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男高音都是谁?

2024-11-22 04:31: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卢奇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1935年10月12日生于意大利摩德纳市郊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当过面包师,母亲是雪茄烟厂的女工,但他们都酷爱音乐,尤其他的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业余男高音。帕瓦罗蒂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自幼就与歌声结伴,1955年,19岁的帕瓦罗蒂开始学声乐。早年虽然做过小学教师、保险推销员,但他从未中断过对歌唱艺术的追求。
1961年,25岁的帕瓦罗蒂在阿基莱·佩里国际声乐比赛中,因成功演唱歌剧《波希米亚人》主角鲁道夫的咏叹调,荣获一等奖。同年4月,他首次在勒佐·埃米利亚歌剧院登台演出《波希米亚人》全剧,从此开始了他光辉灿烂的歌剧生涯。帕瓦罗蒂的真正成名应该始于1963年,他因在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顶替前辈大师斯苔芳诺演出而大获成功,1964年他进入名耀世界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从此一举成名。1967年,在纪念杰出音乐家托斯卡尼尼诞辰一百周年的音乐会上,他被卡拉扬挑选担任威尔第的《安魂曲》中的独唱。此后,这颗歌剧巨星在世界上冉冉升起、光华四射、引人瞩目,继而成为当代最佳男高音而蜚声世界。1972年,他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萨瑟兰合作演出了《军中女郎》,在演唱剧中的一段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唱段《啊,多么快乐》时,帕瓦罗蒂连续唱出9个带有胸腔共鸣的高音C,震动了国际乐坛。
卡雷拉斯(Jose Carreras)1946年12月5日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7岁时立志要成为歌唱家,11岁登台演出,22岁时经著名女高音卡巴耶发现并提携,成就了一代歌王的事业,最重要的是与卡拉杨12年的合作,使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1987年患上血癌,1988年治愈复出仍声名不坠,他是抒情型男高音,并且擅长演唱音乐剧,其招牌戏是;比才《卡门》和伯恩斯坦的音乐剧《西区故事》,1998年来华演出获得成功。

普拉西多·多明戈 (Placido Domingo,1941-),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生于马德里,父母均是西班牙民族歌剧演员,九岁时全家迁居墨西哥。青年时期热衷于斗牛和唱歌。于席德音乐学院毕业后入墨西哥国家歌剧院唱男中音。二十岁那年,以演唱《茶花女》中的阿尔弗莱德跨入男高音的行列。同年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萨瑟兰在美国同台演出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1965年起在马赛、维也纳、汉堡、柏林、纽约、伦敦等著名歌剧院演出。他的演唱嗓音丰满华丽,坚强有力,胜任从抒情到戏剧型的各类男高音角色。他塑造的奥赛罗、拉达美斯等形象,气概不凡,富于强烈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
他还演唱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小歌,又是位颇得好评的钢琴家和指挥家。其中,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会歌就是由他和一位女高音歌唱家演唱的。
普拉西多·多明戈 (Placido Domingo,1941-),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生于马德里,父母均是西班牙民族歌剧演员,九岁时全家迁居墨西哥。青年时期热衷于斗牛和唱歌。于席德音乐学院毕业后入墨西哥国家歌剧院唱男中音。二十岁那年,以演唱《茶花女》中的阿尔弗莱德跨入男高音的行列。同年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萨瑟兰在美国同台演出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1965年起在马赛、维也纳、汉堡、柏林、纽约、伦敦等著名歌剧院演出。他的演唱嗓音丰满华丽,坚强有力,胜任从抒情到戏剧型的各类男高音角色。他塑造的奥赛罗、拉达美斯等形象,气概不凡,富于强烈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
他还演唱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小歌,又是位颇得好评的钢琴家和指挥家。其中,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会歌就是由他和一位女高音歌唱家演唱的。

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
著名加拿大女歌星席琳.狄翁曾这样赞扬波切利:“如果上帝也会唱歌,那听起来一定像是波切利的歌声。”
曾经也有人说这位盲人歌手只是凭着其温文尔雅的相貌、不幸的身世以及在演唱完歌剧咏叹调之后再加上唱几首流行歌曲而走红。可是波切利在加盟Philips唱片公司之后录制的古典唱片中所展现出的良好音乐修养,有力地回击了这些说法。与许多歌星不同的是,波切利把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古典音乐上,流行音乐对他而言只是一种外表,而古典音乐是心脏,通过流行音乐这个外表来吸引更多的人去接近古典音乐。
波切利长着一头有点野性的头发、蓄着缭乱的胡须,很像俄罗斯当代天才指挥基捷耶夫。但基捷耶夫表演时激情澎湃,而他则总是宁静致远,这使他拥有一张深沉宁静的面庞。他那充满金属质感的嗓音完全可以把声音压得很低,更加强了情感的抒发。尽管在很多大型音乐会中他使用麦克风,但他的声音听上去还是非常遥远,带有一些飘渺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的听众,尤其是女听众着迷。从来没有一个男高音,而且是一个盲人男高音能像他那样征服那么多人。
据说,波切利的歌迷多数是女性,虽然他双眼全盲,但合着双眼的样子依旧非常帅。有女歌迷说:“他笑起来像天使一般”。波切利的身材魁梧,骨骼清奇,但一脸斯文,行为处世更是优雅,说起话来很和气,叫人如沐春风,又不乏自信,所以颇得女性的喜欢。
听他的歌,才知道原来情歌可以是高亢热烈的,原来爱情是伟大神圣的,这是波切利的爱—— 一位盲人对爱的诠释,以古典的方式表现人类永恒的话题。
波切利的迷人之处在于他的歌声里有鲜活的灵魂,他以博爱的胸怀看待世界,用心去歌唱,在每人面前撒下一缕阳光,给人以希望。他不需要背靠交响乐团,头顶金色穹顶或宏伟的艾菲尔铁塔,他只需要一片质朴的田园。在波切利心中,爱就是太阳,就是天空,就是海洋,就是这世界。
波切利的声音充满激情,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超越了不同口语的界限,并能直接调动起心灵的通用语言同人沟通。他的高音柔软,没有歌剧演员般的造作,没有流行歌手般的漂浮。他成功的将歌剧唱腔融入流行歌曲中,那顺畅自然、娓娓动人的演唱风格被人们视为最能释减工作压力及生存压力的妙方。这种演唱风格更使他成为当代音乐风景线的一个亮点。是他铸造出超越流行和古典之巅的独特流派。他实现着他的一个梦想:使歌剧拥有更多的观众,而不再成为博物馆藏品那样的东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人们对歌剧产生的前所未有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波切利。
凭着对音乐的执着和追求,波切利一步步迈向成功。最初人们只知道他是美声唱法,是个男高音,但一曲和女歌星莎拉·布莱曼合唱的《告别时刻》让他声名鹊起,波切利成为用美声唱法来演绎流行歌曲的著名歌唱家。
这首传奇性的歌曲很快征服了普通大众,全球销量居然高达1000万张。在直播举世瞩目的黛安娜王妃葬礼之前,英国BBC播放了这首歌曲,以示对红颜薄命的王妃的悲悼。
波切利将歌剧唱腔融入到流行歌曲中,铸造了超越流行和古典的独特流派,也是他让歌剧拥有了更多的观众,让5000万听众拥有他的唱片和磁带。不喜欢夸大其辞的意大利著名声乐教授鲁道夫·切莱蒂在谈到波切利时却毫不犹豫地说道:“这是迄今为止我所听到的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喉。”这位以演唱歌剧为主的抒情男高音赢得了像流行歌手那样的欢迎,他把古典歌剧变成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改变了人们对歌剧曲高和寡的传统看法。如果说三大男高音开创了歌剧通俗化的先河,马里奥·兰扎把它真正变得雅俗共赏,那么波切利则使之深入大众。
在演绎传统男高音中最难唱和最富于技巧性的咏叹调时,波切利的唱法则正统、自然、舒服,始终保持着柔和的音色和稳定的声音,不过重也不太冲,听来令人放心。高声区的CLOSE他采用母音变圆变暗的唱法,给人的感觉声音是从胸、腹中发出的,产生了强烈的穿透力和极好的混合共鸣效果。其中9个高音C的演唱更是震惊了全世界。
波切利的代表作是《歌剧咏叹调集》,这是最能代表波切利个人演唱成就的一张专辑,这是在波切利刚加入Philips唱片公司不久的时候出版,选取的都是男高音中最难控制和最富有技巧性的咏叹调。波切利在这张唱片里的音色柔和而稳定,唱法比较传统。而在这之前,波切利所录制的唱片大部分是以演唱意大利那波里民歌为主,非常适合渴望浪漫听众的胃口,销量惊人。但是对于一个跨越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歌手来说,在古典音乐上的成就更为重要。
自从1994年第一张专辑销量突破50万张大关后,波切利在事业上开始步入了辉煌:2000年,他获“葛莱美最佳歌手奖”提名;2001年,因唱片《托斯坎尼的天空》销量突破100万张而获得意大利音乐奖和欧洲白金唱片奖;2002年,他同洛林·马赛尔合作,在伦敦推出了唱片《感情》,2003年,此张唱片获得了英国“古典音乐唱片最佳销售奖”和“年度最佳唱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