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春节习俗

2025-01-06 12:41: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老北京的过年习俗现如今,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北京城许多老的传统与习俗都已经没人知道了。就拿春节来说,与老北京之前的春节习俗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老北京的丰富年俗异常讲究,时至今日让让人怀念不已。


一,老北京春节习俗

  1. 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俗称为岁尾,有腊冬、残冬、穷冬、腊月、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大吕等30多种称呼。其中,人们最熟悉和熟知的当属“腊月”。之所以叫“腊月”,是因为“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之说,即每逢冬至后的第三个纪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时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传统民间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又因“腊”与“猎”通假字,“猎祭”遂写成了“腊祭”,因而年终的十二月被叫做腊月。此风俗起源于秦汉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制定历法,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腊月”。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 曾经有一个顺口溜来专门描写京城的年俗:“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纽。”腊月初八开始,家家户户要制腊八粥,泡腊八蒜,这浓浓的年味就已经开始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 到了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家家户户包饺子,还要专门买关东糖祭灶神。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君”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尊为“灶王奶奶”。灶神是中国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神明,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从这天开始,过年的脚步就临近了,京城的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扫房子、搞卫生、蒸馒头、置办各式各样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挂门神就这样一直忙活到除夕,全家一起迎接新春的到来。

  4. 京城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全年最丰盛、最齐全的一次晚餐。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酒席上一般都要有鸡(寓家有生计)、鱼(寓年年有余)、白菜(寓百财)、豆腐(寓富贵)、莲藕(寓好事连连)等以求吉利。旧时京城人家除夕子时和正月初一一大早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 从初一到初五京城人则要串亲访友,相互拜年,请客送礼。同时还有逛庙会、逛厂甸等娱乐活动。到了初五京城人俗称“破五”,是百姓“送穷”、商人“开市”的日子,一到这天过年的禁忌全消,而买卖铺子的掌柜的和伙计也要回到店里重新开业。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称之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内不犯“小人”顺顺当当。而买卖铺子也会摆上酒席由掌柜的请全体伙计吃饭,答谢大家一年来的辛苦。京城人家一直到正月十五吃完元宵、赏完花灯春节才算是过完。

    二,谈谈我工作时在北京过年

  • 去年春节长假,我和家人留京过年。少了返乡回城两头劳顿,多了时间喝茶聊天。不得不说,春节期间的朝阳公园格外热闹。从大年三十开始,朝阳公园实行免费开放,并延长了开放时间,人气很旺。人们戴着口罩,保持着距离,一路欢声笑语。公园里虽然没有大型庆祝活动,但节日气氛不减。

  • 在外求学、工作,独立生活了许多年,不知不觉间对“年味”的感知已经越来越模糊。要买新衣服、要吃顿好吃的,随时都可以。要给父母寄礼物,和他们视频聊天,也都方便极了。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事情,是非要留待春节才能去做的。

    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北京的点心

如今最出名的三样小吃,驴打滚儿、艾窝窝、豌豆黄儿是街头市井的好滋味。黄米面的驴打滚儿软糯香甜,表面上沾满了豆面儿;艾窝窝白白胖胖,圆滚滚的肚子里装着山楂白糖或者豆沙、枣泥;豌豆黄儿晶莹细腻,含在嘴里即刻化了。这三种小吃都是平民小吃,在旧时的北平,是邻近郊县村妇都会做的吃食。

  • 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对北京点心的独特情愫。点心是打小过年的回忆,除了亲友之间相互馈赠,自家也时常买上几种爱吃的口味。除夕夜守着春晚倒计时,钟声敲响的一刻,在漫天的烟花和爆竹的喧嚣中跟家人互道新年好。大年初一早上起床,一屋子人穿着红毛衣,穿梭往来热闹非凡。而这时桌上已经摆好了茶,点心用小碟装着罗列开来。再调皮的孙儿此刻也变得乖巧,扶着爷奶入座,小辈们排成一溜儿拜年。

  • 点心更是长大后,出了北京访友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手信。如果拜访对象是四十岁往上的长辈,或者有小孩的家庭,那没有什么礼物要比点心更熨帖了。有些北京孩子在外地读书,每年寒假结束总要背一大盒点心回学校,在好几个宿舍间串来串去,呼朋引伴分点心,嘴角上还挂着一点自来红的混糖渣。

  • 可以想见,北京点心对于这座城市来说,不只代表着旧日的礼制,习惯的味道。更重要的是,每一份点心,从厨房到食客手上都经历了遥远路途,最终才被郑重地吃掉,点心在情谊和祝福中达成了圆满。

    回答2:

    “老北京人过年,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
    老北京有句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老北京人过年,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老北京的一首民谣说的好:小孩小孩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守岁最早起源于晋代。守岁其意有二,年岁大的是在辞旧之际有珍惜时光之意。年青人守岁则有为父母延寿之意。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则要串亲走友,相互拜年,请客送礼、逛庙会、逛厂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称“破五”,百姓“送穷”、商人“开市”(初六正式开业)。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称之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内不犯“小人”顺顺当当。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过完了春节。

    回答3:

    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相比,虽然北京的春节习俗已经有了些变化,但是老北京的丰富年俗毕竟让人怀念。

    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北京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从这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一交丰年子时,迎来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驱邪、焚香祭祖。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守岁最早起源于晋代。守岁其意有二,年岁大的是在辞旧之际有珍惜时光之意。年青人守岁则有为父母延寿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再搞些娱乐活动。

    除夕子时接神后,全家要进行团拜,团拜最早出现在汉代为官方朝拜皇帝之礼。老北京的团拜从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头拜年,然后晚辈再给长辈磕头拜年,这时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给压岁钱的习俗起于清代。为的是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也有驱邪取吉之意,团拜后,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馅的接神饺子,又称五更饺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则要串亲走友,相互拜年,请客送礼、逛庙会、逛厂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称“破五”,百姓“送穷”、商人“开市”(初六正式开业)。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称之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内不犯“小人”顺顺当当。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过完了春节。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作为一种的民俗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并扎根于人们的心目之中,它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喜悦和期望。春节以其独特魅力向世界传播、展示着文明古国、古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回答4:

    老北京人过春节的一些习俗:

    • 祭灶神

    • 贴年画

    • 芝麻秸“踩岁”

    • 拜年

    • 1、祭灶神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祭灶神指的是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为贴在厨房里的灶王爷供上糖瓜。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所以在小年这天,糖瓜儿是咱北京人必吃的。为什么在小年这天要吃糖瓜儿呢?这就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了——灶王爷。

      咱北京人过去讲究廿三那天要祭灶王,所以会买些用麦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关东糖供着。据说每年小年这天,灶王爷都要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儿去禀报每个人这一年的功与过,所以为了请灶王爷多多美言,又为了不让粘上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多说,所以咱北京人这天会用糖瓜儿关东糖供奉他。因此咱北京也有这么一句歇后语:“灶王爷升天——好话多讲”。

      2、贴年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我国农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人们都讲究在大门口贴上门神画像和大红的春联,借此来保佑家宅平安。贴年画可以为居室增加欢天喜地过新年的气氛,也有美化住宅环境、象征生活幸福美满之意。

      旧时每逢春节将至,北京除了一些书店或文具店会出售年画外,常可见到一些身背大包袱的个体小贩走街串巷叫卖年画。他们会用一块大布包着年画,选定人流较多之处,就地打开大包袱叫卖,不少市民听到吆喝声皆纷纷前来购买。那时的年画内容主要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刘海砍柴”、“胖娃娃抱金鱼”及四扇屏等,其中以天津杨柳青及山东潍坊的木版年画最受人青睐。因当时很少有现在的日历,故卖年画者也捎带出售传统的老皇历。

      3、芝麻秸“踩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农历腊月三十是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老北京人历来将这一天视为正式的年禧,人们辞旧迎新的主要庆典活动都集中在这一天。

      年三十儿正午前,一些大户人家会将芝麻秸从院内各屋屋门的甬路,一直铺到大门口。家人出入,踩踏其上,噼里啪啦。据说,此举最早是为了防盗,后来演变成“踩岁”的习俗,寓意踩去旧岁迎新岁。“岁”与“祟”谐音,所以也有辞旧迎新之际踩掉、踩烂邪魔外祟的意思。另外,芝麻秸也是吉祥之物,俗话说:“芝麻开花节节高”。踩在其上,取节节高升之意。

      4、拜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初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开始拜年,北京的庙会也都在这一天开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初一这一天,女婿要先看岳父岳母,现在一般都是初二的时候,女儿女婿才回娘家拜年。老北京人对拜年非常重视。接待的人家要准备食盒,里面放着各式干果,称为“吉利果”。不论来多少拨儿人拜年,食盒里面一定要满,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祝福。

    回答5:

    老北京过春节习俗详细介绍。
        腊月初八,腊八粥“送信儿”  这个吃,吃的就是“腊八粥”。
        每年腊月初八这天,老北京人家会熬一锅“腊八粥”,原料主要有豆、米、红枣、葡萄干、桂圆等多种杂粮干果,寓意“五谷丰登”。
        熬得粘糊糊,香喷喷的“腊八粥”,在旧时是用来供奉神灵“灶王爷”的。过去食为天,灶王爷地位可了不得。
        如今的“腊八粥”,老北京会自家熬上一锅,邻里之间相互赠尝,然后一家人团聚,尽情享用,其乐融融。
        喝了这给年“送信儿”的“腊八粥”,老北京这就步入了过年的日程。购吃食,买新衣,备年货,规整屋子,迎接年三十儿的到来。
        细心的同事还指出,这“送信儿”还有另一层意思:自腊八节这天起,“放账的开始收账,欠债的必须还钱”。如此,既给那些放账的一个讨债的理由,又给那些欠债的提个醒儿,别死赖着不还,难不成还要把这账熬成隔年饭?出来混迟早要还,最好年前一把还清,也好一身轻松过新年。
        腊八这天,老北京人也不会忘记用醋浸泡一些大蒜,以备在大年初一时吃饺子佐食,这蒜就俗称“腊八蒜”。
        日子一年年过,这熬“腊八粥”与腌“腊八蒜”的习俗,在如今的北京城还很盛行。
        我这外地人,很有幸地在今年的腊八,尝到了老北京送的“腊八粥”。浓稠的甜粥,裹着老北京过年的第一缕香味儿。
        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
        腊月二十三,是老北京人过年帷幔的真正拉开,俗称“小年”,日子追啊追,正经的“大年”不远了。
        这“小年”,在老北京民俗里有个“二十三糖瓜儿粘”的说法。所谓“糖瓜儿”,就是用麦芽糖做成的糖果。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老北京家家要祭灶,灶王爷给哄开心了,在玉皇大帝跟前“口儿一甜”,便给这家人家带去整年的庇佑,平安康泰;又一说,那糖瓜儿是拿来粘住灶王爷嘴的,以糖封口,见了玉帝干脆一言不发,防他言多必失。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扫房日”就是大扫除,不过可不像我们学生时代扫扫地、擦擦窗那么简单。老北京除了彻底清扫屋里屋外平日扫不到的那些死角灰网,还有换年画,粉刷糊裱墙壁等工作要做。
        “糊窗户”的景象,现在在北京市区怕是很难再现了,所以策划部的同事建议改成“擦玻璃”得了。老北京四合院儿都是木窗户,过年前得糊上白净的新窗纸,窗户上还要贴上“福”字、窗花、剪纸,挂上“吉祥结”之类的象征平安如意的手工艺品挂件。
        遥想当年家家户户红艳艳的景象,过年的热闹不难想象。而这天的最重要环节,就是给自家的各道门上贴上红纸黑字(金字)的春联。春联一出,年的氛围就顿时浓烈了。
        “炖大肉”、“杀公鸡”、“发面”、“蒸馒头”,一天一项,是这工程浩大的过年倒计时中,香喷喷的环节。在那饮食清淡的年月里,肉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诱惑。这种让身心温暖的追求,是我儿时活色生香的记忆,今天崇尚素食或者一切以减肥为本的年轻人,不知还能否体会。
        按照老北京的规矩,这些丰盛的过年饭菜,必须提前做好。因为老北京有个忌讳,在岁月新旧交替之际,是不能动刀的,否则不吉利,会招灾惹祸。
        除了刀,连剪子针线也一概别动,免生口角,免长针眼。这么多禁忌,还不早早在年前就把食物准备停当。直到“破五”(过完大年初五)之后,才能动刀剁肉切菜。
        大年三十儿,“熬”一宿
        大年三十儿是过年的最高潮,所有的积聚和准备,仿佛都是为了这一天的“狂欢”。不过在含蓄沉稳的老北京这里,这“狂欢”因为京味儿的家常质朴,而备添实在。
        在这一天,老北京必须将吃剩的药渣抛到门外,并把自家正用的药方烧掉,据说,如此可以“丢百病”。
        此外,家里要备酒宴,穿新衣,邻居亲朋相互探访拜年,晚辈叩拜尊长,俗称“辞岁”。尤其是新婚的夫妇必须在丈母娘家“辞岁”,不然就是不恭不孝。
        大年初一,扭一扭
        守岁直到天明,可还不能就寝。洗漱顺溜,收拾干净利索了,还得给长辈作揖拜年,磕头送祝福去。
        大年初一小孩子最喜欢的,这作揖磕头,可以换来一个个压岁钱红包。新年从这一天开始,孩子们打开那新年的红包,也打开红红火火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