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怎样练习气功和怎样练出丹田内气?练功有什么诀窍?
对于气功这一门学问,本人从武林前辈、同道的练功经验以及我个人的练功点滴体会来看,气功只能长期中锻炼中获得深厚的成果,不能单靠什么诀窍,更没什么符咒。
那么气功的『气』是什么?气原本存在于大气宇宙和人体中,未练功前的『气』是滞留的气,如水沟久未清理而堵塞状态者;这『气』可经由习练气功者的锻练而获得『带有能量流的气』,习功者练功一段时间获得的气是一具能量共振的『气』(共振如手敲大鼓能使鼓皮将鼓内的空气振动-共振-甚至『整个鼓』振动,甚而鼓外的『人』也有感其共振而动),是带有『能量』且能经由习功者的意识或无意识而与体内各脏腑、器官(如心脏、肾脏等)、系统(如血液循环系统)、经络(如手三阳、手三阴)甚至肌肉、骨骼,而这共振的力量如在同一频率下是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共振力量的。
而古时对这种带有共振力、能量流的气就叫『内气』,『内气』可循经络交流运行全身,以及脏腑、器官,外达肢节、体表、神经未稍,温养脏腑、器官,润泽筋骨皮毛,能调和发挥人体的潜能,练气古时叫做『吐纳』,今人则称之谓『气功』。
丹田有何作用,他的位置在人体的什么部位呢?就气功来说,丹田是气的生发之源,人体真气由此而生,是滋养全身各部器官的重要部位,对丹田的作用,古人曾精辟的指出,『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能令百体温,无水能令五脏润,此中一线永不绝,则生气一线永不亡。』;由此可见,练好丹田功是极其重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至于丹田在人体那一部位,古往今来众说不一,好在最近经由专家以科学的仪器做了最新的研究,对于丹田的位置有了清晰的明示,对于我们这一代的练功者来说,可说是一个非常有福份的好消息,可省去练功很多的摸索。
就古代遗留下来的讯息和今人科学仪器的新发现,我在此还是照古藉来解释,
据《八宝拳谱》中记载:丹田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上丹田在两眉中的印堂穴,中丹田在两乳中的膻中穴,脐下三个横指幅处是下丹田,通常我们单讲丹田两字指的是贯称的『下丹田』。新的丹田理论待后续我有机会再来向大家撰文报告。
为了使广大的气功爱好者能够尽快的掌握内气的基本练法以及体会到气功的『气』,增加练功的兴趣和信心,以达强身健体的目的,滋将底下的『培元功』献给气功的爱好者。本功法是练习内功的基础功法之一种,具有简单易学,得气迅速,功效好,比较安全的特点。
一、功法
1.取站、坐、跪、卧其中一种练功均可,一般以坐或跪式练习功效最佳,练功时,口眼微闭,舌尖轻抵上腭;头顶要与会阴穴(即阴部和腔门之间的穴道)成一直线,心情放轻松,全身的肌肉放松,思绪宁静,意念轻微的集中在腹下丹田穴;呼吸柔和自然。
2.按上式意守丹田3至5分钟后,用自然呼吸法(即吸气时小腹自然稍为往外凸起,呼气时小腹稍往内凹缩)(详细图标请参看示范网站: http://www.vic.twmail.cc/ 内的免费初体验课程,这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气功图解动画教学网站),呼吸时进行的速度缓慢、柔细、自然的呼吸(比一般常人的呼吸还要慢、细、缓),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均可(忌口吸口呼),先呼后吸。
3.呼吸时想象天上的日、月、星辰随着自已的吸气动作从头顶正中央处垂直下行经胸部『膻中穴』、过『鸠尾穴』(胸下肋中间∧字凹缩处(约胃部位置)至脐下『下丹田』处,并缓慢充满整个下腹部,吸气的同时,柔和的提肛(收缩肛门),呼气时缩肛,其它不要做任何想象或意守,如此一呼一吸反练习。
4.每次练功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即可收功,收功时,两手重叠,右手搭在左手背上,以左手的『劳宫穴』(约接近手心位置)压在肚脐上,先顺时钟方向绕9圈,次再反时钟方向绕9圈;最后以双手搓热后擦贴覆于双眼部位擦脸数下,最后起身缓行几步,放松全身肌肉,即练功完毕。
二、练功要领
全身放轻松(能解下手表、手机等配带物最佳),双眼微闭,让自已进入形同半睡半醒之情境(这一点很重要。为了你练功的安全,第一次练功请call免学费专线:0921501773苏老师,将免费为你解说),呼吸,心情保持舒畅,精神愉快,神态从容自若,消除一切杂念。
三、注意事项
1.练功时间为子时(即当日23时至次日凌晨1时)和寅时(即凌晨3时至5时)为最佳,其它时间亦可练功。
2.选择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地方练功(初学可在家中有家人亲朋陪伴在旁最佳)。
3.练功时解除大、小便,过饱、过饥或过劳不可练功,初学可于饭后半小时练功(其它进阶或特殊功法除外),吃饭以6.7分饱为宜。
4.练功时要放松腰带。
5.不要为了追求『气』或『气感』而加深、加猛呼吸(此点很重要,初学宜在缓慢、自然中让气脉缓缓打开,气感缓慢产生为至要),练功不宜违反此『自然』法则。
6.要对自已真正有一定的功效,必须要求自已每天练功,切忌一曝十寒;如缀功一日等于退功十日。
7.要见明显功效,练功百日之内严禁性生活。
四、功效
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约第十天左右,会自觉在吸气时下腹部有轻微的发热感,发热的部位因人而异,也有人会出现「咕~咕~」的肠鸣声,一个月后发热的面积逐渐加大,两个月后小腹内发热似温水流动样,且全身有温暖的舒适感。三个月后元气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的燥热感不同,而是体内气血通畅活络的舒适感觉),也有可能出现小腹部轻微的跳动感,也有的出现一股细微热感往底下会阴穴缓缓流去,每人出现的状况不同,不一而足,部份练功者腹部可出现『小气丘』稍微凸出皮肤表面,极少数人还可用意念将腹内的『热流』沿任督二脉行走(此点宜和教功老师共同研讨,否则容易出错)。
以上气触的现象,均属正常的练功效应,如能持之以恒地练功,则功夫亦随之逐步加深。(以上参考福建少林寺)(部份年青女士练习此功法不宜单守脐下丹田,而宜先守胸前膻中穴或与它穴合守,这部份将在其它相关篇章中进阶讲解;部份年长已达更年期女士若练此功法有月经再现的状况,表示身体生理年轻化的现象已现,足的贺喜,唯后续练功宜与老师进一步会商再续练为佳。)
太极拳有“十要”,“气沉丹田”就要其中一要。这是针对人们练拳时,气容易上提,产生憋气和上重下轻、重心不稳的毛病而提出来的。丹田在脐下三寸,气沉丹田,就是要求练拳时尽量保持自然,不要有意识地强行向下压气。因为“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后天之气宜顺就是指的呼吸要顺其自然。腹稳,呼吸自然就顺,下盘就能稳固。这与意守丹田是有区别的。意守丹田是指将意念集中于丹田(小腹),全副精神贯注于丹田,锁心猿,拴意马,做到眼不乱看,心不乱想。这种意守丹田的形式在气时,要耳聪目明,随时要测对方。如果意守丹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难以表现武术的气质,失去太极拳的攻含义。这就是“气沉”与“意守”之间的区别。
把吐气发声和逆腹式呼吸配合好是练好健身气功·六字诀的一个关键。其要领是在发音吐气外出的同时,你的注意力不是跟着呼气出去,而是要体会从自己的口部、喉部、胸部、直到腹部逐步放松和充实的感觉,这种练习方法就是古人所讲的“神与气合”“意随气行”和“气沉丹田”的练习方法。
练“健身气功·六字诀”要求气定神敛、心静体松及形、息、意三者合一有密切关系。
丹田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通常说的丹田,其实是指下丹田,即脐下至会阴,小腹部分。
而中丹田和上丹田分别指喉下乳间的胸部,和眉间额部。
唱歌时所谓气运丹田,指的是共鸣,分别是腹腔共鸣,胸腔共鸣,颅腔共鸣,对应低音,中音,高音。共鸣是唱歌很重要的技巧,至于如何运用共鸣,就不是简单说下就能学会的,需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慢慢练习,不是一两天能学好的。
简单点说,以相对最容易的胸腔共鸣为例,普通人发音时摸喉咙可感到剧烈的声带振动,而以胸腔共鸣时摸喉咙振动程度减小,摸胸部可感觉到明显振动。
以意领气,气沉丹田.就是意想气从擅中穴沿任脉沉入下丹田(肚脐下三寸处)。其实气运丹田是一种呼吸方法,医学上称为卧式呼吸,你先躺下让后放松你的气就会吸到气海穴(丹田),然后你再站起来,像躺着那样将气导入气海就是所谓的气运丹田。其实还有后招,随后当气海被添满是在吸入胸腔就行了。
记得收闾尾(就是不能撅屁股)。还有就是不能只一味练气,气是在打的过程中沉下去的
丹田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通常说的丹田,其实是指下丹田,即脐下至会阴,小腹部分。
而中丹田和上丹田分别指喉下乳间的胸部,和眉间额部。
唱歌时所谓气运丹田,指的是共鸣,分别是腹腔共鸣,胸腔共鸣,颅腔共鸣,对应低音,中音,高音。共鸣是唱歌很重要的技巧,至于如何运用共鸣,就不是简单说下就能学会的,需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慢慢练习,不是一两天能学好的。
简单点说,以相对最容易的胸腔共鸣为例,普通人发音时摸喉咙可感到剧烈的声带振动,而以胸腔共鸣时摸喉咙振动程度减小,摸胸部可感觉到明显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