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外乎两个因素。一个是众文臣大拍马屁,一个是新皇继位根基不稳,需借助抬高老爸的地位位来抬高自己。
清朝太祖太宗没什么异常的,历朝历代前两位皇帝的庙号就该这么排,不过依照惯例而已。
到了顺治朝清军入关,朝中汉奸文官大臣大增,这些新投靠满清的汉奸文臣没有什么军功,靠什么立功?只有挖空心思拍清朝皇帝的马屁。所以世祖的庙号不过是汉奸文臣马屁精的杰作而已。把顺治朝侵占中华说成是盖世之功足以超越清太宗,以此显示自己对新朝忠顺之意。同时康熙幼年登基,汉人反抗满清统治此起彼伏,抬高顺治庙号,也有宣扬满清是中华正统之意。
至于圣祖的庙号,也是马屁精的杰作,雍正刻薄多疑,心狠手辣。马屁精们只也只有挖空心思拍马屁讨好雍正帝。抬高康熙帝的庙号,无非就是说康熙是超级的圣明,那康熙选雍正继位断然是超级圣明之举,这样别人如果质疑雍正的帝位,就是质疑康熙圣祖的圣明。雍正当然乐意啦。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清太祖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他的国号是 大金 而不是 清 是为太祖皇帝
清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 1626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明天启六年(1626年)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他对内大力推行封建化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相继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并多次带兵攻打明朝,将西部国界扩张至锦州、宁远一线。十年四月改元崇德,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 他是继承的 后金
清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 1643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太宗皇帝在端坐中突然无疾而终!经过一番兵戎相持的较量,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并于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由沈阳进京,在太和门举行了登极大典,成为 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清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 1661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康熙不用解释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而且可以说是清朝最成功的皇帝
所以 :努尔哈赤是建立的大金 所以称太祖
皇太极是继承的后金 所以是太宗
福临是 大清入关后登基的第一位皇帝 所以称世祖
玄烨 大清在位时间最长 最成功的皇帝 所以后世以圣祖称呼
努尔哈赤 清太祖
皇太极 清太宗
顺治 福临 清世祖
康熙 玄烨 清圣祖
其实一开始清也是按中国传统规矩来的,开国为祖,继之为宗。可是正在入关一统天下又是顺治,结果他也称了主,不过中间的那个字还是按规矩又降了一个为世。到了康熙帝的时候,诩其实功绩太大也开图疆土:平三藩,征蒙古,受台湾,打罗刹。既然自己老子可以称祖,那我为啥不能称主,而且我还是圣主,比古往今来的皇帝都大(中国历史也就这位用了圣祖做谥号)
常识普及: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此外,诸如像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清朝是后金改国号之后才建立的,虽然皇太极改了国号,毕竟和后金脱不了关系,他只能追谥努尔哈赤为太祖高皇帝,他一生虽然和明朝大小百余战基本取得了胜利,但是除了改国号之外并没有太大的突出功绩,所以不能称之为“祖”.而福临刚继位,清军便入关基本统一了天下,按照古代典制,令王朝从获新的生机的称之为世祖,福临让清朝从偏安一隅成为全国性政权,具备了这个资格,虽然带领清军入关的不是他,但是他是皇帝,名义上的清军最高统帅。至于康熙帝,那是千古一帝,收台湾、平三藩、亲征噶尔丹、雅克萨保卫战稳定中国东北边境,完成世祖未完成的大业,扫清了清军入关以来的所有障碍,令清王朝在中原汉地彻底的站稳了脚跟,为以后清朝继续对全国的稳定统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又是康乾盛世的开拓者,康熙帝的功绩从整体上看来比世祖皇帝还高一些,所以被上庙号为圣祖也被为过,此后清王朝稳定的统治中国至20世纪初期,以后的皇帝兢兢业业也只是守土,并未像太祖、世祖、圣祖那样开拓疆土,所以他们不可能在谥号中在加“祖”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