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涡轮增压迟滞现象?

高人快快点
2025-04-15 00:46:1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由于涡轮增压是通过用尾气带动废气涡轮旋转,然后通过连杆带动进气涡轮旋转,来压缩进气。 但是由于在发动机低速的情况下,废气涡轮叶片自身的重量产生的惯性很大,排出的废气量相对较小,无法推动废气涡轮产生转动。这时的涡轮并不工作,其实也就相当于一台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其次,在涡轮增压介入发动机的工作后,它会压缩大量的混合气体进入气缸。这时,气缸里混合气体由于活塞的压缩以及涡轮增压提供的压力,会放出超出正常活塞压缩行程后的温度。而汽油的抗爆性又不是很好,所以在活塞还没有达到点火的时刻就由于压力过大而提前点燃,从而产生了爆震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在设计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时候,便降低了发动机的压缩比。 这样虽然有效的抑制了爆震的产生,但是在低速情况下,涡轮增压发动机实际上是相当于一台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工作。而实际上由于压缩比被调低了,所以它的工作效率会大大的降低。也就是说此时的这台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不如一台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产生了涡轮迟滞的现象。

回答2:

涡轮增压的原理和迟滞现象

回答3:

涡轮增压机是利用汽车废气循环原理,用来给发动机气缸内油气混合物增加压力,从而使油气结合密度增高,缸内温度升高,然后在缸内压燃,点火。从而加大发动机的做功功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带涡轮增压的车提速快。与此同时,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决定了涡轮增压的迟滞。在汽车刚打火的时候,汽车废气的循环动力,不足以带动涡轮的运转。所以,要等到发动机转速提高之后,废气动力较大时,涡轮才可以启动。这就导致了涡轮增压机的迟滞现象的发生。满意请采纳

回答4:

说简单一点就是涡轮增压器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