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洋张平洋
张平洋,字希江,男,汉族。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遵化县城关。1933年在冀热辽边区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以遵化县"道德会"会员的身分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0年春,张平洋受八路军冀东军区派遣,借河北往东北移民之机,由河北来到泰来县。任"道德会"理事,管理日常事务。1941年春,张平洋来到五庙子(今平洋镇)"道德会"安身。
1942年张平洋为使那些流离失所的孤寡老人有安身之处,借助" 道德"办"慈善"事业的名义募捐,在五庙子创办了"老安所"。先后收养了50多名孤寡老人,他经常利用"道德会"讲道的机会,在群众中进行秘密宣传活动。向群众讲"日本鬼子统治东北的日子不会长了,总有一天要'改天换盘',大家过好日子" 等。
1945年初夏,张平洋被伪警察署列入"要事查人"后被关进泰来监狱。直到"八·一五"侵华日军投降后出狱。此时,日伪统治垮台,匪患四起,日伪残余作乱,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张平洋决定组织人民武装。他拿出隐藏多年的手枪,组织群众手持铁齿钐刀,砸了五庙子伪警察署,夺取了枪支成立了一支20多人组成的自卫队。同年8月下旬的一天,日军残部40余人,顺铁路由泰来向齐齐哈尔方向逃窜,沿路烧、杀、劫、掠。张平洋得知消息后,带领自卫队在五庙子火车站南伏击了日军,战斗进行几个小时,日军弃尸而逃。此后又经10余次大小战斗,不断缴获日伪武装,使自卫队在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展到60余人。自卫队除与日伪残余部队作战外,还打土匪,维护治安,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945年9月中旬,张平洋得知共产党接收齐齐哈尔组织武装的消息,立即赴齐齐哈尔市与嫩江省人民自卫军司令员王明贵同志取得联系,并向党组织汇报工作。随后嫩江省人民自卫军司令部成立,王明贵任司令员,张平洋任副司令员,由张平洋带领部队到泰来县开辟工作。1945年11月上旬,嫩南军分区司令部成立张平洋任司令员,尹诗炎任政委。准备在嫩南军分区所属泰来、泰康、镇东、大赉、景星、林甸六县分别建立支队。张平洋积极组织建军工作,同时制订具体方案,准备接管各县城。并发布招募新兵和收缴民间武器的布告。嫩南军分区人民自卫军不断发展壮大。
1945年11月28日晨,伪泰来县地方维持会会长(原伪县长)韩岗镇、副会长(原伪警务科长)胡郁文,此前得知自卫军将要缴维持会武器的情报,便预谋杀害张平洋。他们先邀张平洋到"福事轩"饭店吃饭,企图在宴会时动手,但未得逞。于是在宴会后又以召集会议"商讨军需"为由,把张平洋骗请到伪维持会。张刚进屋坐下不久,即被匪徒付国石开枪打死,时年36岁。1946年2月泰来县解放后,人民政府和全县人民为了纪念张平洋的功绩,将他居住过的地方"五庙子"改称为"平洋"。是年10月10日,在泰来火车站站前广场,建张平洋将军纪念碑一座,以资纪念。
杨子荣(1917-1947) 原名杨宗贵,山东牟平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1945年8月,他参加八路军解放牟平城的战斗。10月下旬,胶东海军支队赴牡丹江地区剿匪,11月,杨子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2月6日晚,他只身打入虎穴,里应外合,活捉国民党保安旅长、牡丹江一带匪首“座山雕”。东北军区司令部给杨子荣记了三等功,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同年2月23日,杨子荣在追歼顽匪郑三炮、丁焕章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1岁。杨子荣生前所领导的侦查排,命名为“杨子荣排”。烈士的遗体安葬在海林县烈士陵园,1981年4月,海林县建起了杨子荣纪念馆。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1924年,大姐夫郑佑芝用通讯的方式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1936年8月2日,被日军杀害。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