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是为燕国吗?当然是为了燕国,但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燕国太子丹与秦王嬴政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俩在赵国同为质子时,就交下了深厚的友谊,那时候两人都很单纯,没有背负太多的家国负担;当太子丹和嬴政都回到各自的国家时,燕国更加贫弱,秦国一如以往地强大,这两个人的地位就显示出尊卑区别了,燕王也想通过依附秦国,借助秦国力量,在乱世中求生存。
于是燕王又把太子丹质押在秦国当质子,本来合纵连横在战国时期是很常见的邦交策略,但嬴政却不顾交情,没给太子丹的情面,一向自命清高的太子丹顿时感到挂不住脸了,于是设法逃回燕国,当然这只是个人恩怨,犯不上动刀动枪。
当秦国威胁到燕国时,国仇和个人恩怨交织在一起,太子丹决定刺秦王;这时候就是私仇占上风了,绝不是为了燕国的利益;大家想一想,秦国的强大不是一代君主完成的,秦国的目标不是一人订立的,即使刺杀嬴政,还有后来的秦王,无法挽救燕国的命运;太子丹这时候绝对没有想到,如果荆轲真的刺死秦王,秦国一定会报复燕国,加速燕国的灭亡;所以,太子丹刺杀秦王,个人恩怨原因最大,他只是借助燕国这个平台,打着为燕国利益的旗号,报私仇而已。
我们在看看燕国历史,这个国家君主从来就缺少远见的眼光和雄才大略的思维的,在战国时期,每次合纵连横中,燕国都能被轻易分解;为了私仇,燕国可以死咬齐国不放,即使几十年,上百年都不能忘记仇恨,乐毅联合五国伐齐,没啥战略意图,就是想报一箭之仇而已,这也为秦国充当的打手。
燕国在政治体制上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谁强跟谁联合,跟魏国、齐国、秦国、楚国都曾成为联盟,但都没有得到什么利益,反而把邻国赵国给得罪了,燕国在夹缝中生存,其朝秦暮楚的策略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再来看看燕国太子丹的能力,他不具备嬴政那样雄才大略的胸襟,不懂的容忍,他也不具备治国理政能力,一个优秀的继承者会以发展为重,会通过变法改革,会通过人才引进,会通过邦交策略来提高本国能力,来争取未来的生存空间;但太子丹不是这样的人,他太感情用事,他太相信朋友,他甚至认为秦国的命运把握在刺客的手中,这真无知。
总之,太子丹的个人能力,胸襟眼界来看,从燕国复仇历史来看,荆轲刺燕王,绝对不全是为燕国的利益,还夹杂着太子丹的私仇,这也不排除嫉妒心理,同样是诸侯国,同样是太子,在一起的玩伴,为何嬴政就能统一天下,而我太子丹就应该入秦为质呢?心理不平衡,恐怕也是主要原因吧!
荆轲刺秦王,不只是为了燕国,也为了其他五国的百姓,想要保住六国人民的国家,是为了全天下人着想,所以才会去刺杀秦王的。
我觉得并不是为了燕国一个国家,他是为了其他六国,为了这些国家的百姓不受到战乱的侵扰,所以才会去刺杀秦王。
是为了报答燕国太子,燕国太子对荆轲有恩情,为了报答,便提出刺杀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