你想打就能打
易中天品三国,夷陵之战,陆逊为什么不直接迎战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