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切万法当体即空”

2024-11-07 17:56: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这是佛法的基本观点,但让很多人对佛法产生误解。不少人把佛门称为空门,还有学者把佛法是看成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这也是非常难懂的观点。有些佛门中人谈论这个问题停留在用模棱两可的比喻来搪塞,诸如人生如梦似幻所以“当体即空”之类。这种解释很难让人信服。 查《佛教大词典》这样解释“当体即空”:“谓不待分析一切有为法之事体而直接体达其当体本即是空。盖因缘生之法,如梦如幻,并无实性。”佛法中“法”之最初涵义与意根和意识相对,其中的意根指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意识指产生心理活动的能力,而“法”指与意识和意根相对的内心活动的内容与对象。后来“法”被赋予类别等含义,如色法、心法,色法就是“色之大类”,心法就是“心之大类”,这里的“法”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类别与范畴。题目中的“一切万法”指一切事物。《佛教大辞典》的上述解释的要点是两个:其一是“当体即空”的涵义是所有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所以本无实体;其二是“本无实体”的认识应该不假思索而直接体认到,就是说,这里强调的是直觉,而不是思考或思想。只有在直觉中达到体认到万事万物“当体即空”才是真正理解上述命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要点。就基本的情形来说,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大体可归结为两种路径:一种把事物看成“实体”;还有一种把事物看成 “关系”。前者把事物看成“真实的”独立存在。这是绝大多数人对事物的看法。人们为什么坚信事物是“真实的”独立存在?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从事物是“真实的”独立存在出发可以得出自我是“真实的”独立存在的结论,换句话说就是,是大多数人内心的实体性“自我”观念派生出事物是真实的独立存在的概念。实体性事物的世界观的根本特征是“二元论”,把生命与世界分裂为自己与他人、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部分与整体等相互对立的部分。这种世界观不可避免地产生甚或制造对立、分裂、对抗与战争,因而不可免地成为产生内心妄念与烦恼的最大的“罪魁祸首”。与以上把事物看成“实体性”的观念不同,佛法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实体性”的事物。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相互缘起——互为因果与条件。比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与“你”互为因果与条件——没有“你”就没有“我”,反之亦然。“我”与“你”之间的关系犹如主人与客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主人就没有客人;反之亦然。由此推而广之,世界上没有此事物就没有彼事物,没有彼事物就没有此事物。这就是佛法的“因缘论”思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因缘”的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关系”。“关系”的意思就是所有事物相互间互为因果与条件。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要点:人们对事物“本体即空”的认识应该不假思索而直接体认到。这是为什么?难道不能借助于思辨?是的,不能借助于抽象思辨,而必须内心中当下直接体认到。思辨只是抽象符号或语言体系,而不是真实内心活动。抽象思辨属于意识,而意识是内心活动的最表层,绝不是整个内心活动。假如用心理学术语表示,思辨只是意识,既不包括潜意识,更不包括生命无意识。而生命无意识才是整个生命与内心活动的核心。人们的抽象思辨即使再雄辩,也不等同于内心中真正的智慧。抽象思辨与智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只有达到内心中不假思索而直接体认到,才说得上领悟“当体即空”思想的内涵。 为了更好理解上述思想我们换一个角度进行阐述。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二元论”是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很多人把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我、部分与全体之间的对立看成不言自明的“真理”。果真是这样吗?有所谓证据“证明”二元论思想吗?根本没有。现代科学的证伪理论表明,人们根本不可能证明某种理论是正确的,而只能证明某种理论是错误的。产生“二元论”思想的原因是人们的内心是分裂的。在很多领域中与很多哲学家的想象相反,不是对事物的认识决定人们的观念,而是内心的“自我”观念先入为主地决定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这种情形再雄辩不过地证明佛法中“万法唯识”思想的正确性。“万法唯识”的意思是:决定人们内心活动的不是外在的反映论,而是人们自心,是内心结构决定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改善人生境界,必须从改善内心做起。这里“万法唯识”的“识”就是指内心分别能力。把人类自己看成人生主宰,而不是把外在事物或神看成人生的主宰,这是佛法不同于其它思想与宗教的最重要特征。人类思想史上的其它宗教与思想,要么把“神”或上帝作为人生主宰,要么把与人对立的外在环境作为人生的主宰,前者如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而后者如很多人内心根深蒂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以及各种各样的外在决定论。在大多数人看来,产生人生不同境遇的责任不是自己,而是外在事物,诸如环境或神。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而是由自己以外的其它事物决定,这岂不是非常荒谬?说穿了,现代人对物质的崇拜其实就是把物质作为人生的主宰,这同样非常荒谬。且不说物质是不是能解决人生的主要问题,单是“物质”这个观念本身就表明人们内心与世界之间的对立。人们把自己与物质对立起来,其实就是把自己与世界对立起来,人们提出这种观念本身就说明内心是“蜷缩的”——充满对外部世界的惊恐与畏惧。这种内心世界根本不可能建立起幸福的人生。在世界思想史上,人们对“存在”的理解大体分为两种:某物存在或者某种关系存在。前者以事物作为存在的主体,对围绕事物的复杂现象进行最大限度简化与抽象,深入探索支配事物的主要因素或规律。这主要是西方文化。所以,西方文化非常注重以逻辑作为工具。与西方文化不同,后者主要以内心体验和顿悟作为依据,全力把握事物丰富内涵和相互关系。后者主要是以古代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化传统更强调内心感悟与人生境界。在前一种定义中,存在的主体是某物,即使围绕某物的环境全部消失,某物仍然存在。很显然,在对存在的这种理解中,世界必然由无数相互分离的粒子组成。这就是产生西方“粒子论”思想的哲学基础。而“粒子论”是西方文化形式逻辑中同一律(A=A,或者A不等于非A)的哲学基础。这种世界观认为,既然世界由无数独立的点或粒子组成,那么,人们的自我生命就必然是相互独立而且彼此平等。古代地中海地区奴隶制商品贸易非常发达,要求交易双方不但相互独立彼此平等,而且每一方必须努力争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古希腊地区这种生活方式对他们提出世界的“粒子”理论和自由民平等观念产生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古希腊人由对自己生命真实性和相互平等的观念出发,或者说以自己的存在方式作为原型,构造出“粒子论”的哲学思想和传统。在后一种定义中,存在是一种关系:某物必须依赖于它周围的其他事物才存在。例如,自我是什么?东方的圣人说,“自我”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甚至连人们对生命的觉察这一最简单事实也离不开环境的提示。如果把这种说法和古希腊人对“自我”的理解作比较,会发现东方文化传统对“自我”的理解非常奇特。人们怎么可能把“自我”不看成独立存在,而看成与其他人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原因在于,东方文化的内心体验以及他们生存的社会环境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中,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稳固程度以及对这种稳固关系的需求远甚于采用奴隶制贸易的古希腊地区。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东方文化同样以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内心感悟作为范本构造出世界是相互关系的“因缘论”思想。我们把上述讨论归结起来会发现,人们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其实始终是:“实体性”事物观念代表的是分裂的内心世界,而“当体即空”思想代表的是圆融的内心世界。“当体即空”思想的核心是强调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自我与世界之间是有机整体。显然,只有内心异常丰富与博大的人才能达到领悟事物“当体即空”思想内涵的高度。了解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别有助于修行,这是我们讨论这一话题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