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于天会五年(1127年)五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是为宋高宗,重建宋朝(史称南宋),改元建炎。宋高宗即位之初,虽对朝政和军事部署作了调整,但仍奉行力求议和的基本国策。为阻止金军南下,采纳主战派李纲等人建策,沿黄河一线设防。
金军虽攻灭北宋,但所占区域仅限于河东、河北10余州郡。为扩大战果,实现其战略目标,再次举兵南下攻宋。十月,宋高宗以金兵南逼,从南京商丘迁往扬州(今属江苏),将防线由黄河南移至淮、汉、长江一线。
战争背景:
1114年,女真族在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举兵反辽,并于次年建立金朝。金天辅四年(1120年),金与宋缔盟,共同灭辽。金天会三年(1125年)二月,金军俘辽天祚帝,辽亡。金灭辽后,即将进攻矛头指向中原,宋金战争遂起。
金在与宋联合灭辽过程中,洞知宋朝政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遂于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发兵10余万,分两路南下攻宋。西路由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率领,自西京攻太原。东路由南京路都统完颜宗望率领,自南京攻燕山府,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法,企图夺取东京,灭亡北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金战争
百度一下
金国灭亡北宋以后,继续南侵,对南宋朝廷紧追不舍,全图彻底灭宋,独占天下。
l130年2月(建炎四年正月),金国大将几术率领金军从江西分兵入湘,一路势如破竹,于3月5日(正月二十四日)直抵潭州城下,传令投降。潭州军民在湖南安抚使向子埋率领下,固守拒敌,打退了金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金军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于围城的第八天,对潭州又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万箭齐发,炮石如雨,金兵犹如猛虎下山,于3月13日(二月二日)攻破州城。守军与金兵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战;顾杀声惊天震地,向子甄见势不妙,夺楚南门仓皇而逃。但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潭州人民仍继续坚持战斗。守城将官刘酚率残兵与金军展开激烈的巷战,身中数十矢,仍奋勇杀敌,“挥兵直前”,直至阵亡。兵马都监王暕率民兵守朝宗门,力战而死,谱写了潭州人民抵抗外族入侵的可歌可波的篇章。
金兵破城之后,对曾经英勇抵抗过他们的潭州军民进行血腥屠杀,老幼妇孺都成刀下鬼,青壮年男子皆为箭下魂。人群的经号伴随着北风的呼啸,和横七竖八几乎堆成小山的尸体,交织出一幅悲惨而又恐怖的图景。不仅如此,金兵还在潭州城进行了空前的大洗劫,首当其冲的官府衙门在劫难逃,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官僚地主老财家也多被洗劫一空,穷苦百姓家稍为值点钱的东西也一概成了金兵的震中之物。“扫荡”式的劫掠之后,金兵在潭州城内四处纵火,企图掩饰他们的强盗行径。但是,史书还是留下了“金人掠潭州六日,屠其城而去”的记载。
金兵屠城,使长沙受到惨重的破坏。金兵去后,溃兵、土匪又如狼似虎涌入长沙。
两宋之交聚兵于东京(今开封)的刘忠,于 l129年(建炎三年)自薪州进入湖南,次年占据岳州平江白面山(又名白绵山)。刘忠拥众数万,“阻湖水以自固”,在平江、浏阳、分宁(今江西洪州)3县“往来焚掠”,无恶不作,后被福建等路安抚副使韩世忠率军击溃,刘忠也被部下杀死。溃兵杜彦自江西袁州焚掠浏阳,进6区善化、长沙2县。潭州通判孟彦卿率军民与之战于浏阳。添差通判赵民彦以山为障,与杜彦鏖战于浏阳的南流桥,杀伤甚众。不料阵中旗倒,官兵自溃,孟、赵2人都被杜彦捉住后杀害。
l131年(绍兴元年),潭州又遭到孔彦舟的焚掠。孔彦舟曾任淮州团练使,曾收罗溃兵进犯荆南、澧州等地,被当地人民击溃。后因领兵镇压钟相起义有功,被南宋政府重用,耀升利州观察使。是年孔彦舟举兵叛宋,于5月率部乘巨舰数千进犯潭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马友率部迎击,孔彦舟大败,死伤甚众。孔败退后,投靠了伪齐。
马友,为资出身,绍兴初被荆湖安抚使李允文招安后,权荆湖南路招捉公事。马友随即引兵进驻潭州,击败来潭州焚掠的孔彦舟。马友本性难改,所部在潭州大肆抢掠,下乡捕捉百姓,“划刷金银,每二十人为一串,皆透手心,以索贯之”。
l132年,南宋政府派观文殿学士李纲担任湖广宣抚使,兼潭州知州,率统制毕士安所部3千人赴湖南治事,局势逐渐好转。接着,贵州团练使李宏引兵进入潭州,将马友抓获处死。马友部将王进、王俊等率部数干人离去。绍兴二年末,李纲招降马友部将,“自是湖南境内溃兵为盗者悉平”。
溃兵遍及湖南境内,各族居民深受其害,作为其政治军事中心的潭州,更是苦不堪言。直到南宋朝廷从抗金前线调来名将韩世忠、重臣李纲,统率禁军入湘,才最后平息了溃兵之乱,使潭州获得了暂时的安定
fwx
223
vtaif
980
tulsn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