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理解:
道是一种规律、能量、物质等等的混合体,然而我们对规律、能量、物质的认识不断变化。如果我们把到今天为止的所有的认识记录下来并下定义的话,那么过一段时间,认识加深的人们会发现,之前定义的内容只是一方面或者就是错的而无法继续沿用。所以人们不应该刻舟求剑的去下定义,因为知识无穷无尽,人类掌握的知识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点。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好像从推翻地心说到建立日心说、再到对宇宙中心的认识的规律一样)
如果把“无”定义为天地的开始,把“有”定义为万物的本源。那么从无到有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变化、演进、创造的程。老子的举例就是:宇宙开始时本是“无”的,那时候把虚无的宇宙叫做“天地之始”,后来宇宙爆炸孕育了万物,就产生了“有”,又把孕育万物的宇宙叫做“万物之母”。
“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其实都是指宇宙,只不过就是宇宙诞生前后的两种状态。把宇宙诞生前的状态“天地之始”定义为“无”,把宇宙诞生后的状态“万物之母”定义为“有”,那么“有”和“无”看似“异名”,其实却是“同出”都是指宇宙。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事物的两种状态,把这个事物前一个状态命名为“无”,紧接着的下个状态命名为“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观察一个纯铁块,开始光鲜艳丽,后来生锈了。那么生锈后的铁块就是“有”,生锈之前的状态就叫“无”。我们在常“无”,也就是恒定没有锈的时候观察无锈对铁块的好处,在常“有”也就是恒定有锈的时候观察这个锈对铁块最终会造成什么影响。其实是一种通过观察物体前后两种状态来认识客观规律的科学分析方法。
“无”和“有”是同一个物体的前后两个状态,并把从“无”到“有”的这个完整演变的过程叫做“玄”。玄之又玄,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无到有(前一个“有”=后一个“无”),一个状态接一个状态的连绵不断的一个过程。如果人类把这些连绵不断的所有过程都搞清楚了,那么人类就接近万物产生妙处的根源,即可能开启“众妙之门”。
正是因为人类在某一阶段只能认识其中的某个状态而已,所以人类不能轻易的刻舟求剑般的给所认识的下定义。
注意:
名可名,和第三十四章呼应,名可名为某某。呼应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呼应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和有是专属名词。
注释:
常,规律、恒久、经常。名,定义、名称、命名。
无,没有。始,开始、起源。母,本源、基础。
妙,奥妙。徼,归终也,王弼注。同,合会也《说文》。
玄字本意:搓线、编草绳,最后笔画,那一点就是新续的草。门,出入口。
译文:
道可以表述,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命名,就不是恒久的名。
无,定义为天地的开始,有,定义为万物的本源。
所以恒久的无有它,是想要用来观察它的奥妙,恒久的存在它,是想要用来观察它的归终。
这两者是相同东西却是不同名称,两者共同称之为玄,由玄到更玄,开启了所有奥妙的大门。
道,可1道2,非常道;名,可名3,非常名。无4,名5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6,欲以7观其8妙9;常有10,欲以观其徼11。此两者12,同出13而异名,同谓之玄14。玄之又玄15,众妙之门16。
〔注释〕
1可:可欲以欲为。2道:循行、经验、作为。3名:认识思维定义名说。4无:无极、玄牝、道生之一。5名:称名,兼有是的确定之义。6常无:自然普遍存在的无始无隐性。其区别,无具本体性,常无具普遍多样多层性。7欲以:主体可欲以。8其:被观事物。9妙:内妙、妙因、隐密不知的始因、根因。10常有:普遍存在的显性和可显性。11徼:可识可见的状态和功能作用。12两者:有无。13同出:一个实体的名识之出。14同谓之玄:偏有偏无都不能玄真得到真理,只有有无双玄才能得到真,亦名同玄律,即有无阴阳律。15玄之又玄:玄中有频波周期,有上行天道左旋,有塔锥体,并且是在不休止、不间断、不封顶的无限进取真化之中。16众妙之门:一生二,又名天地之根、时空之始。
〔今译〕
所名的道,凡是可有以为循行、经验、作为的,都不是自然恒常不变的本体道;道的状态本能,凡是可有以为观察、认识、思维、定义、名说的,都不是自然恒常不变本体道的状态和本能。道生一之无,是天地原始和原始之名;二生三之有,是生又复生万物的本有原素和本有母素之名。所以,普遍自然潜在的能始之无,可以观察事物始生内妙不知的生根和源由;普遍自然直观的现象,可以观察有形有体有象的外在功能和状态。有无两者是共成一体的两个分别认识名,在客观真理的认识之中,也只有有无同运互运玄索才能寻找到真。有无不断不止的玄物之母、玄有之始,最终就是宇宙万物一切生发之妙的至妙总门,一生之二。
〔要旨参解〕
一、全经开首,就以十二个字精妙地定义定位了宇宙万物不变、不可悬改的本体性。只有首先确定这一宇宙全维万事万物万化和全经的不变不动原点,才能应变全维有序、理律分明不错不乱。其定位是“凡是可有以为则皆非道”而不是“道的不可为不可说”,这其中的界限不是为和说,而且是有以为与无以为。
这一定位之要,既是全经展开之本,也是观证自然万物运动和学经解义习道之本。所以,开经解义务必首重,否则全经无定则无定解而浮动,而惑之难彻,惑之不得正见生。
二、在“可有以为则皆非道”不变决定性的定位之下,《老子》将道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展开了道与宇宙万物始生与玄回的宏环循行关系。使我们能清晰得知万物的始生和终归,使我们能在其中感悟“道在我中,我在道中”宇宙全维的浑然本来一实体。
要准确把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道生之一名无、名无极、名玄牝;一生之二名时空、名玄牝之门、名天地之根、名众妙之门;二生之三名有、名太极”的不二说。且不可因断句而废失《老子》以有无论道展开全经的至纲。
欲以解读《老子》,舍其有无之纲则全经无骨自瘫,必因吾之故使经扶之不起、举之不立、观之不得经真解。
太极之有,既从无始,到时空合成是纵向的逻辑位序关系,又在生成中与无极成为互相转化有无相生的平行关系。并且太极之有,无时不在有无纵向和平行的两个关系之动态中。
三、太极之有,自动五运,复成五类,复又复生,形成了多维多样性的生命和物质。此多维多样性事物的有无之性统称常有常无,而与本有三、本无一别之决不可混。但无论常有常无怎么多样性,其无始有生的本性不能改、不能变。所以在我们的实际生存环境中无不可以见证它的存在。
《老子》开导我们通过事物自然普遍存在的无潜之性,去观察它原始的奥根妙因;通过事物自然普遍存在的有显之性,去观察它外在和可以外在的状态功能作用。
常有、常无与本有之太极、本无之无极决不可混淆。因为在我们的低维境界认识中,常无亦在本有的太极之内。从绝对的角度常无是有而不是无,同时这又是《老子》展示的绝对法相对用。
现实常有中的五类还没有得到有法的认证,更况太极这个物的终极子,就更不肖见其有了。它的小之极、速之极不妨借助几何学中点的定义,即理论上的定义点永远不存在能够放大的可能。那么这个近于其小无内的点,在宇宙体中是否也存在呢?回答无疑应当是肯定的,它的名字或许恰巧叫太极,就在有无的分界处。
体无玄面,面无玄线,线无玄点,点无玄无极,体不外是点的**。
四、“此两者同”是阐明有无是一个实体,“异名”是认识同一实体内根因和外显果的两向性。
“同谓之玄”,是认识和存在的法则。即有无是全玄总轨迹总规律的根本,有无必当同用方能不离轨、不离道、不失正见。偏有则必不知其无的内本始因;偏无则必不观其有的益用功能。前者僵象,后者顽空,这是认识包括认识本身普遍存在的两个极端必错。所以只有此两者能同者,才能见真得真有真理。
“同谓之玄”的必然取向一定是:玄彻内、玄得真、玄明此、玄诚中。
五、“玄之又玄”是一律,玄的本身就是轨迹、就是左旋、就是塔序、就是周频、就是不间断地取向真。
《老子》告明天下的理论与实践,只有有玄其本、无玄其始,不断“玄之又玄”、易之又易、此之又此,才能万象归五、五归三有、三有还中中之妙无真。处妙始玄牝之中谷神不死,借玄牝之门一览宇宙万物之众妙,皆无以易之而尽自然。
〔续解〕
一、一切文化都在全力寻找真理绝对不变的本体,但皆因境界而不能,只有我中华的《老子》处道而独明、处道而有本体及本体体系完整说。
二、“有以为循行、识说都不是本体的道”是读解经义至关重要的准则。舍此,则捧经无根无不动的原点,一切都将在惑动之中而不得正观正见生。
三、《老子》在首章首句先立定全维的原点下,便以“有无”开示道逝、道极、道反、道用。此定义定位是全经有无的纲体之本,不彻此本,其纲不成,其目不张,惑而欲惑,惑惑不得已。
四、在人类的全部文化理论中,唯独《老子》揭示了本体、揭示了始生、揭示了致极,揭示了终归宇宙万物运动的全过程和全过程中的理、律、法、径。其中包括所有过程的取向、目标、方法、道路、终极境界无不完全具足。
五、《老子》不强于人、不责于人、不激化恶性因缘进行恶性循环,以自然的祸福生灭教育自然规律中的人生,并辅以经教圣明助化。
六、玄之又玄律中内容博深丰富,包括舍之又舍、否定之否定。否舍是广义的,是知欲物欲的统一,是无私无我的过程,在释迦经文中就是精辟哲学的“非,非非”说。
七、要深明“空非顽空,无非断无”,其中有精甚真、有信至诚、谷神不死的至义。从中悟处时空之始、能生的本源。
八、将绝对拿到我们相对的生活中去观察、理解、运用,在相对中见证永恒不变绝对的存在,这是我们学解真理经义的必须之法必须之径。否则知解就会被境界知障所阻隔而错见封闭僵化自取绝灭。
〔境界及状态作用〕
通常我们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就是生命的智和处境界,是文化的体系和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学解绝对本体真理中就更不能不考虑这个被通常文化现象所忽视的境界问题了。
境界就是德能量级层次,就是理、智、光明的度,就是文化真理性和学解文化真理性的决定性条件和依据,是认识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状态维次的统一。
山上山下,不但处境不同,而且其所观必亦不同;同席之餐,不但有体能境状的不同,而且其所好口味自不同。所以学解绝对真理的《老子》不能不懂境界,必须调整摆正自己。否则连天高地厚都不知道、分不开,却愣是自以为“大智”、自以为“真理”,忽视中华文明的《老子》,这就是境界无知错位的必然和复兴的所在。
一、各种文化所列处居的境界
境 《老子》及相关说:道、一、二、三…七十二洞天
界 释迦及相关说:性、无色、**、三千十地次
位 欲识观畴说:宇宙、世界、人生
序 儒家说:仁、义、礼、智、信
二、《老子》中以谷神不死、恍兮惚兮描述了“一”的状态,以“有以为”“无以为”划分了境界的两个质别层境。这里只以“未说而说、说而未说”学经当有所解参切其状态和效能。这种“无以而能无不易之”就是《老子》来源与存在、作用与结果,一切任由自然见证,一切任由规律运动。前面的“未说”是“无以”说,后面的“未说”是“无以为之”其说,中间的两个“说”是示现的事实。若能从中获悉“释迦说法四十九年,留下三藏十二部却一未说”之理,这对我们知境解义摆正自己知多少、知深浅的正处极其重要。
解义和水流同理,没有观世音还有一品无明的虚下势差,何谈水能流、道能入。
由于道的无不及性,“无以”在我们生活中本来就存在,虽然并非是本体的现象,却是本体性的现象,比如“梦游”、比如我们的“无意识”、“下意识”,都是无以的显性,都读得懂。读经要从读经本,到读宇宙万物无不在说一如法,最终在经和自然的教育下归自己的中中。
三、境界不在彼而在中、真经不在彼而在中、光明不在彼而在中、福寿不在彼而在中,《老子》就是以有无教其中的了义经。
〔断句〕
一、“无名” “有名”之断,则使名成为能始能生的体,全经只有道一二三之体,而决无名为体能始能生可考。事实中万物也决不以名之有无而成决定生发本能的真实。
“有名”“无名”不是道的产物,而是主观欲识的产物。并且既是以名为欲解,无名也不等于无欲无念、不等于时空零点而能为天地之始。
名是名象,以名为体违背“可名,非常名”的开经之防。
二、“常无欲”“常有欲”之断,则成观者的主体状态。当知若主体“常无欲”既能观其妙,自能观其徼,何苦还须破无成“常有欲”再徼之。
“常无”是无的普遍多样统称,“常有”是有的普遍多样统称,是被观事物一体表里有无的共存性。
《老子》正是以有无开经论道,以有无普遍多样的“常有”和“常无”展证道的理律法向,这是纲纪,我们在学解中一定要遵守。
从体序上,名象、欲识都是五欲六尘层面的东西,不可与“有”“无”“常有”“常无”混淆。
这是听一高人的指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道德经》难懂,可是《道德经》的某些注解更让人迷糊。以至于给人感觉老子是一个智力不全的人,说话语无伦次、东一榔头西一棒、前言不搭后语。有时候被人牵着走,绕了九曲十八弯,回过头来除了一头雾水什么也没得到。
老子的“道”是在“致虚极,守静笃 ”的状态下证悟而得。首先我们得相信,老子的确悟得了“道”,他和释迦牟尼以及《周易》原作者悟得的是同一个东西。所以我们也只有在尽量卸下纠缠于心的一切纷繁的情形下,以一颗清净心才能更深刻地去理解《道德经》,一个被浓厚的“无明”所笼罩着的人要想理解《道德经》之真意,无异于隔山打牛。我相信一旦明白了老子所说的“道”,那么解读《道德经》便能全程无障碍,势如破竹。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就是释迦牟尼证悟得到的每个人都具有的真如自性。《周易》中所说的无极也是这个东西。它无色无形,却又无所不在,实实在在地控制着万事万物的运转。不过一般的凡夫俗人难以体验到。王弼版《道德经》,将这一章放在全篇之首是有道理的,因为本章是《道德经》的总纲领,是对“道”的一个描述性的交待。
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不是平常的每个人都可以那么轻易说出来的。
“常”原为“恒”,后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作“常”,无论“恒”还是“常”都有“寻常、普通”之意。因为“道”看不见摸不着,也听不到嗅不到,绝大部分人直到死,一辈子也没有感悟出它的存在,即使有人告诉他,他也未必相信有那么一个东西存在。
名可名,非常名:
“道”的形态可以描述,但不是普通人所能够随便描绘得出的。
第一个“名”指“道”的形态,后面的两个“名”是描述、言状的意思。“道”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形状大小,只有在极特别的情形之下才能感悟出来,总之,对于凡夫俗子来说难以名状。
以上两句话指明了“道”有别于我们平常所能感受到的任何东西,就像佛所说的“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你说它没有吧,它又在控制一切有形和无形物的成、住、坏、亡,你说它有吧,我们使尽所有感觉器官却又感觉不到。道不是每个人能轻易感知到的,平常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可以描绘出来。
长期以来对这两句比较普遍的翻译是:“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但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了;道的性状可以描述,但描述出来就不是永恒的名了。”那么请问: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用语言向人们述说的道就不是他所要表达的真正的道啰?既然不是,那老子还说什么,干脆就不要了嘛。这种解释对于前一句尚可以勉强说得过去,对于第二句来说这样的解释就让人云里雾里了,难道“描述”或“说明”还分永恒和非永恒吗?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虚无,是产生天地的本源,宇宙间存在的“实有”是养育万事万物的母体。
这两句里的“名”是“谓”、“称”的意思。 这两句话我们不可以分别解读。如果理解成“无生养了天地,有养育了万物”那就错了。应该合起来一并理解,无和有是一对阴阳中的两体,阴阳交合产生了天地万物。一张DVD光盘里面储存着声音、色彩、图形、动作等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本质上来源于哪里?它们全部来源于一圈一圈的磁道落在每一个扇区内基本存储单元是否被磁化而记录的“0”和“1”。也就是说,所有信息都是由“0”和“1”组成。这里的“0”和“1”与老子所说的“无”和“有”何其类似。那么这“无”和“有”又是从哪里来的?从混沌中来,从太极中来,从原始的宇宙大爆炸中来。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原始宇宙大爆炸,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人类所在的正物质世界,一个是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寻找而至今没有找到的反物质世界。
再来帮助大家理解一下“无”。道教和佛教中的“无”,有两种意义,一种“无”是绝对的空,我们姑且把它称为“大无”,佛教里讲的空,《周易》讲的太极,道教里讲的“道”,都是这种“大无”,它是原始的,混沌状态的,没有属性,没有极性,无体无面,独立存在。无论道教还是佛教都倡导我们最终回归到这种“大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心灵极度清静,没有分别心,没有任何执着,不争、不贪、不怒、不怨、永远处于平和、愉悦、满足的状态。另一种是与“有”相对的“无”,相应地我们称之为“小无”,通常在生活中我们说的“无”,《道德经》里“有无相生”中的“无”,就是这种“小无”。这种“无”,不可单独存在,是一体两面中的一面,和“有”对立又统一。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两种意义的“无”相当于数学中的空集和{0}之区别。那么“无,名天地之始”里的“无”就是这种“小无”,不是那种“大无”。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所以人们能够在恒久的无欲念、无妄想的情形下去体会“道”的妙处;在长期的积极思索的情况下通过对万物的观察能够触摸到“道”的边沿,发现一些端倪。
徼:边际的意思。以:凭着,用以。其:指道。这两句话是说如何能悟见到“道”。释迦牟尼和老子都是先观察人和物,以至于由此带来很多痛苦,为了摆脱痛苦,反过来不欲、不念,最终证悟得道。一直以来很多佛家和道家修行者都是采取坐禅的方式进入“无欲”状态,力求得道,这就是所谓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得道的另一条途径是直接通过观察世间万物而得,《大学》中的“格物、致知 ……”说的就是这个理。民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王凤仪先生是一位得道的奇人,他没有上过一天学,完全通过格物而得道,这是现实中的一例。《周易》讲“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也是告诉人们“常有欲,以观其徼”。
有断句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是错误之断句。从早期的帛书版“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可清楚看出老子原文到底该如何断句了。错误断句导致无从解释其意,只好穿凿附会,结果歪曲了老子本意。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和“有”这两者,是同时出现同时产生而又属性不同的两个东西,一样幽微玄妙,玄而又玄,是了解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总门径。
“无”和“有”相互依存,没有“无”就没有“有”,反之亦然。就像我们织出一匹布,布的正面和反面是同时产生的,正面和反面都不能离开对方而独立存在,但是他们又有着各自的属性,“同出而异名”。
这一章说明“道”是一个中性的混沌存在,说不清,道不明。“道”生出“有”和“无”,也就是阴和阳,阴阳交汇产生天地万物,“道”的存在,可以通过在“无欲”的状态下悟得,也可以通过格物得到。“道”是宇宙的本源,参透了这个宇宙真谛,就能大彻大悟,认准世间万物发展变化之法则。
请看梦贞先生的解释http://tieba.baidu.com/p/1246480430:
==============================================
原文:
1、道,可道,非恒道;
2、名,可名,非恒名。
3、无,名天地之始;
4、有,名万物之母。
5、故:
6、恒无,欲以观其妙;
7、恒有,欲以观其徼。
8、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9、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简译:
1、道,可以授予之道,不是恒久之道;
2、名,可以假借之名,不是恒久之名。
3、无,名隐天地形成的开始;
4、有,名显衍生万物的母体。
5、因此:
6、常返过去的无中,可以捕获道之奥妙;
7、常往未来的有中,可以把控道之范畴。
8、若两者同出无碍,万物名虽各异但道相通。
9、坚持不懈的玄修,是打开一切奥妙的法门。
请看道朴葫芦老师的解释http://tieba.baidu.com/p/1274557349:
=================================================
道的特点就像磁铁【道】,
它可以赋予普通铁的磁性【可道】,
但这块普通铁的磁性不会恒久【非恒道】;
名的特点就像新娘子【名】,
刚进门的媳妇可以叫新娘子【可名】,
但这个新娘子的称谓不会恒久【非恒名】。
我们在没有出世之前【无】,
名分在天地形成之初隐藏着【名天地之始】,
而当我们出生之后【有】,
名分就会在恩泽万物中显现【名万物之母】。
所以要常回过去的虚无中观察生命的真谛【故恒无欲以观其妙】,
常到未来的时空中观察恩泽万物的果实【恒有欲以观其徼】。
如果你能同时往返于过去与未来的时空隧道【两者同出】,
就能明白为什么庄子要说“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了【异名同谓】。
还是拜一个玄门的老师去练练玄功吧【玄之又玄】,
实修才是揭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啊【众妙之门】。
彻底颠覆传统道学,道德经第一章的全新解释:
易理是可以解释叙述的,但易理不是永恒不变的,或者不是寻常所认为的那样。
易卦可以命名自然事物,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或者不是寻常的命名。
无,即阳爻,命名天地之始(应该是指的天);有,即阴爻,名万物之母(应该是指的地)。
所以,要从永恒的无或者平常的无中去体会阳爻所蕴含的用处;从永恒的有或平常的有中去体会阴爻表示的边界。
无和有,这两者同出于易,而名字不同。都叫做爻,爻和爻互相叠加,生出八卦,六十四卦,可以由此知道万物变化的规律 此解释的全新之处在于:第一,第一章的道乃是易第二,同谓之玄,玄之又玄,是指的爻,爻与爻互相叠加。不如此解释,道德经的某些章节很难解释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