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入木三分的详细故事

2024-12-03 09:11: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被后人称为“书圣”。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笔力非常雄厚,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引得刻者连连惊叹:“竟入木三分!”

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于是,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故事的情节,直接把“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者是说话的内容非常深刻。

扩展资料: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曾在临川郡城的一块坡地置宅,宅内挖有一口练习书法专用的洗墨池。宋代文学家曾巩曾去临川墨池游览凭吊,并写下《墨池记》,其中就提到,王羲之为了表示对张芝的仰慕,曾仿效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王羲之可以成为引领历代书坛的大家,绝不仅是靠他的家族和天赋,更多是他付出了许多努力,这些努力不止是在书法技术上的苦练,还有他对书法源流和变化的思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入木三分

回答2:

王羲之这个名字应该没有谁会感到陌生,他是我国古代乃至现在的杰出书法家,被后世称为书圣,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评价,其实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有极高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勤学苦练,即使一个人是天才,不经过后天的雕琢又怎么能成材?王羲之身上有一个被后人铭记的小故事——入木三分。

一、入木三分——关于王羲之的故事

东晋时期的一位帝王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的赴舟山上祭祀土地爷,这时候的王羲之已经37岁,他的书法不说是在全国上下,至少在京城范围内已经名满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样的大书法家自然也得帝王的青睐,东晋明帝请王羲之把祭文写在用木头做的祝板上,写过之后再请专门的工人雕刻,其实当时的朝廷每年都要举办一些大型祭祀活动,因为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天下第一,帝王也常常请他来执笔。工人拿到这块木板之后按照平时的工作顺序先拿刀削木板,削到一半居然惊奇的发现一个问题,王羲之写字的墨迹居然渗透到了木板的里面,深度达到了三分,工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终于剃掉三分厚的木板见到白底,可见王羲之的笔锋有多雄厚,已经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这引得刻字的工人连连惊叹,入木三分,后来王羲之的这件事轰动了整个京城,刻字工人说的那个词也就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成语。

二、入木三分现代意义

其实入木三分这个词出自唐朝的张怀瓘所写的书断·王羲之,他所写的这篇文章通篇都在赞美王羲之写的字有多苍劲有力,或许张怀瓘算是书圣王羲之的小粉丝。入木三分这个成语经过了千百年依然在被后世所沿用,流传到现在依然用来形容一个人书法功底,形容书法的笔力苍劲有力,除此之外,有的时候也用来比喻对某件事情或某篇文章的见解深刻透彻。

其实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可以轰动整个国家,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书香门第的家族和所谓的什么天赋,最重要的是他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别人所承受不了的努力,而这努力并不只是一遍接一遍的机械重复,还有对于书法的变化和思考。

回答3:

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章草、今草发展演变时期,王羲之擅楷书,楷书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如《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和篆隶书相比,线条的中段没有篆隶书沉实、厚重,但起笔和收笔要比篆书、隶书精致、丰富、谨严;在横折的处理上,楷书以转折为主,相比较于篆书和隶书绞转笔法的使转,虽少了厚重,但多了几分爽利,特别是向下折笔的笔势为行草书打开单个字的结构、加强连带形成字组合和字群,以致整幅作品的贯气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转折用笔在篆隶用笔习惯的基础上,又为王羲之的行草书创作提供了另外一种丰富的借鉴和参考。

王羲之之所以能成为书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承前启后。他之所以能把行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就在于他擅篆隶、精楷书,致力于发展的又是行草书,真草隶篆行所有书体的笔法他都精熟,因而他能总结他之前所有书体的用笔经验、优势为他所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他的笔法成为集真草隶篆行诸书体笔法大成者。大量借鉴楷书的用笔习惯,注意起笔、收笔笔法的丰富、精致和做到位,增加了横折时的转折在王羲之的《奉橘帖》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帖中的三个“白”字、“如”字右边的“口”、“橘”字右下部分、“百”的横折等充分体现了王羲之借鉴楷书用笔的特点和风貌。

王羲之的《姨母帖》、《初月帖》两个帖中很多字的线条中段部分会发现,每个字线条的中段都很充实、厚重,特别是《姨母帖》中开篇的“十一月十三日”六个字的每一个点画都特别扎实,线条中段饱满、厚重、古朴;还有《初月帖》中“十二日山阴”五字、“道忧悴”、“羲之报”等字的每一个点画都用笔迟涩、有控制,有绞转用笔的扭拗动作,使得线条质感结实、质量很高,绝无一带而过的苍白和空怯。 

王羲之的老师和其本人都擅长隶书或章草。王羲之少学卫夫人,得正书的技法。十余岁至二十岁,改师叔父王廙,得众体之妙。二十岁以后,师师之所师,正书、行书宗尚钟繇,草法效法张芝。无论是卫夫人还是王廙,特别是后期王羲之所师法的钟繇和张芝都分别是当时隶书、楷书和章草的顶级大家,还有王羲之自己提到的师法众碑,说明王羲之深受其之前代隶书、章草和诸碑的影响。王羲之《姨母帖》,帖中很多字的结体直接取法隶书,以横向取势,线条质感拙朴天真,浑穆高古;用笔上凝重厚重,不计起笔收笔的精致与严谨,突出线条中段的中实之美,横折以使转为主,尽显篆隶遗意。

整体来看,王羲之在用笔上的精致细腻和丰富多变,更多的时候王羲之的笔法是一种随机赋形、随形赋法,简直是神来之笔,难以捉摸。

回答4:

人称王羲之“书圣”,他的书法,草、隶、八分、飞白、章、行书各体无所不工,尽善尽美。尽管王羲之书法艺术造境宛然得自造化的神功,但是他用功的功夫更是一流。在唐代的《书断列传》中留下他写字“入木三分”的故事,反映了他的书法功力的深度、力度,王羲之这样的功力又是怎样造就的呢?

王羲之热衷书法,自小对书法就情有独钟,学字、练字总能让他废寝忘食。他们琅琊王家是东晋贵族,也是书法世家。父亲王旷就藏有不少书法的相关书册。王羲之才七岁时就善于书法,十二岁那年,他在父亲的枕中发现了一本《笔说》,是前人写的书法理论,就偷偷地读起来。

父亲知道了就问他:“你怎么来窃取我的秘藏呀?”羲之笑而不答。

父亲觉得他还小,所以没有让他看。

母亲说:“我看《用笔诀》,恐怕也不能藏秘了,你别看羲之小呀。”

父亲对羲之说:“等到你成人,我会传给你。”

羲之拜请父亲马上把书给他学用,说等到他成人,恐怕要错过学习的好时机。

父亲听了很高兴,就把书给了他。不到一个月功夫,他的书法便大有进境。

过了不久,当时的书法名家卫夫人,也是王羲之的老师,见了他写的字后,便告诉太常王策说:“此儿必定看了《用笔诀》,最近看他写的书法,已经具有老成的智慧了。”

接着,卫夫人不禁流涕说道:“这个孩子呀,将来的书艺成就必定在我之上,声名将会掩盖我的光芒啊!”

王羲之辛勤于研习前人的书法理论,也勤奋于练字。有一次他造访门生家,门生外出了,在等候中,他摸着的桌几光滑洁净,因而就直接在几上书写了起来,真书结合着草书。等到门生回家后,字已经被他父亲误刮去了,令他万分惋惜,懊丧了好些日子。

王羲之推崇东汉书法大家张芝和曹魏的钟繇,并作为自我鞭策的借镜。王羲之曾给友人写信时提到,先辈张芝临池学书,把池水都染得尽黑,自己“未必后之”,表白了自己对学书练字的投入。他曾书《兰亭序》三十三次、《黄庭经》三十七次,写后,空中传来话语声说:“卿的书法感动了我,更不用说感动一般人了!我是天台丈人。”天台丈人就是前辈书法大家钟繇。

有一年冬天,皇帝将举行北郊的祭祀时,令王羲之在新的祝版上书写祭祀的祝祷文。当工人接着要削板时,发现王羲之的笔迹竟然入木三分,其遒劲笔力赫然可见。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明代沈德符说,韩宗伯藏着王羲之的真迹曹娥碑。字写在绢素上,年代久了,绢素稍黯,字迹也淡了。然而,细视端详时,可以发现笔意透出绢外,神彩奕然,乃知古人说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一点也不假!

这就是“入木三分”成语的来处,本是形容王羲之的书法笔力遒劲,后人借来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是描写精到生动。“入木三分”其来有自,是扎扎实实的突破表层深入内里的功夫!

回答5: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以知,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