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东稍门。
东稍门的位置就在今天长乐坊和兴庆路交界的丁字路口以西,靠近市三中,那里有个小坡,以前东稍门的门楼就立在那儿,原来的东稍门南北是有城墙的,北头大致到现在的北火巷北端,南头大致到现在的兴庆公园北门附近,两头城墙再往西延伸至西安东城墙,形成了一个小城廓,后因城市发展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步拆毁了。
其实关于四个稍门的历史源于明末,陕西巡抚孙传庭为防止李自成起义军入城,特在西安城墙外又修筑四关,将城外居民包于城廓之内,形成了护城的第一道防线。而东城廓更是早在这之前就建有了,要进西安城,东稍门则成了西安的“东门户”。至于为何东稍门没正对着东门,则是因为当时八仙庵最为繁华,因此城门开在了通过此地的长乐坊路上。而之所以如今东稍门的称谓“消失”了,则很可能是因此地不像北、西、南三稍门那样正对着正城门,且早先此处也并未设公交站,“东稍门”也就渐渐被淡化了。
所谓的西稍门 南稍门 和北稍门,实际上是指西门、南门、北门外对应的那条街,东边的,用东关正街代替了。
东海,南海,西海,就是没北海,你怎么不问?呵呵···这叫残缺不全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