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意思是这种选人制度造成了上品官员没有出身于寒门也就是社会下层的人才,而低品官员却没有豪门势族的人。这句话出自刘毅的《请罢中正除九品疏》。
原文: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凌弱党强,以植后利。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译文:有的人用货币来疏通关系,有的人用对策来进入正轨,有权的依附会发达,没有出路的人就只能无无而为。想要有所报,就要有所割舍,对自己有好处的就要想方法得到,欺负小的以来增强自己。这种选人制度造成了上品官员没有出身于寒门也就是社会下层的人才,而低品官员却没有豪门势族的人。
扩展资料: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中的“寒门”,指贫寒微贱的家庭;“势族”指有权势的家族。“势族”后世在引用时也有作“世族”或“士族”的。“世族”指世代显贵的家族,“士族”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与“势族”的意思基本相同。
由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直指九品中正制造成用人不公的弊端,所以在谈到魏晋选人用人制度时,多被援引。
牛建强《科举制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制度最初还注意品状,后来因豪族控制,沦为他们垄断的工具,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格局。
杨亮《一个私人博物馆的文化担当》到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行之既久,大小中正都为世家大族所把持,品评人物的标准不是德才,而是门第的高低,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意思是: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
这句话有三种写法。
1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3.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世族是世代作官的家族。
势族是权势极大的家族。
士族是在南北朝时期重门阀,别於庶民,自成一特殊阶级的缙绅之家的等级。
下品是古代官品制的“九品中正”制度的下三品,即下上、下中、下下的三品,是属于低官品的官员。
原句出处:
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宋书˙卷九十四˙恩幸传˙序:郡县掾吏,并出豪家;负戈宿卫,皆由势族。
三种写法:
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世族:是世代作官的家族。
势族:是权势极大的家族。
士族:是在南北朝时期重门阀,别於庶民,自成一特殊阶级的缙绅之家的等级。
下品是古代官品制的“九品中正”制度的下三品,即下上、下中、下下的三品,是属于低官品的官员。
出处: 《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到了西晋,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世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所把持,这一制度变成为他们培植门阀们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殷灼曾对晋武帝说:“令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途)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这样,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因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书·刘毅传》)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也是西晋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
形容魏晋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不公,一二三品官员没有出生贫寒的,出生于豪门士族之家不会被安排做八九品的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