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牌名,就是具体某一首词的词牌的名称。
说白了,词牌就是词牌名,只是词牌听起来像一个总称似的称谓,而词牌名则像是具体某一个。因为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比方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这首词里,“念奴娇”就是这首词的词牌(针对于格式而言,比方说字数、格律即平仄),也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总而言之,词牌跟词牌名没什么区别,含义基本一致,只是称谓不同。
详情请见: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wNUg3LR89Rn9vbe3h1dDcxs1BtX4ZIETtEtKhRrQZzLX-zyZGpdEcR0FycpcBXKFTsDhSlurMn_MVlQke0A2q
词牌和词牌名是同一个意思,但略有区别。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词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
词牌名,就是具体某一首词的词牌的名称。
词牌作为一种曲谱是可以唱的。有些曲谱一直流传到现在,有些则已失传。曲谱不同,词牌名也就不同。例如“念奴娇”“卜算子”“沁园春”“清平乐”都是词牌名,都属词牌这一大类。
当然,还应该注意到词牌名的四种情况:
⑴调同名异,也就是一调数名(其中一个是本名,其余皆为别名)。如"念奴娇"是本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等皆为别名;
⑵调异名同,也就是几个调同名。如"菩萨蛮"又名"子夜歌",而另外还有"子夜歌"的正调,完全与之不同;
⑶调异句同,即有些词调字句全同,但谱入音乐时的腔调并不相同,不容混淆也。如"解红"、"赤枣子"、"捣练子"三调,均为五句,两句三字,三句七字,排列全同,而且都是平声韵。但每句的平仄安排却不尽相同,不能把它们视为同调;
⑷调同句异,也就是一调数体。一个词牌之下,有数种不同的词体,当然,其中有正格和别格(异体)之分.如"念奴娇",辛稼轩的"书东流村壁"为正格,苏东波"大江东去"则为别格。
以下流行词谱,足资参考:
⑴《白香词谱》[清]舒白香收100调
⑵《唐宋词格律》龙榆生收150调
⑶《汉语诗律学•词谱举要》王力收206调
⑷《词律》[清]万树收825调,1670体
⑸《词谱》[清]王奕清等收826调,2306体
词牌和词牌名的区别...一个是总称,一个是具体的称谓.这就好象人是总称,什么样的人是具称一样的....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牌名,如念娇,满江红等...
词牌是总体称谓,词牌名是具体称谓
词牌决定字数格式之类的
词牌名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