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利率不可以为负是因为无风险套利的存在,老实说,如果利率为负,也就是说我借10块钱,只用还9块钱,那么我只要保管好这10块钱,在下一年就可以毫无风险的得到1块钱,只要有这样的可能,人人都会去找银行借钱,在完全竞争的环境,这个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就会消失(人人都想获利会推高利率)。而且负利率不符合金融学的一个基本假设,金钱的时间成本,在人的偏向中现在的一块钱比未来的一块钱值钱,所以资产的价格都是他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如果未来一块钱的价值不如现在,那么折现率一定小于1(也就是利率一定大于1)所以名义利率为0或者小于0是不符合经济学常理,即使真的出现,无风险套利也会让其消失
名义利率就是央行公布的利率,不能为负;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现阶段实际利率为负。通货膨胀相反的是通货紧缩,也就是可以为负
名义利率为负,正常,
实际利率为负,基本不可能
通货膨胀率为负,那是通货紧缩
名义利率一般为正 在特殊情况可以为负
利率分为两种:实际和名义利率,简单来说名义利率就是市场上银行给的存款利率。所以名义利率一般不为负,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瑞士银行,因为超高的保密性,导致各种资金都流向该银行,银行是在不堪重负,所以为了减少资金流入,就设置了为负的名义利率。比如欧洲市场,因为通货膨胀率deflation非常低,即使银行存款利率为0也还是不能刺激经济,让现金流向市场,所以采取比较极端的手段刺激经济-0.5%,迫使现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