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近期发展与实施政策
来源:管委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9-03-27
强化近期建设和分期实施规划,摸清现有土地存量,研究投放时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引导重点示范区建设,发挥带动作用。
第1条 新城近期发展目标
(1)大力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疏解中心城职能,形成区域产业引擎。
(2)加快构建综合型产业新城基本架构,为进一步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构建与自然平衡的生态环境。
第2条 分片区用地资源供给分析
(1)新城核心区已经完成全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片区内绝大部分为建成区和正建或已批待建区,建设用地已经基本供应完毕。
(2)河西区和路东区目前仅完成了少量的建设,新增开发用地和改造用地较多,并且在空间上同核心区联系紧密,市政基础设施易于接入,应是近期建设发展的方向。
(3)站前综合区拥有大量的可开发用地,并且受京津城际铁路枢纽站的带动,车站周边也是近期建设的重点。
(4)马驹桥居住组团约完成三分之一的建设,下一步应采取适当的控制和引导,随着新城的发展需求,逐步释放居住空间。
(5)物流区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近期应适当发展,为新城及北京市提供方便第三方物流服务。
(6)六环路路南区基本为新增开发和改造用地,为近期控制发展的片区,主要作为2010年后的发展空间。
第3条 分期发展规模及发展方向
(1)分期发展规模
规划到2010年,亦庄新城人口规模为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控制在55平方公里左右。规划到2020年,亦庄新城人口规模为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
(2)发展方向
近期新城以核心区为依托,跨过京津塘高速公路向东、跨过凉水河向西进行发展。
第4条 实施内容导向
(1)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中芯国际、京东方、诺基亚星网工业园)、汽车制造(奔驰、华泰汽车)、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主导产业。
重点启动京津塘高速路东部新区、凉水河西部新区的综合开发。路东区要充分利用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加快产业区建设;凉水河西部新区应围绕奔驰汽车园建设,逐步形成相关的产业链,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
(2)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在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现代制造业的层次和竞争力的同时,发挥首都科技智力、信息优势,积极发展产业链上游研发、下游商务、行销等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在中心公建科技研发区、凉水河西岸滨水区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继续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发展荣华路商务会展、马驹桥物流、职业教育等,扩大就业机会,为增强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奠定基础。
(3)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鼓励发展房地产业,建设新型居住社区,通过建设河西区双语学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逐步完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提高居住社区的吸引力。
(4)轨道沿线用地开发
结合京津城际铁路和城市轻轨L2线建设,在京津城际亦庄枢纽站前区,建设面向区域的站前综合中心;在荣华路两侧,完善为生产、生活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
(5)滨水空间营造
通过整合凉水河沿岸的用地功能,增加混合用地,形成滨水特色区。
(6)交通设施建设
对外交通:以京津城际铁路、亦庄枢纽站以及京津第二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强对外交通廊道建设,强化京津之间联系。
内部交通:在大力完善新城内部道路网的同时,重点建设4座桥梁,以加强各片区之间的联系。
公交系统:在近期建设轻轨L2线的同时,全面启动黄亦路至荣昌街的大容量公交线路(BRT)的建设(线路总长16公里,沿线共设8座公交站)。加大力度进行公交枢纽建设。
(7)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加强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亦庄水厂及南水北调调节池建设,缓解亦庄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加强新城电力供应系统建设,完成河西区110KV变电站、路东区110 KV变电站、路东区220KV变电站等工程建设,提高新城供电保障能力。完成亦庄污水处理厂、经开再生水厂等工程,提高新城污水处理能力及再生水回用水平。加强新城供热系统建设,完成核心区及路东新区内3号、4号、6号等供热厂的建设。
(8)生态环境建设
突出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循环经济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有效利用,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实现产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加强新城河道水系综合治理,重点进行凉水河综合治理及沿岸休闲娱乐区建设。继续加强对三海子公园的保护和修复。
第5条 重点建设地区
(1)一站(亦庄枢纽站)
充分利用京津城际亦庄枢纽站建设的契机,积极推动站前城市综合区的建设,促进亦庄新城的发展。
(2)一街(荣华路公建区)
通过一系列生产性服务设施(商务、科研展览、营销、商务住宿等)的建设,加快、带动产业的发展。
(3)一河(凉水河)
通过滨水空间的营造,塑造新城的形象,展示城市魅力,吸引投资和人才。
(4)路东新型产业园区建设
路东工业区是亦庄近期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该区的规划,通过对现状核心区产业布局和发展的对比研究,结合国外工业园区布局的经验,探索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划分、单元组合、弹性功能、交通组织等模式。规划理念包括:用地空间由具备划分弹性的模矩组成;产业区建立明晰的人货分流架构,将道路按功能分为产业园地址道路,产业园货运道路;为了应对高度的社会成长及产业发展动态,适度预留基础设施调整用地等内容。
第6条 实施政策与机制
(1)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分割,建立统一的规划实施机制。
(2)细化制定鼓励引导产业集聚的政策与措施,促进市域产业集聚,区域产业带动。用好用足对开发区的优惠政策,通过关键性项目带动引导城市功能完善和产业升级。
(3)建立新城综合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形成加快提升新城综合服务职能的工作机制。
(4)高标准规划建设示范区,全面实施人性化建设的细节管理,保障新城建设品质。
(5)高度重视文化在新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避免新城物质性建设中的文化缺失,建设有特色的新城。
(6)转变政府职能,全力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7)加快区域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先行建设。
(8)积极引进智力人才,重视对现有职工和农民的职业培训。
(9)高效使用政府有限资金,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
(10)加强开发区周边建设控制,避免给新城后续建设造成混乱和加大成本。
(11)加强土地储备,控制好远期战略储备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