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工程。
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又叫做嫦娥工程。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扩展资料
“嫦娥一号”探月任务的目标
1、绘制全月球的三维立体地图
“嫦娥一号”将利用激光高度计配合立体相机,对月球作全面探测,从而获取覆盖全月面的地形图。了解月面的地形地貌,将有助研究月球地质构造的演化,为未来登月地点的选择提供有用的参考数据。
2、探测月球的物质成分
透过配备了伽玛射线谱仪及X射线谱仪,嫦娥一号希望能够探测到钛和铁等14种元素,并编制全月面的含量分布图。嫦娥一号还会利用成像光谱仪,测定造岩矿物如橄榄石、辉石、斜长石等在月球表面的含量与分布情况。
3、探测月壤特性
嫦娥一号将首次透过微波辐射,探测月壤的厚度,从而估算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含量。日后,氦3有可能成为一种既安全又清洁的新型核聚变燃料。
4、探测地球与月球间的太空环境
嫦娥一号将利用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探测器,记录原始太阳风资料,及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太空环境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探月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 “绕” ,“落” ,“回” 3个阶段。
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在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6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6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计划于2017年前后执行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2653854.htm
又名"嫦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