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不带“鸟”字的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②带“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双 双 燕 . 过 春 社 了 》 (宋 . 史 达 祖)
过 春 社 了 , 度 帘 幕 中 间 ,
去 年 尘 冷 。 差 池 欲 住 ,
试 入 旧 巢 相 并 。 还 相 雕 梁 藻 井 ,
又 软 语 、 商 量 不 定 。
飘 然 快 拂 花 梢 , 翠 尾 分 开 红 影 。
芳 径 , 芹 泥 雨 润 。
爱 贴 地 争 飞 , 竞 夸 轻 俊 。
红 楼 归 晚 , 看 足 柳 昏 花 暝 。
应 自 栖 香 正 稳 , 便 忘 了 、天 涯 芳 信 。
愁 损 翠 黛 双 蛾, 日 日 画 阑 独 凭 。
魏朝卿
鸟类入诗诗意浓。鸟类入诗,不胜枚举,以唐宋最甚。如杜甫《江村》中“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卢照邻《长安古意》中“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诗句,把春燕生活习性和飞翔姿态描写得栩栩如生,烘托出鸟语花香的浓浓春意。
可能是“闻莺啼则喜”之故,诗人对黄莺多有偏爱,在描绘春色,点缀环境方面,往往用莺啼来烘托。如杜牧《江南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杜甫《绝句四首》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他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王维《积雨辋川庄行》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树啭黄鹂”;李商隐《天涯》中“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等等,将鸟语花香的春景写得十分迷人。
诗人对杜鹃鸟的描写,着笔于“啼”。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其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张泌《杂诗》中“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李群玉《黄陵庙》中“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晏几道《鹧鸪天》中“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陈陶《子规》中“春山杜鹃来几日,夜啼南家后北家”;朱希真《杜鹃鸟》中“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尚犹存”;尤侗(清代)《挽叶元礼舍人》中“蝴蝶梦中燕市月,杜鹃声里曲江春”等等,通过啼叫,描写了“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蔡襄诗句)的可敬精神。
诗人笔下写鸟的诗不胜枚举。有的借鸟烘景,有的写鸟抒情,使景更美,情更真。如贾岛《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孟浩然《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维《观猎》中“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杜甫《丽人行》中“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王安石《赠外甥》中“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欧阳修《渔家傲》中“喜鹊填河仙浪浅,云车并早在星桥畔”;毛文锡《应天长》中“平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舡归极浦”等等。可以说,鸟入诗,诗意浓,感人深,韵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