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销项税额)”什么意思啊

通俗点哈 大一自学的学生
2025-04-14 03:21:3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销项税额(output VAT)是指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属于财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销项税额分为含税、不含税两种计算方法。

销项税额计算公式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

扩展资料

“销项税额抵减”专栏(借方),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因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

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等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销项税额

回答2:

销项税额就是卖东西收款时候要交的增值税
进项税额就是买东西付款时候要交的增值税
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回答3:

在出售商品时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这里说明一下,在出售商品时即有收入,因此就会收到货币资金或者是有应收账款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