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上的金额和银行账单不一样,法院该怎么判

2025-03-25 08:02:4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按欠条上的判。建议以实际欠款数额诉讼。诉讼时提供原来欠款的借条为立案证据,开庭审理时说明实际欠款与借条差额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即可。
法律分析
1、医疗费: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2、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3、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4、交通费: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5、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6、营养费: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7、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回答2:

一般是以借条写明的金额为准的,除非你能够有其他的证据推翻借条的约定金额,能够证明你们之间的实际借贷金额是多少。
当然,如果借条金额巨大,而且借条金额和银行转账记录的金额差距过大,也会按照实际借贷金额确定,而不是按照借条约定的金额。
比如借条约定借贷金额是100万,银行转账记录只是记录有10万,其余90万没有银行转账记录,那债权人就需要提供证据证明90万已经进行转移交付的证据。

回答3:

法院应当以借条上的金额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