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问题是一个全国全行业性的问题,如果能具体解决掉,国家建筑行业预计可以超前发展至少十年。国家地区法律政策都会应对招投标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整,每次的调整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因此又会带来新的问题。招投标本身就是一个利益的过程,是个缝就会有人钻。如果你作为监管人,发现这些问题属实存在的话,我相信解决方案还是有的。以你举例,投标人和评标专家接触的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专家也不会对停车场堵他人过于好感,就算在利益的驱使下有倾向性,也不至于能违背招标文件评标办法强行评定。既然有监管存在,只要严格制定招标文件,保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选定中标人,投标人的再多运作,也只能保证最满足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的投标人中标。规避资格后审的问题,我觉得只是你们当地的问题所在,至少在湖南不存在这个问题,每次工程招标,投资额早就经过财评,具体上限值金额就已经出来了。除特殊项目之外要求县级以上领导签字确认外都是执行的资格后审。另外,招投标市场本身就是利益博弈的场所,各种甘冒风险的操作随时随处都在上演,想要根本上杜绝博弈,本身就是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初衷。只要让这场博弈维持在法律法规这个游戏规则之内,想必终归会是健康的竞争。。
如果你从事招投标管理,那你应该对这个行业相当了解了,不应该会问这个问题,招标人的违法违规行为,大部分都是在场外,行政无法实施有效监管。场内通过这些年的规范,应该说招标人的权力受到很大制约,监管人员只要注意招标人的公告和招标文件中的内容是否不规范,排斥潜在投标人,你自己描述的案例,以你的经验,应该可以自己梳理了,不要说你做为监管人员,这些不了解。
招投标法 法律责任那一章 自己看看
你真的从事招标采购活动的话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程序性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你总结问题的话你就总结点面上的
针对法律责任那一章容易出现的问题照猫画虎写一点心得体会就成
呵呵~招投标过程中,可操作的地方太多了。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