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思想界活跃的表现。 如:春秋战国表现为百家争鸣。

2024-11-08 15:03:5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魏晋之际,道法的结合逐渐趋于破裂,以道家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思潮开始扬弃魏晋早期的名法思想,转而批评儒法之士。这样,魏初在道法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玄学进一步得到强化。   西晋后期,玄学思潮同极端发展,至此,玄学所主张的放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行为上,都对封建政权构成破坏瓦解的作用,故引起玄学内部及儒家学者的不满,从而掀起对道家和玄学的批判思潮。   东晋时期,佛教的流行,特别是般若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道家、玄学的思想、语言及方法,故出现玄佛合流的趋向。因此,这一时期的儒家学者,除继续批判道家、玄学外,又以儒家的入世主义和人文传统批评佛教。他们站在维护儒家名教的立场上,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清算佛教的影响,力图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但都缺乏足够的理论系统和创造性。
  南北朝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佛教大量译经,广泛流行,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及文化的各个层面。儒学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儒家学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评焦点,由老庄玄学转向佛教,出现了大批反佛思想家。

回答2:

玄学的兴起,还有就是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在思想价值体系崩溃的同时,士族社会开始形成。荐举制度和官僚家族的政治因素、独尊儒术与经学世家的文化因素以及庄园经济与乡里豪强的经济因素结合,便形成了士族。庄园经济自给自足、多种经营的特点影响了士族人格的独立性,在士族知识分子之间,一种相对平等的社会关系开始行成。在这个阶层平面,要求在学术上平等交谈,自由聚会;在思维方法上尊重理性;在人性论上要求“自然”;在政治上要求君主“无为”。这些变化是“魏晋玄学”和“魏晋风度”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 。

回答3:

好吧,我告诉你,晋魏一点也不活跃。所有的贵族都吃五石散,不要以为竹林七君子不吃,他们就是吃多了才那样的,我们所认为的晋魏人士风流,潇洒,其实都是假象。他们穿宽大的衣服是因为服石(就是吃五石散,放当代就是吸毒)以后身体要发热,不能和衣物接触,否则容易溃烂。他们敢在雪地里光着脚行走,其实是因为服石以后全身发热,这种情况不能受风,只能喝酒降温,用大量的酒来缓解五石散的毒性,而且当时上层社会以服石为高贵,这就导致晋魏时期中国奢糜的现实和思想伪活跃的假象。而且那时的人因服石而变得脾气暴躁,易怒,偏激。

回答4:

你可以参考一下元朝就明白了,魏晋南北朝政治的黑暗,长期的战乱,思想的压抑,使文人们在极端的压抑中会产生更极端的行为。文人们看不到出路,才有的了一些病态行为,五石散,酒只不过是文人们追求的身体解放。而思想上由于长期的压迫,在加上嵇康的死亡,文人们都消极避世,才大兴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