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一作“凝眸”)。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终日恹恹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彩云归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画,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馀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柳永诗词全集:我这儿是最全的了!
http://brochure.printing.language-translator.cn/poem/search.aspx?field=spoet&q=%e6%9f%b3%e6%b0%b8
柳永生平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2134.htm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一作“凝眸”)。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终日恹恹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彩云归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画,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馀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http://www.shiandci.net/lyc.htm
柳永(985?-1057?),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别号柳七,福建省崇安县人,出身官宦书香世家。与兄三复、三接并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真宗天禧初赴京应试不第,后长期滞留京城,多游狭邪,留连坊曲,以小词声传一时,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但柳永也为他的浪漫和艳曲盛名付出了沉重代价。大约在真宗时期,他第一次举进士不第后,写了一首《鹤冲天》词,其中有句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此后又一次考试,临轩放榜时,皇帝竟黜落其名,并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从此遂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仁宗景佑元年(1034),柳永大约五十岁时始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定海晓峰盐场监官、太常博士等职,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遇,病殁于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二十年后,始得王安礼出资,葬于北固山。
柳永精通音律,倾一生精力作词。其词开一代风气。他借鉴民间的俗曲新腔,大量创制慢词,对题材也有较大拓展。部分词作生动地展现了北宋前、中期都市的繁华富庶、节日盛况和民情风俗,也有一些羁旅行役和狎妓行乐之词,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落魄士子和市民阶层的思想情趣。艺术上以铺叙见长,语言则通俗而不失雅趣,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法"。其雅词对北宋苏轼、周邦彦影响较大,而俗词则一反潮流,遥接以敦煌词为核心的民间词传统,并下开金元俗曲之先声。著有《乐章集》,存词二百一十二余首(《全宋词》)。今人注释本有姚学贤、龙建国《柳永词详注及集评》和薛瑞生《乐章集校注》等。
雨霖铃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1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2,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
1.都门:这里指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城门外。
2.经年:年复一年。
〔导读〕
这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交织着仕宦失意、痛别情人的悲凉意绪。特别是从男子的角度来写这种离别相思,这与其前词坛流行的代女子立言的风尚不同。
上阕写别时情景。视点由近到远,笔法绵密自然。
下阕写别后思念,由一人一时之离别而揭示出人生聚散无常的哲理,思深意密。
"今宵"二句,想像别后景况,是很典型的婉约笔法:言不尽意,意在言外:离人酒醒梦回,杨柳依依,晓风凄凄,残月幽幽,正与离愁之凄清孤苦交融映衬。此句被东坡门客举为婉约风格的典范,以与苏轼的豪放词风形成对照。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评论柳永词:“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蝶恋花
作者:柳永
伫倚危楼1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2人憔悴。 �� �
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
1.危楼:高楼。
2.消得:值得。
〔导读〕
《蝶恋花》又名《凤栖梧》。
柳永是秦楼楚馆的常客,歌妓们的宠儿。然其何故如此?观览篇始知其依红偎翠,固有不得已者。且其与歌妓之间,并非一味逢场作戏,其中亦有真情缱绻、两心相悦的深刻情感。
这是思念情人的词,表现了柳永在离别情人后挥之不去,难以自拔的相思之情,笔端情感历历,词人将一己之愁绪尽情投洒到客观物象中,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写得一往情深,荡气回肠。
柳永性本疏狂,仕途既已蹭蹬不遇,而情场又失意,遂以一醉放纵疏狂。然当"对酒当歌"之际,"人生几何"之叹又起,则追求快乐反得伤感,"强乐还无味"一语,伤心备至,亦冯延巳所谓"酒醒添得愁无限"也。
"衣带"句化用《古诗十九首》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二语。"为伊消得人憔悴",浑然道出一派无怨深情。其对爱情执着无悔之意,尽见乎此。语决绝而情深妙,与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冯延巳"不辞镜里朱颜瘦"之语相类,写出人类执着追求的精神。这是在经历种种迷惘和痛苦之后的彻悟之语。王国维《人间词话》上卷: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定风波
作者: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1。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2,腻云亸3,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4,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5,只与蛮笺象管6,拘束教吟课。镇7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
1.是事可可:对什么事情都不在意,无兴趣。�
2.暖酥消:脸上的油脂消散了。�
3.腻云亸:头发散乱。
4.无那:无奈。
5.鸡窗:指书窗或书房。语出《幽明录》:"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艺文类聚·鸟部》卷九十一引)。
6.蛮笺象管:古时四川所产的彩色笺纸称蛮笺。象管:即象牙做的笔管。
7.镇:整天。
〔导读〕
柳永是北宋前、中期深受市民阶层喜爱的词人。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多用新声,谐于俚俗,比较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即是他的词多写俗事,与市民阶层的生活相当接近。但在上层社会,柳永却是被排斥的对象,先是考进士受到皇帝黜落,继而又受到宰相晏殊的奚落。张舜民《画墁录》云:"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晏殊所举的"彩线慵拈伴伊坐"句,即出自这首《定风波》。这是当时一般人所认识的柳词的风格。
这首词以女性的口吻来写,属代言体。但与温庭筠词中仅把女子孤立起来,作为一个美的形象和艺术图画不同,柳永写的是现实生活中沉沦于社会底层的歌妓舞女。先从她情绪低落写起。继而写她并没有沉溺于悲哀怨艾之中,她对"薄情"是无奈的,但"恨"却是自己的权利。这样写,就使人物显得很真实。下阕铺叙,类似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将女子的悔恨和希望一一写出。
"向鸡窗"六句勾画了思妇理想中的家庭生活,平凡而不失情趣,以此凸现了女子纯洁无瑕的爱情追求。然而在男子们奔竞于仕途的社会里,这种极平常的愿望也变得遥不可及了。词中展示的,既是一个女性的个别境遇,又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望海潮
作者: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1都会,钱塘2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3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4。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5夸。 �� �
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
1.三吴:指吴兴郡、吴郡、会稽郡,此处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五代吴越建都于此。
2.钱塘:即杭州,古属吴郡。
3.重湖叠巘:西湖以白堤为界,分里湖和外湖,故称重湖。叠巘:指层层叠叠的山峦。
4.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5.凤池:即凤凰池,为皇帝禁苑中池沼。词中泛指朝廷。
〔导读〕
在词史上,柳永是较早把城市题材写进词里的人。如他的《抛球乐》便将汴京清明时节的繁盛景象、芳郊名园的歌舞嬉戏和茶楼酒馆的解貂买醉,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堪称词中的"清明上河图"。北宋范镇曾很有感慨地说:"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词见之"(祝穆《方舆胜览》引)。可见柳永在都市题材上的开拓之功。
这首《望海潮》是他城市词中的扛鼎之作。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载:"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孙何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去世前任职两浙转运使。而《岁时广记》卷三十一引《古今词话》更云"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今传《小畜集》中,有不少寄赠孙何之作,而王禹偁与柳永父亲柳宜是至交,故柳永与孙何熟悉,是极可能的事。
此词的创作年代也可据此定为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之前。这也是《乐章集》中所能考订的作年最早的一首词。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能铺陈其繁华。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
杨湜《古今词话》云:"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岁时广记》卷三十一引)。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发:金主完颜亮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起"投鞭渡江之志"。这是小说家言。罗大经还说柳词"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大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深可恨耳"。这不免强作解人,颇难令人信服。
八声甘州
作者: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速,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
渺邈:遥远而渺茫。
〔导读〕
这是柳永的雅词。宋代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引苏轼语:"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柳永是较早把游子羁旅情怀纳入词中的人。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归。陈廷焯称此词为"古今杰构",是"耆卿集中仅见之作"(《词则·大雅集》),王国维更以此与苏轼《水调歌头》媲美,认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由此可见它在词史上的地位。
CTRL加C加V辛苦了……
强人啊 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