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杆软硬的区别!

拍杆软硬的区别,还有有无接口的区别!谢谢!
2024-11-03 22:40: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形变不同

在大力击球时,球拍都会产生形变,中杆越软,其变形量越大,中杆越硬,其变形量越小。

二、适用人群不同

中杆的弯曲过程就是一个积蓄能量的过程,较硬的中杆,需要有较大的专业力量,较软的中杆,更适合专业力量小的爱好者。

软硬不分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只有选对了拍子,才能把你的能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扩展资料:

球拍的中杆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击球时的感觉,球拍70%以上的性能,都是由中杆来决定。

常见的中杆,它的直径有7.5mm和7.0mm,硬度一般都是在8.0到8.5的居多,目前主流的中杆,一般都是用7.0的直径和8.0的硬度来搭配制作而成,yonex尤尼克斯的球拍基本上都是用这种中杆。

以前普通用7.5的中杆,主要是因为中杆粗一些,扭力就会比较好,现在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用7.0的中杆一样可以达到强扭力的要求,7.5的中杆就慢慢被淘汰。

中杆的好与差,其实最主要就是取决于回弹的快与慢。所谓回弹,就是在击球产生形变之后,迅速回到正常的位置中。这一过程会有一个时间,这个时间越短,回弹就越快,中杆自然也越好。

一支好的球拍,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用力,它的变形量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八面刚性的数值偏差较大的话,随着“正面”击球和“反面”击球的变化,你就会感觉拍子的打感会有所差别。

回答2:

一只羽毛球拍影响手感的第一原因是拍子的拍压,就是羽毛球线上的松紧。一般用1磅作为单位。不同机子的松紧不一样。以YY(日本YONEX的简称)的机子为准,18到21磅为一种手感,22到24磅是一种手感,25到27磅是一种手感,28到30磅以上是一种手感。拍压越低弹弓效应越明显(过低也不行),可以很轻松的拉后场。由于控球时间长,对球的弧线和落点控制比较好,击球甜区大(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最佳击球区。当击球点在甜区时能给你足够的击球威力、控球性、震动感很小,你会觉得很舒适。甜区的大小对球员是很重要的,它能使球员更容易打出高质量的球。)对动作的容错性也好,很适合拉吊打法。但是把球往下压(突击扣杀最为明显)如果动作比较小,球很难压下来,直往底线跑。由于脱拍速度慢,球好象粘在拍上,落点很难控制,如果想杀的比较贴网比较深老下网。所以下压技术用的多的人一般喜欢比较高的拍压。高压的好处是控球敏锐,脱拍速度快,下压落点好。很小的动作就能打出角度很大的球,代价就是力量和控球能力。高压正好适合现在专业羽毛球快速的特点,所以一般专业选手不论男女一般是30磅,双打更高。象张军是35磅。一般人不要使用超过27磅的拍压,就算动作正确,点抢的好拉后场也很累。杀球没速度,几下就手软了。何况一般拍拍都是身前发力能抢到点的业余基本没有。而且羽毛球拍比较好的能一直承受26磅就不错了。高压线断的快,上几次高压框抽到球上基本上都是断了。拉线一穿到底的方法最常见,叫两点穿线法,要用钩子很容易划了线,很快就断了。而且容易掉磅和走线。YY用的是4点穿线法,有4个结,横竖分开穿。不用钩子,线的寿命明显长。而且不容易掉磅和走线。横线拍压比竖线高10%,一般就是两磅,从第6行开始加磅。竖线5.5米,横线4.5米。

一只羽毛球拍影响手感的第二原因是拍子的中管硬度。软的拍杆和低拍压效果差不多,但对杀球影响比较小。硬杆的下压落点明显要好,脱拍快,但比较费劲,适合专业和下压用的比较多的选手。现在的拍子比以前软了不少,软的拍杆是发展的趋势。好的拍子拍杆和拍框是分开做的,低档货是框杆一体,拍杆弯个钩成为拍框。不论是以高硬碳素,普通碳素、单向排列的“木纹碳素”还是纵横排列的编制碳素的拍杆都可以有软有硬。拍子除了有纵向的纤维(让拍子有弹性和力量)还有横向包裹的纤维(减小拍子的扭力提高击球时拍面的稳定性,提高拍子的控制能力),他们一般不在一层。有的为了减小拍子的扭力更是在拍杆里加了TI(钛)网(如日本的GOSEN5000TI )或TI线(如YY的所有杆加钛拍)。拍杆分粗细,据说细杆拍加速比较快,我觉得没什么不一样。选拍时拍的弯曲点越靠近拍柄越好。

一只羽毛球拍影响手感的第三原因是拍子的长度。拍子标准长度是665MM,加长拍一般是675MM,但规定最长不能超过680MM。加长拍有拍杆加长的,有拍柄加长的。拍杆加长的照顾范围大,进攻力量大,是现在发展的方向,现在YY出来的拍清一色都是加长的。但加长拍力臂长小球控制受影响。拍柄的主要一个功能是减震,它的材料是木头,所以拍柄也叫木柄。质量比较好,比较硬的木柄不光减震效果更好,而且不容易坏,它的周长G3(周长89mm),G4(周长86mm),G5(周长83mm),拍柄和拍杆相连接的部分是柄锥,作用是防止木柄裂开,其实就是一个塑料帽。为了减震现在的拍柄锥加厚加硬变短。至于减震垫我觉得是个噱头,YY、GOSEN的顶级拍没见过用。打开木柄的底盖,能看到木柄上有个洞里面有胶状物,那是配重(空芯柄能有效起到减震作用,乒乓拍早就在广泛使用这种设计)。说到配重就要说拍子的平衡点,从拍柄最底端往拍头算,拍子的平衡点一般在280MM到300MM之间。平衡点值越小拍子挥动越灵活。适合控制型打法。平衡点值越大击球的力量越大,大力击球不光能发上力还很稳落点好掌握。长短拍最好不要换着用,我用完加长再用短的老是打不着球。

最后是拍框、拍面和重量。拍框的截面形状最早是圆的(特别是和拍杆连接的部分),比如最常见的两支一副的铝合金拍,全碳素拍早已经不用这种设计了。取而代之的是方型的盒型拍框。它的扭力小了很多,后来又有了又扁又宽、椭圆型的翼型框。它比盒型框挥动阻力小,但扭力比盒型框大,所以现在一般是上翼下盒的结构。YY的波浪线槽出现过一阵,后来YY又不用了。现在的拍面形状有传统的椭圆型拍面和现在用的最多的方头拍框(拍头变方的长度有8个线孔俗称[大方头],有6个线孔俗称[小方头])。方头拍的好处是甜区大,方头越大越明显,但带来的是扭力也变大。其实比较低的拍压方头拍和椭圆型拍的区别不是很明显,中等拍压方头拍明显比椭圆型拍好用,高压时方头拍的甜区大就出来了。但不像椭圆型拍杀的脆。综合各项还是方头拍好使,是发展方向。拍框也有加TI的,作用据说是减小拍面震动。提高击球稳定性。羽毛球拍的重量分为2U(90-94克)3U(85-89克)4U(80-84克)。轻的比较灵活,重的进攻有力量。同样的平衡点,还是选重的,起码料足结实。

羽毛球拍的选购:一先看品牌。大多数羽毛球拍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从X光片(见图)就能看出。YY不愧是世界第一品牌,从最便宜的CAB-010(一般180-200元)到最好的CP版(中国国家队版,2000年以前中国国家队版一般是CN版)MP100,碳素都是那么均匀,拍框里没有配重,接头在最下面,都有专利的TI接头。所以不论软硬贵贱YY的拍扭力都很小。YY的拍标明的标准拍压都比较低,其实高压没问题,第一代的全碳素拍(还不是高硬碳素)CAB-20 2U的拉28磅都没问题。把拍拉坏一般是拉线机的固定夹有问题,还有就是拉线技术不行。所以最好去YY专卖拉线。其实算下来更省钱。YY是20世纪40年代就有的牌子,有老标和新标之分。现在一般分为CAB系列,椭圆拍型做工好,性价比高。ISO系列,方头拍型,不加钛,有几款精品。钛系列就是ISO拍框的3点钟和9点钟位置(拍框两侧)加了TI。MP系列,拍框加了MP波浪线槽技术。AT系列,拍头上半部分加了钛装甲合金。NS系列,纳米拍。。日本的GOSEN是世界第二品牌,马来西亚国家羽毛球队指定用拍,名气仅次于YONEX,旗下拥有王友福、钟腾福、魏仁芳、王莲香、王晨等名将。球拍科技含量高,特有ROOTS(双T型接头)、GAVUN SHAFT等专利。以它的代表型号5000TI从X光来看,做工好过YY。但是它的缺点是出现过厂货对它日本原产产生过怀疑,框比较软,容易掉漆,比较轻,价格比较高。但的确是一支经典好拍。5000TI分红蓝紫三个版本,红版是软版,蓝版是硬版(其实挺软的),紫版不详。台湾的KENNEX(肯尼士)最早生产碳素球拍的企业,有85项关于生产碳素球拍的专利,曾经世界上4支拍子就有一支是它生产的。它是一个多元化企业后因为投资失误倒闭。老肯尼士787是最有名的经典羽毛球拍之一,被很多专业人员选用,它的外形和性能都很象YONEX的CAB-20,还有其他的几款都是不错的羽拍可以说和YONEX在品质上的差别不大,不过由于YONEX的市场推广做的极好,KENNX基本上给打压下去了,现在的肯尼士不行了。不过经典始终是经典。KINETIC ULX(100%的超高系数碳纤维材料以及KENNEX独有的“动力技术系统”(Kinetic systemtechnology)85-90克标准ISO超硬)和TITANIUMULX(70%的超高系数碳纤维材料,30%的玻璃纤维钛网材料。90-95克标准ISO很硬)是比较有技术含量,有特点的拍子。但名气不及老787。其它还有很多名牌比如英国的Carlton(卡尔顿)羽毛球拍,德国的OLIVER(奥里佛)但国内买不到正品,都是国内的仿制品(代理商告我的)。所以200元以上的没有理由不买YY。

二是挑拍。再高级的拍也会有毛病。第一象木匠一样从木柄的四个方向看拍杆和木柄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拍框和木柄棱线是否拧了。由于不脱脂加压的木头受潮或干燥都会都会变形,所以歪把很常见。第二是转拍,卸掉挂标之类的东西。手拖住拍子平衡点或偏下的位置用力快速转动拍柄,如果拍子一点抖动都没有,说明拍框和拍柄很正,拍框没有变形,拍杆很直。第三是看穿线孔的距离是否一样,有没有钻歪的,特别是拍头附近的,先看穿线标记是否在拍杆的延长线上(787有两个穿线标记不对称),再依次看它两侧的穿线孔距离。穿线孔钻歪了不对称上弦后拍会变形,特别是高压时受力不均框容易断。第四是拧拍杆,再弯一弯感觉是否有松动,听有没有接缝开裂和纤维断裂的声音。第五是抓住拍框两侧往中间推,感觉一下拍框硬度,听有没有纤维断裂的声音。最后就是看看漆上的如何。上好线转拍子抖动说明线没上好,拍框变型了。咋办看你了。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回答3:

在球员力量相同的情况下,拍杆越软在击球前的挥拍过程中越容易弯曲,弯曲幅度也更大,从而带动拍头以更大的角速度移动,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 。拍杆越硬则击球时能传递给球的力量就越少。因此会产生以下变化:

1、方向的控制性:当球拍击球时,球可根据击球的方向或角度回击。拍杆、越硬对于方向的控制稳定性越高而且当球并非打在拍面的甜区时,越硬的球拍扭力越小。

2、深度的控制:这是指被回击的球飞行的距离(落点)的控制。深度的控制和球员本身的力量有关,力量相同的清况下,拍杆越软对深度的控制性就越好。

总的来说,近几年羽拍的拍杆有变软的趋势,较软的拍杆更适合业余爱好者。当然了球拍杆的软硬只是相对的,究竟什么更适合自己,只有实际体验才可以最终下结论。

回答4:

中杆硬度。
打羽毛球时,正确的击球动作,在击球之前是有一个长而充分的挥拍加速的过程的(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正确击球,请上网搜视频查资料)。现在请想象一下拉高远球的动作:
在加速的最一开始的一小段行程中,球拍的加速度最大,手给球拍的力最大。球拍的中杆,这一刻弯曲了。在之后的过程中,因为手已经加速了一小段时间,速度已经上来了,手也就无法再提供和刚才一样快的加速度了,球拍所受的力的大小明显下降。这时,刚才被挥弯曲的中杆开始反弹。最后,当手和球拍挥舞到击球点的时候,中杆反弹过来,和拍柄的角速度相叠加,达到拍框速度的最大值,并击中球。当然,这个是理想情况,一般来说业余选手不太可能掌握得这么好。

总结一下挥拍过程中的中杆变化。

开始挥拍--->手和球拍从背后开始向前加速的时候,中杆受力向后弯曲--->手和球拍从背后挥过来,弯曲的中杆开始恢复,向前反弹--->击球的瞬间,中杆充分反弹(达到平衡位置),拍框达到最大速度

(文字说的不太清楚,可能你们现在还没看懂我的意思。我表示遗憾)

依靠中杆的弹性,来获得更大的击球速度,这个过程,就是很多人说的“借力”的过程。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借力呢?一是要有正确的击球动作,二是中杆的硬度要适宜。一个力量较弱的玩家,如果使用一个中杆很硬的球拍,在挥拍过程中,他给球拍的力量,不足以让球拍产生很大的弯曲,也就无法获得很好的击球速度。而一个力量很强的玩家,如果给他一个软杆的球拍,那么因为他力量大,挥拍快,中杆挥弯之后还没能伸直,就已经击球了,依然无法获得很好的击球速度。这就造成了他们常说的“用软杆卸力”,“杀球飘”的问题。

误区:很多人说,想杀球爽,就买硬的,越硬的就越是强调攻击的拍子。很多人还说,想省力,就买软的,越软越省力。这显然不对,如果拍子的硬度超过了你的能力范围,那么它就成了平衡拍,而不是攻击拍了。如果拍子过于软,那么你还是会发不上力,不会很省力。

回答5:

拍杆较硬的球拍,偏向于暴力、进攻型打法的运动员,而软的拍杆偏向拉吊、防守型的。这些根据自己的腕力而选择球拍会更好体现出球的反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