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花翎就是官员帽子上的孔雀翎,这个花翎有单眼,双眼和三眼之分。一般官员戴的都是蓝翎,而单翎也只有皇室贵族才能戴,双眼的就是权高位重的才有资格,整个清朝时期,带双眼花翎的也就只有二十几位而已,至于三眼花翎的那就属于至高无上的荣耀了,据说清朝前三位皇帝执政期间没有人获此殊荣。
这个名字是多么的熟悉,富察傅恒除了众所周知有个位主中宫的皇后姐姐外,他还是满洲镶黄旗出身,家世显赫无比。这些都是家族的势力,能获封三眼花翎的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富察傅恒立下的赫赫战功,譬如大金川之战,平定准葛尔叛乱等等,这些功绩在朝廷中是没人能比得了的。
富察傅恒获得过两次双眼花翎和一次三眼花翎的荣誉。
李鸿章李鸿章在清朝历史上是第一个获得三眼花翎的汉人,虽然后世对于李鸿章有颇多争议,但是对于清朝,既然能获此殊荣,那足以证明当时的朝廷对他的信任和器重。他也曾积极尝试过通过洋务运动增强国力,在八国联军攻城之时,孤身一人,单枪匹马的与一群豺狼虎豹谈判,在甲午战争中也积极争取过减少国家赔款的损失……这一系列行为,在清朝皇帝眼里无疑是个有勇有谋有担当的臣子,所以这个三眼花翎就该他佩戴。
徐桐徐桐是继李鸿章之后的又荣获三眼花翎的佩戴资格的汉人。在维新变法时期,这个徐桐竭尽所能的打击维新派,维护以慈禧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利益,随后在针对光绪帝付出的问题上又坚决站位慈禧,因此深得慈禧的赏识,获得三眼花翎一顶。
清朝获得三眼花翎的另外四人分别是,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
据《清文稿》记载,从乾隆至清末,被皇帝赐予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乾隆朝的傅恒、福康安,嘉庆朝的和琳,道光朝的长龄、禧恩,光绪朝的李鸿章、徐桐等7人。
清朝三眼花翎是指官员帽子上的孔雀翎,分单眼、双眼、三眼三种,整个清朝得到这个荣誉的人有富察傅恒、李鸿章、徐桐、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这七人。
整个清朝中,获得三眼花翎的大臣(非皇亲国戚),只有七人: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
花翎指的便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通常表述为“眼”,根据“目晕”的不同,花翎也可分为“单眼”、“双眼”、“三眼”,三眼花翎最显尊贵。而蓝翎,相较花翎,则等级还要再低一些。正常的官员,因功劳可以被赏赐佩戴花翎,这是莫大的荣耀,而能够戴三眼花翎,那更是比登天还要难
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徐桐、李鸿章这七人获得了清朝三眼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