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柴门临水稻花飘香吧
黄菊依风村酒熟,柴门临水稻花香 意思很直观,柴门代指家里的房子,就是说房子靠着稻田的旁边,可以闻到稻花的香味
出处: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许浑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
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
云来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西下蟠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说明]
这是题大观园中人工造成的田野山庄的对额。
--------------------------------------------------------------------------------
[注释]
1.杏帘在望、稻香村——因为此处“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贾政等人想题作“杏花村”,还叫人做一个酒幌,用竹竿挑在树梢头,以凑合唐代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贾宝玉嫌题额陋俗,以为不如因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题作“杏帘在望”,或据“柴门临水稻花香”称为“稻香村”。唐代许浑《晚至章隐居郊园》诗:“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临水稻花香。”明代唐寅《题杏林春燕》诗:“绿杨枝上啭黄鹂,红杏梢头挂酒旗”
2.“新绿”句——新绿,指新鲜的春水。澣,俗写作“浣”,洗濯。葛,蔓生植物,多长于山间,煮取它的纤维,在长流水中捶洗干净后,可以织布制衣。《诗.周南.葛覃》:“薄(语助词)澣我衣(指葛衣)。”这句从田庄背山临水写。
3.“好云”句——好云,指云能生色,又兼喻“喷火蒸霞一般”的杏花,所以说“香炉”。以云喻盛开的花是诗中常例。芹,指水芹菜,多长于水边。《诗.鲁颂》:“薄采其芹。”两句说村野人的事,同用《诗》语,写山、水、杏花诸景,字面上不说出,都是旧诗技巧上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