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西亚。历史上,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夏特阿拉伯河的
主权而产生争议。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为这块有争议的河流,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
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战争长达8年,成为继
越南战争外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整个战争进程可分为: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
防御;第二阶段伊朗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伊拉克丧失战场主动权;第三阶段伊朗进
攻,伊拉克防御。
第一阶段时间为1980年9月22日至10月底。9月22日起,伊拉克出动大批飞机,大
肆轰炸伊朗的10个空军基地。地面部队5个师分三路向伊朗境内推进,迅速攻占伊朗近2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迫使伊朗西部边境的4个师退守阿巴丹等重要城镇。10月初,伊朗利
用伊拉克军队兵力分散,作战协同不好的特点,迅速从后方调集3个正规师和大批革命卫
队,有效地迟滞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
第二阶段时间为1980年11月至1982年6月底。伊拉克军在第一阶段未达成战略目的
时,又在北线马万里地区开辟了新战场,使整个战线延长至610多公里。伊朗军队调整部
署,在战斗中大量使用革命卫队,以重大代价粉碎了伊拉克军队迅速占领胡齐斯坦省以切断
伊朗经济命脉,迫使伊朗谈判的企图。尔后,伊朗军队集中主力于中线和南线,重点围歼伊
拉克军的有生力量,解除了阿巴丹的包围,收复了南线全部,中线的大部分失地,逐渐取得
了战场主动权。
第三阶段时间为1982年7月3日至1988年8月20日。1982年7月13日夜,伊朗军
队发动了“斋月行动”的攻势,攻入伊拉克境内,经多次战斗,占领了伊拉克境内的马季农
岛、海湾的法奥港和北部战线的一些高地。伊拉克军开始全线转入防御,采取以攻为守,以
迫使伊朗人坐下来谈判。随着战争的持久,双方均未能打开战场僵局,随即为了引起国际社
会的关注,不断发动“油轮战”、“袭城战”及“经济战”,在地面战场上互有攻守,导致
战争不断升级。战争中,美国海军为本国油船护航与伊朗海军发生冲突。而且,由于伊朗国
内经济形势恶化,无法支撑战争,在国际上的处境十分孤立。经过国际社会的加紧调解,伊
朗在战和问题的立场上发生重大变化,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
宣布停火,战事遂告结束。
两伊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消耗战。8年中,两国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总计
达6000亿美元,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
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
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
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
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