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评述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字数控制在500字左右,谢谢
2025-04-14 00:00: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隋唐的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如下:

1、科举考试“开放、平等、竞争、择优”的精神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度宣扬公平竞争的原则,强调所有考生在竞争中的公开、公平和平等。科举制倡导的平等理念在当今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得到了继承,这给了草根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生活地位的机会。要改变人的地位,就必须接受教育,教育在客观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2、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还没有走出科举时代的错误

隋唐科举制度形成并不断完善后,学校教育逐渐“误入歧途”,不再教授实用知识。相反,为了教授所谓的“圣贤著作”和治理国家的伟大原则,学校教育变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

然而,在当今社会,学校教育似乎没有摆脱科举时代的错误。一切都是为了考试,一切都是为了深造,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社会用的人才。

3、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是间接派生于科举制度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许多高等院校。国家模仿古代科举制,实行高考计划,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招收大学生。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采取了推荐大学的形式,这导致了很多弊端,不得不在1977年恢复高考。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没有比高考更好的招生方式。在这方面,科举制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扩展资料:

隋唐科举制度对当时教育的影响:

隋唐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对家族政治和文化教育的垄断,降低了文化重心,对当时的文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是唐代文化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读书、考试、当官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五尺男孩耻于写字”,激发了文人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为了通过入学考试,学者不仅要精通儒家政治哲学,还要熟悉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法律甚至自然。历史上,科举出来的著名学者大都学识渊博。

比如唐朝的大作家韩愈就是这样一个“通才”。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无阶级的教育”,即所有人,不论贫富,地位高低,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科举制度继承了这种平等的思想,使孔子得以推广他的“不上课”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