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王阳明的看法

2025-03-25 05:25:1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这个人很伟大,为什么这么说,且看一般历史公认的说法:明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看起来仿佛文人因素多了些,其实,这个人文武双全,文治武功都值得一提,他为官生涯中很多时间都是在用武力,他正德十一年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平定漳州詹师富、大帽山卢珂、大庾陈日龙、横水谢志珊、桶冈蓝天凤,浰头池仲容等匪徒暴乱。 正德十四年六月,率部镇压福建地方叛乱,于丰城途中获悉宁王反,即返吉安起义兵,平叛擒宸濠。嘉靖六年五月,受命镇压思恩、田州、八寨、仙台、花相等地瑶族、僮族叛乱。可以看得出,王阳明不愧是一个有思想、有胆略,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回答2:

有人曾力图去发现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认为”致良知”说具有“平等精神”与“个性解放”的要求。这是一种未作科学分析的武断说法。我们应指出,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并非中世纪末期启蒙思想家所说的“理性”,而是封建地主阶级手中的精神的鞭子-封建主义的道德律。

我们应这样地区别,启蒙思想家宣布“理性”为人人皆有,那是具有着反封建特权法律而解放个性的斗争作用的:相反,王阳明要人们在“良知”上用功,以期消解社会矛盾而统一于心灵的“无对”,则起着一种反个性斗争的麻痹人们头脑而甘于妥协的奴婢作用。

在明代,朱熹的学说是被视为正宗的教义而崇奉的。王阳明早年曾对朱冰发生过怀疑,之后批评它为“支离决裂”,而提倡“致良知”。从这一点而论,是否具有反封建正宗而解放思想的作用呢?有人对这一问题是作肯定的回答的。

我们认为,对这一问题要作历史主义的具体的分析,才能作出切合历史实际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十九世纪后半期,哲学家们对于康德哲学的批判,列宁分析其中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马赫、阿万那留斯为代表的从右的方面对康德的批判,他们“不是反对康德的不可知主义, 而是主张更纯粹的不可知主义”(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页一九四),他们怪罪康德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另一种是以费尔巴哈和阿尔·布累赫特·劳伊为代表的从左的方面对于康德的批判,他们“责难康德,不是因为他承认自在之物,而是因为他不承认它们的现实性、即客观实在性,……是因为他离开了唯物主义

回答3:

这是我总结的王阳明致良知的模型,希望对你有用,不要相信高中课本。

回答4:

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回答5:

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