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畈镇的经济发展

2025-04-01 01:03:0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张家畈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实现“三个转变”,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一变”即土地流转,打破传统。张家畈镇主要采取“返租倒包、自我置换、作价入股、调换入社、以产作价”等方式流转土地,使“村民、集体、公司”三方面都收到了可观的效益,张家畈镇在沙杭村生态园建设时采用土地流转以产作价方式让农民喜逐颜开。“二变”即经营方式,贴近农民。2008年,全镇共成立兴民鹅业专业合作社、源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民经济合作社和协会7个,部分农产品由合作社统一进行生产管理,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不仅节约了成本,且大大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三变”之生产模式,量体裁衣。政府对农户种养殖发展提供政策引导、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让农户拥有了更多的技能知识和市场知识,更好地促进了增收致富。魏口村食用菌基地建设时政府帮改造水、电、路,70-80%资金由村民等社会闲散资金聚集,农民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空前高强,基地也从2008年小规模发展到2013年占地近300亩的无公害食用菌基地,良好的市场效益也让农户种植更有信心。
张家畈镇在麻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行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粮油生产优质率达80%以上,食用菌面积达1000多亩,水果面积达2500亩,花卉苗木达210亩,生猪年出栏达12万头,家禽年出栏90万只;集镇建设步伐较快,是湖北省小城镇试点镇,完成了集镇建设规划修编,集镇常住人口达6432人,街道全部达到了绿化、硬化、亮化,场镇卫生、清洁、摊点规范,个体工商户达410家;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全镇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达60多家,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外出务工人员达3200人;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了和平中心村,水利设施配套,主干渠基本浆砌完备。
为了把张家畈镇打造成麻城市现代农业示范镇,新年伊始,全体镇机关干部就忙个不停,特别是镇主要领导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每天忙于谈项目、召开各种协调会、到村组实地考察。镇党委政府决定一是积极对上争取项目,主动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协调;二是抽调精兵强将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将党委副书记调整为分管农业的领导,并将退出实职的2位镇干部,调整到2家农业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三是建立健全农业公司管理体制、机制,政府下派3名干部参与公司监督经营管理,镇财政所对各公司财务账目进行监管,设立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