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们与周围环境”调查报告要查那些资料?我是东营的

2025-01-19 02:31: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2002~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相继开展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本文是"报告"的部分摘要 ,以供有关人士参考并以此引起大众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关注:
1.我国生态环境形式不容乐观:1.1耕地总量逐年减少,人均占有量小,用途不稳,质量不断下降,局部地区土壤污染严重。2000年我国人均占有耕地约为0.10hm2比1995年约减少了0.01hm2,比1991年减少了0.02hm2。1.2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流失面积有所减少,但水土流失区域差异大,部分地区流失仍在加剧。1.3土地沙化问题非常突出,沙化土地发展迅速。1.4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林地面积不断扩大,但人均占有量低,林龄单一、林种单一、林相单一、林分结构简单,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局面,森林质量低,病虫害严重,森林生态功能衰减的实质没有改变。1.5草地退化严重,质量持续下降,导致草地生态承载力降低,草地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采地生态功能下降,采地已成为重要的沙尘源区。1.6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利用率低;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江河断流、地面沉降不仅发生在缺水的北方地区,也发生在水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地区。中国是世界上建坝最多的国家之一,占世界建坝数量的一半左右。高密度水利工程建设,干扰自然水生态过程,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江河断流、地面沉降已不仅发生在降雨量少的北方地区,而且也发生在降雨量多的南方地区。1.7湖泊萎缩,滩涂消失,天然湿地干涸,水源涵养和调节能力下降,洪涝、干旱频发,水生态严重失衡。1.8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导致不少野生物种濒临灭绝状态,遗传资源严重丧失。
2.生态退化的影响及成因:2.1生态环境影响:(1)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占GDP总数的5%~13%)。(2)生态环境退化加剧了贫困,影响了社会稳定,阻碍了社会进步,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生态问题成为国际性的敏感问题,对我国的国际声誉带来不利影响。2.2生态环境退化成因: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明显。但人为因素,特别是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初步得到调整,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和资源浪费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市场经济改革速度加快,但是资源的市场调节配置大大滞后;片面理解'发展就是硬道理",注重经济指标,忽视了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开始加大,但指导思想偏离生态系统方式,生态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甚至出现流域或区域神态环境的整体退化和资源枯竭的恶性循环。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但是对自然规律认识滞后。重视生态工程措施,忽视认为经济行为调控;重视人工建设,忽视自然恢复;对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科学原则缺乏认识;对天然着别、天然河道、天然湖泊、天然滩涂、天然荒漠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不力。(2)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局限性认识不清。重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忽视工程的生态影响;重视水资源的人工调控,忽视自然水生态过程;重视生产生活用水,忽视生态用水;重视洪水的灾害防治,忽视洪水的资源性和生态功能;重视工程防洪作用,忽视蓄滞洪区调节功能;重视调水、引水,忽视节水。(3)植被恢复的误区。重视林木覆盖率,忽视森林的生态功能;重视造林的规模和声势,忽视森森林的质量;重视人工造林,忽视自然生态恢复;重视整齐划一,忽视多样性;重视引种,忽视物种地带适宜性和外来物种危害。(4)荒漠化防治的误区。重视"人进沙退",忽视"人退沙退";重视人工建设,忽视自然恢复;重视经济利益索取,忽视生态承载力;重视造林治沙,忽视草地、沙地结皮固沙功能的保护;重视引水治沙,忽视水分生态平衡。
3.几个重大生态问题的政策建议包括:3.1植被保护与建设政策建议;3.2水资源保护政策建议;3.3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建议;3.4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建议;3.5旅游业发展政策建议;3.6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建议;3.7荒漠化防治政策建议等。
4.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宏观战略对策:应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加强法制,加大监管,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应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协调,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生态文化培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同时要建立环境与发展再决策机制;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和规划,规范开发活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完善生态保护政府投入机制,建立生态监测体系和生态管理技术体系;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公民的生态环境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宣传先进的环保理念,提高民众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