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利用为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图书馆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和条件。目前,网络信息管理技 术、数字化处理技 术和数字式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各国都为此投入了相当的实力进行研究和 开发。“数字图书馆”这一新概念、新模式应运而生,并被视为21世纪信息产业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数字图书馆”一词由英文Digital Library翻译而来,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它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 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的一个大型信 息系统。
传统图书馆收集、存储并重新组织信息,使读者能方便地查到他所想要的信息,同时跟踪读者使用情况,以保护信息提供者的权益。从数字图书馆角度来看,就是收 集或创建数字化馆藏,这集成了各种数字化技术,如高分辨率数字扫描和色彩矫正、光学字符识别、信息压缩 、转化等,把各种文献替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系列图像,在安全保护、访问许可和记帐服务等完善的权限管理之下,经授权的信息利用因特网的发布技术,实 现全球信息共享。 数字图书馆的结构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网络结构模式,它可适应在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系统运行。一个数字图书馆的构成,主要包含 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又称调度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
电子图书馆侧重对收藏特色的概括,收藏品基本为电子读物,阅读手段一般通过电脑等,不一定提供网上信息或上网服务。网上图书馆将一定量的信息在网上组织起 来,供“读者”查 阅和检索,不一定需要对应的图书馆社会实体,它也可以视为数字图书馆的初级形态。“虚 拟图书馆”是网上图书馆的别称,侧重其无实体的特征。
“数字图书馆”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世界广泛的关注,纷纷组织力量进行探讨、研究和 开发,进行各种模型的试验。随着数字地球概念、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成 为数字地球家族的成员,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必需的信息资源,是知识经济社会中主要的信 息资源载体。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美国最早进行数字图书馆尝试的图书馆之一,其“美国的记 忆”(American Memory )影响深远。“美国的记忆”最早是一个于1990~1995年间实施的试 验性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确定数字式馆藏的读者对象,建立数字图书馆的一整套技术过程 ,讨论有关知识资产的论题,进行分发演示,并最终确定国会图书馆数字化的方针与规范。 该计划的数字馆藏对象主要为美国的历史文献,包括历史照片、手稿、历史档案及其他文献 等。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先行者,目前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字化资源, 古籍光盘已达64张,约4000MB影像数据,主页信息量也逾350MB,书目数据正加紧制作,全国 报刊索引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信息源。另外还订购了大量的文摘及全文光盘数据库,其中一些还是网络版。应该说在数字化资源的拥有方面,上海图书馆目前在全国 无出其右者。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
传统图书馆收集、存储并重新组织信息,使读者能方便地查到他所想要的信息,同时跟踪读者使用情况,以保护信息提供者的权益。从数字图书馆角度来看,就是收集或创建数字化馆藏,把各种文献替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系列图像,在安全保护、访问许可和记账服务等完善的权限处理之下,经授权的信息利用因特网的发布技术,实现全球共享。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将使人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变为现实,大大地促进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数字图书馆”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世界广泛的关注,纷纷组织力量进行探讨、研究和开发,进行各种模型的试验。随着数字地球概念、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成为数字地球家庭的成员,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必需的信息资源,是知识经济社会中主要的信息资源载体。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从概念上讲可以理解为两个范畴: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系统,涉及到两个工作内容:一是将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版的数字图书;二是电子版图书的存储,交换,流通;国际上有许多组织为此做出了贡献;国内也有不少单位积极参与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它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即可以与国际上标准兼容又具有中国特色;国图,北图等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委托专门成立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协会
数字图书馆是一门全新的科学技术,也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事业。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能为用户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高水平服务机制。虽然称之为“馆”,但并不是图书馆实体:它对应
于各种公共信息管理与传播的现实社会活动,表现为种种新型信息资源组织和信息传播服务。它借鉴图书馆的资源组织模式、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以普遍存取人类知识为目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类和精准检索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整序,使人们获取信息消费不受空间限制,很大程度上也不受时间限制。其服务是以知识概念引导的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数字化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从而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每个拥有任何电脑终端的用户只要通过联网,登录相关数字图书馆的网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享用世界上任何一个“信息空间”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数字图书馆既是完整的知识定位系统,又是面向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社会文化、终身教育、大众媒介、商业咨询、电子政务等一切社会组织的公众信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