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甲午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背景: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日本政府决定利用这一事件侵略朝鲜进攻中国。6月,日本以保护日侨和使馆为名出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战争一触即发。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最後以中国失败告终。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重庆、沙市、蘇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并可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日本人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设立工厂,其产品免征各项杂税,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可在内地设栈寄放;条约还规定日本军队暂时占领威海卫,俟赔款付清和通商行船条约批准互换後,日本才撤退军队。
影响:使日本割去中国台湾等大片领土,进一步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为了偿付对日钜额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向西方列强大举借债,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其他政治特权,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这笔钜额赔款,投资於重工业,增强了它向外扩张侵略的军事实力,日本逐渐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之一
马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