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原文能不能发一下

2025-01-18 21:13:4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一百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萧疏〕冷落,稀稀落落。,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偃(yǎn)卧〕躺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屈,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思想家。字青主,山西阳曲(今太原)人。精通经史诸子,兼工诗文书画,又精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晋祠流水如碧玉〕唐代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中的句子。。”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胜瀛〔瀛〕念yíng。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比如有一座假山,山上一挂细泉垂下,就在下面立着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接水。那水注在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总不能盛满碗。再如清清的小溪旁,有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没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吸尽百川似的。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回答2: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郊,距市中心五一广场约25公里,坐落在汾河西畔悬瓮山麓,为晋水源头。这里依山傍水,古树参天;亭台池沼,星罗棋布;楼阁殿堂,雄伟壮观;气候宜人,风光秀美。有山西“小江南”之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是太原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游览胜地。祠内存有许多国内仅有的文物精品,当中包含着许多美丽动人的历史掌故,国务院1961年3月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我先从晋祠的历史讲起。
  晋祠,又名唐叔虞祠,因纪念姬虞这位晋国开国元勋而得名。姬虞的封地古称唐国,本人为周成王之弟,故被叫做唐叔虞。围绕叔虞封唐有一段奇妙的故事。西周初年,武王姬发死后,长子姬诵年幼,便在周公姬旦辅佑下做了国君,即周成王。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姬虞在花园里玩,他把一个桐叶剪成圭形,送给弟弟并说: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之侯吧!在旁的史官立即请成王择吉日良辰封叔虞为侯。成王不以为然地解释说:我是和他闹着玩的。史官却很认真地说:天子无戏言。周公旦也认为史官言之有理,成王便真的封叔虞到唐地作了诸侯。这就是广为传诵的“桐叶封唐”或“剪桐封弟”的故事。
  叔虞到任之后,为政有方,领导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生活平安富足,深受百姓爱戴。后人为纪念叔虞的功德便修建了一座祠堂,即唐叔虞祠。因祠堂位于晋水源头,叔虞为晋开国诸侯,所以唐叔虞祠又称晋祠。
  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已无从稽考,不过,根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和《魏书·地形表》有关记载可知,晋祠早在北魏之前已经有了。这样看来,晋祠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当时已经是祠堂鱼沼皆有,游客贵人光顾的游览胜地了。
  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文宣帝高洋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是文字记载中晋祠的第一次大扩建。北齐后主高伟曾改晋祠为“天崇皇寺”。唐朝对晋祠又进行了一次大修葺,而且唐太宗亲临晋祠,留下著名的《晋祠之铭并序》大碑一通,诗仙李白亦写下“晋祠流水如碧玉”的佳句,五代年间,后晋高祖石敬塘于天福六年(公元941年)追封唐叔虞为“兴安王”,晋祠又被称为“兴安王庙”。宋太宗灭北汉,虽毁掉晋阳古城,但在晋祠则大兴土木,进行了为期五年的扩建,其中包括圣母殿,并刻碑以记,仍名晋祠。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晋祠曾一度改名为“惠远祠”。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在圣母殿南侧建水母楼,晋祠之名得以恢复。
  宋初圣母殿建成之后,晋祠布局较前大为改观。圣母殿成为祠内主体,规模最为宏大,殿前重修了鱼沼飞梁,会仙桥西树金人台。金代增建献殿,明万历年间在献殿前建对越坊、钟鼓楼、水镜台等。从而形成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一组祠庙建筑群。除了上述景点,元明清各代还添建或改建了两侧的其他建筑: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昊天祠、东岳殿、文昌宫、三圣祠、胜瀛楼、景清门等,这就形成今天规模宏大的园林式建筑格局。
  水镜台 进人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水镜台。它坐东朝西,是一座戏台。“水镜”之名取自《汉书》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寓意为善恶忠奸尽人皆知。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水镜台体现了殿、台、楼、阁四种风格。从东边看去,上部为重檐歇山顶,它像座楼;下部为宽阔的宫殿形制,它又是殿。上部所悬匾额“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从西边看去,上部是单檐卷棚顶,像座阁;而下面又是宽敞的高台。这是一座由殿楼和卷棚合而为一的特殊建筑,殿楼建于明代,而卷棚则是清代补建,这种形制国内极为罕见。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所题,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有趣的是,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唱戏是祭祀活动和庙会的重要内容。晋祠每年要举行数十次祭祀活动,其中的十三个祭日要唱戏,除了祭关帝时在那边的钧大乐台演出,其余都在水镜台上进行。每逢唱戏总是观众踊跃,特别是七月初二圣母生日那天,前来看戏的更是人山人海。离戏台较远的观众能不能听到演员的唱腔和道白呢?这的确是个问题。不过,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想到了一个理想的扩音办法,那就是在台前两侧各埋下4个大瓮,每两个扣在一起,形成4个“大音箱”,从而把声音传向较远的地方。据说,因为有了这大瓮音箱,观众不论站在庙里何处,都能听到台上的声音。大瓮扩音的原理,用现代物理学来解释,就是利用了声音共振以及声音沿固体的传播速度快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原理。
  水镜台在1952年进行过一次大修,1980年又进行了彩绘。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生前参观水镜台时,产生了一个愿望,即在水镜台上唱一出京戏。令人遗憾的是梅大师这一意愿未能实现。
  会仙桥 水镜台正西跨越智伯渠上这座小桥叫做会仙桥。此桥本身并无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可能是晋祠人觉得此桥太平淡无奇,与晋祠的其他景观相比反差太大,所以赋予了它一段动听的传说,以引起游人对这座通向圣母殿必须经过的小桥的注意。
  据传说,此桥是明朝翰林罗洪先与仙女相会的地方,所以取名“会仙桥”。这罗洪先本是明代大奸臣大贪官严嵩的儿女亲家,但他为官清正廉明,与严嵩多有抵牾。有一年严嵩造了一座豪华客厅,其中的一根梁是大鱼的骨头。前来庆贺的人对客厅均大加赞赏,惟独罗洪先老实不客气地说:“好是好,就是梁太小。”严嵩以为罗当众侮他“气量太小”,于是准备罗织罪名加害于他。严嵩的女儿不忍未来的公爹大祸临头,但又不便明言,急中生智就泡了一碗茶,命侍女送去。未过门的媳妇敬公爹一碗茶不为违礼。罗洪先揭开碗盖一瞧,内浮两颗红枣一撮茴香,罗沉思良久,恍然大悟:枣枣茴香莫不是早早回乡之意。于是连夜逃走,罗洪先就这样被罢官免职。
  丢了官职的罗洪先云游四海。有一天来到晋祠,当他信步走到智伯渠上的木板桥边时,见桥的西头有一手携竹筐的农家少妇,衣着得体,鬓发如云,楚楚动人,罗不由地随口吟出赞美的诗句:“世人常夸西施美,余视娇妇胜西施。”妇人听罢大为恼火,立马回敬两句:“官丢位去宜收敛,满口秽语怎学仙。”说罢飘然逝去。罗欲跨桥追赶,只见木板骤然起火。罗洪先方才醒悟:村姑并非凡人。从此罗洪先潜心于佛道,成为对佛教道教造诣很深的学者,并写下咏晋祠诗一首:“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名。水飘火劫山移步,五十年来帝母临。”后来人们在烧毁的木板桥处修了石板桥,会仙桥由此名声大噪。
  金人台 过会仙桥,这座砖砌短栏方形台就是金人台。中央这座琉璃瓦小阁是明代建筑,四角各立一尊铁铸武士,身披铠甲,十分英武,因为铁属五金,所以称此台为金人台。
  按照传统说法,金人台为镇水而建。北宋元有佑初年,晋水泛滥成灾,时人认为晋祠为晋水源头,应以金神镇之,方能止住水思。于是在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铸了第一尊铁人,即现立于东南角这位(头为1926年补铸)。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铸第二尊,立于东北角,但明代之前已毁,明弘治十一年(公元 1498年)补铸,又毁,现在所看到的是1913年再度补铸的。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铸第三尊,即西南角这位。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铸第四尊,即西北角这位(头为明永乐二十一年即1423年补铸)。这样,十年之内铸齐了4尊金人。
  稍作比较,不论是铸造工艺,还是姿势神态,最为杰出的是西南角这尊,而且也是惟一原物保存至今的铁人。据胸前铭文所知是由太原府张元圭等人捐资铸造。据传,为了铸好金人,特地从中岳嵩山请来名师,名师确实高明,他所铸成的金人,不仅神态逼真,体态英武,而且风雨之中不蚀不锈,至今已有900多年仍光亮如初,可见其冶炼与铸造技艺之高。因为这尊铁人是出自外来匠师之手,所以被称为外来户,而其余三尊则是出于当地工匠之手的本地户。
  仔细观察,金人手中像是持有兵器,但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呢?大概由于他们手中的兵器是木制的,日久天长,便自然毁坏了。
  对越牌坊 金人台西边这座对越牌坊,建于明代万历四年即1576年。它不仅造型优美,结构壮丽,雕刻玲珑,彩绘鲜艳,极富观瞻价值,而且它的问世饱含着一段母子情深的故事。
  相传,明代书法家晋祠附近东庄高应元为治其母亲偏头疼顽症,到吕祖爷面前求签,所求签上写有“添砖加瓦”四个字,意为应在晋祠内建筑点什么,方能消灾去病。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少了牌坊。所以,决定建一座牌坊,地址就选在圣母殿前不远处献殿和金人台之间。计划中的牌坊比较小巧,但动工后不久母亲的头疼病就好了,因此高应元更改计划,改建成如今这座高大的牌坊,取名“对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这就是有“雄伟之笔”美誉的晋祠三大名匾之一的“对越”二字。
  “对越”一词源出于《诗经》,原义是报答宣扬祖先功德,这里寓意报答宣扬母德高尚,母亲在这儿既指唐叔虞之母邑姜,又指高应元之母。
  对越牌坊两侧的钟楼和鼓楼,恰似牌坊的两翼,使中轴线上的建筑不显得孤寂,而为之增色不少。钟鼓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同时铸造了一口高2米,外径1米多,壁厚 16厘米,重达9999斤的大钟,名为“九九钟”。但这口大钟悬于南边留山湖畔的大钟亭内,钟楼上所悬这口钟要小得多。顺便告诉大家,中国古代寺庙建钟鼓楼始于南北朝。寺庙有规矩,早晨先敲钟后击鼓,日落先击鼓后敲钟,俗称晨钟暮鼓。如果大家留意的话,会发现寺庙里的钟大多很大,但都不会达到万斤。这主要是因为避讳皇帝,皇帝称万岁,钟的重量绝对不能达到万斤。
  献殿 对越牌坊西边这座看似凉亭的建筑叫“献殿”。献殿也就是供奉圣母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重修,1955年用原料照原式翻修。
  献殿面宽3间,进深4椽,单檐歇山顶。前后檐明间敞门,四周无壁,只是在槛墙上安直棂栅栏,从形制上看很像一座凉亭。殿顶架构极为简洁,梁身不弱不肥,简单轻巧,四角构造合理,坚固耐久。殿内敞朗,檐头舒展,给人以稳健舒适的感觉。献殿在中国古寺庙建筑中不乏其例,但多为明清建筑,此前极为少见。而晋祠的献殿建于金代。是国内同期现存的古建中所独有,颇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所以被文化部鉴定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渔沼飞梁 站在献殿月台西看,宏大的圣母殿前有一座独特的十字形桥梁,这就是晋祠古建中的又一国宝——鱼沼飞梁。
  古人对水塘的命名是,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因沼中原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大,游鱼众多,所以取名鱼沼;沼上架十字形板桥,古人云:“飞梁石磴,陵跨水道”,“架虚为桥,若飞也”,所以称飞梁。
  鱼沼飞梁至少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记道:“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后人……蓄以为沼……结飞梁于上。”这说明飞梁始建于北魏之前。现存建筑,沼中八角石柱和柱础仍保持北朝风格,但整个架梁皆为宋代遗物。与圣母殿同修于北宋时期。本世纪50年代初进行翻修,并增加了上面的大理石护栏,使古桥焕发新颜。沼中共立石柱 34根,柱顶架斗拱和枕梁,承托十字形桥面与四岸相结。桥面东西宽5米,高于地面1.3米,长15.5米,把圣母殿与献殿接连;南北长18.8米,宽3.3米,由中心渐向下倾如翼,有展翅欲飞之势。
  古代桥梁多为一字形,惟独此桥连通沼岸四方结成十字形,可谓独具匠心。十字飞梁的形制构造是国内现存古桥中仅有的孤例,因而极为珍贵。
  鱼沼飞梁东侧这对铁狮亦是宋代作品,铸于宋徽宗政和八年 (公元1118年),一雄一雌,骨骼强健,造型生动,毛发拉直,威武而独特,算得上是古代铸品佳作。
  

回答3:

http://www.3lian.com/zl/2006/6-29/00583069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