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人生存的根基,信仰使我们明了生命的真相和宇宙的奥秘。信仰使我们脱离空虚、世俗、卑贱、持守生命中的神圣,信仰使我们有面对苦难和死亡的力量。信仰是人生欲望产生的源泉。那些坚持活下去的人是有信仰的,只是信仰不同而已。那些支配精神的信仰不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如果一个人只有唯物的信仰,当一切物质欲望都已满足之后,人就会走向穷途末路,一个只有唯物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如果他唯财是求,那么这个人最终就会变成葛郎台一样的守财奴;如果他唯性是求,那么这个最终不是死于艾滋病就会死于性病。人一定是先有唯物的信仰,然后才有唯心的信仰,如此才可以使人有永远生存下去的动力和体力。
中国国民性格的最大缺点就是没有诚信,不讲信用,不仅普通百姓是这样,上层官僚更是这样。国民没有诚信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人缺乏信仰,而一切信仰最终都是宗教。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堕落伪善的,是油腔滑舌的,是口是心非的。
为什么诚信必然而且唯一是来自信仰?原因是:信仰为人生解决了生存的意义即价值问题。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我所需要的。一个有信仰的就是有明确价值观的人,就会知道什么是他所需要的,什么是他不需要的。有信仰的人就是懂得取舍的人,而懂得取舍即懂得价值实现的原则,因此也就树立了为人处事的标准。为人处世的标准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明辨是非、懂得对错,绝不含糊。所以我们只要与一个人进行简单地交流,就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有信仰的人,就是从他说话的清晰程度去判断。没有信仰的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但是常常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自相矛盾,自我否定。因为这种人没有是非观,与这种人打交道必须十分谨慎。
一个人的人品好坏也完全可以从有无信仰来进行判断,没有信仰的人无法与之打交道,原因是这种人一天一个想法让人琢磨不透。中国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从我生活经验来判断,中国东部的人比西部的人更一是一、二是二,即东部人比西部人性格更硬。这一点反映的恰好是中国东部和西部的文化差异,中国东部人的文化比西部人更高一些,至少近代历史上东部比西部更发达一些,人民更富裕一些、受教育的程度更高一些。
因为中国目前的主流信仰处于空虚的状态,所以佛教开始兴盛,道教开始光大,儒教开始复兴,基督教卷土重来,据说有了7000万的信众。这些宗教诚然是不同的: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教人无欲,因为无欲才不会有人生的一切烦恼,这个宗教适合于那些受到空前创伤以至于难以康复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最下层的民众信仰的;道教的宗旨实际上是追求逍遥快乐、长生不老,这个宗教适合于那些追求身体健康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有钱有势、但无政治前途的人信仰的;儒教的目的是教人追求道德,做一个合群并且在群体中追求统治地位的人,在古代基本上是读书人所信仰的;而基督教是来自西方的,其基本的教义在《创世纪》篇中已经说明:那就是只要你信仰上帝,那么上帝就给予你一种支配地球上的任何生物的权力,因此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信仰,因为这个宗教把人看得高于一切、是万物的主宰。
人必须要先解决有无的问题,然后才能解决好坏的问题。一个人只要有信仰、不管是那一种信仰,都比没有信仰的人活在世上更能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找准自己生活的定位和准则。只有在解决了有无问题之后,即人必须要从无信仰状态转变为有信仰状态之后,才能进一步来解决信仰的好坏问题。
信仰有好坏之分吗?在马克思看来,信仰的好坏是泾渭分明的,一切有神论宗教都是邪恶的,只有无神论宗教是正义的。从这个标准来看,中国本土产生的道教和儒教恰好是符合马克思的标准的。实际上也是这样,中国人是不信鬼神、不信上帝、不信真主的。中国古代人真正信仰的东西是道教和儒教的统一体,这就是道德。但是道德就作为信仰而言是不健全的,这个不健全带来的危害是及其巨大的,因为中国近代三百年的落后实际上就是因为中国信仰了两千年的道德。
道德的实质是什么呢?这要分两个方面来理解:道是道路、德是组织,因此道德合在一起就是发展团伙主义。建立团伙、发展团伙,这就是中国信仰了两千年的宗教,说白了中国人的信仰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在今天看来,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是一个人格真正完善的人,甚至不能称为一个正直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道德不等于高尚,道德也不等于世界真理,道德实际上就是拉帮结伙。那些不懂得拉帮结伙的人实际上是没有道德的人、是不谙中国传统文化真蒂的人,是在中国混不走的人,是不合群的人。
但是只讲道德危害了中国两千年,所以鲁迅才勇敢地站出来大声疾呼:孔孟所讲的仁义道德才是中国杀人不见血的刀。因为这个宗教扼杀了导致中国前进的一切异端、一切变化、一切不合群,因此也就扼杀了孔子自己所讲的“和而不同”。孔子本身的理论也是自相矛盾和空洞的,因为他没有解决“和而不同”所需要的政治体制,更明确地说,是没有解决一个群体的核心——君即领导应该怎样产生和轮换的问题。试想一下,一个组织的核心怎样产生和进化都没有解决、这个组织会有前途吗?孔子不过是《道德经》作者——老子的学生而已,远没有想象中的伟大。
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凭着一本《论语心得》就红透中国,大有把孔子从泥土中复活过来的趋势,但是不论她怎样宣讲、怎样翻版、她的《心得》怎样畅销,于丹之流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因为孔子的学说放在今天已经上不了台面的,更何况他的一代又一代徒子徒孙,而像于丹这种教授连孔子的徒孙都算不上,所以中国人的信仰复兴之任务绝不是这种教授可以完成的。真正的信仰决不是来源于有字书本,而必然是来源于对无字天书——宇宙本源的探索。对于一个勇于探索真理的人而言,书本上的一切都是垃圾,信仰在于真理,真理在于对世界的最新认识。
信仰来源于我们对这个唯一世界的领悟,信仰的好坏源于我们对世界真理领悟的多少。人类每一次信仰的革新仅仅在于后来者比前行者对世界真理的领悟更多一些,更贴近一些。
其实信仰是与生俱来的,一直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只不过你的生活工作环境不同,暂时压抑而已,一旦缘分成熟,就会显现出来。
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