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怎么放线和放出进线呢

幕墙怎么放线和放出进线呢
2025-01-03 04:38:2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关键施工根据总包给的定位点开始根据图纸放线,注意复测定位点和一米水平线,自己放线中也要复测

回答2:

一、 测量放线的分类
幕墙施工中的测量放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新建筑物的幕墙施工测量放线;另一种是旧楼改扩建的幕墙施工测量放线。二者在内容上基本一致,但在基准确认方面却不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通常会导致工作量的成倍增加,甚至是概念性的颠覆,这一点尤其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格外注意(下文中将有详细说明)。
简而言之,新建建筑物幕墙施工的测量放线是从已有的基准中推演开来;而旧楼改扩建幕墙施工的测量放线是先找到并确定基准而后再将基准进行转移和扩展。测量放线的关键在于基准转移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 测量放线的主要内容
1、 平面内基准点、线的复核(新楼)与确定(旧楼)。
2、 标高的复核(新楼)与确定(旧楼)。
3、 水平布置内、外控制线。
4、 垂直布置内、外控制线。
5、 分格弹线。
6、 结构进出位、梁上梁下高低位、洞口定位及洞口尺寸检查,埋件检查。
7、 测量放线数据整理。
8、 测量放线结果报验。
三、 测量放线的依据、标准
1、 测量放线图。
2、 设计平面图、立面图、节点大样图。
3、 工程建筑图、结构图。
4、 总包单位提供的控制点、线布置图。
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6、 《城市测量规范》CJJ8-85。
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8、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33-2001。
四、 测量放线准备
实际测量放线开始之前应着手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读懂图纸及相关标准、规范。
2、 检查测量仪器、器具完好状态及年度检测合格证。
3、 制定测量放线方案,拟定实施的方法与步骤。
4、 做好与况单位基准点、线、位的交接工作。
5、 现场技术负责人亲自主持对放线测量人员的技术交底并亲身亲历测量放线和基准复核工作。必要时设计人员也要参加。
6、 根据需要准备各种仪器具:
A、 经纬仪、水平仪各一台,精度大于2秒级。
B、 激光铅垂仪一台,精度1/4000。
C、 50米、30米钢卷尺各一把。
D、 5米、3米钢卷尺各一把。
E、 弹墨线、红蓝铅笔、角尺、直尺、1.5米毫米钢丝线、紧线器、50*50*5角钢、扫帚、水桶、冲击钻、膨胀螺栓、油漆、带十字刻度的有机玻璃板等。
五、 确认首层基准点、线的位置
首层基准点的位置以及分布:站在首层向天花板上望去会发现有200*200的方孔。如果没有什么遮盖物,从方孔处一直可以望到楼的顶层。这样的方孔最少应有三处,如果楼体较大还有可能更多,通常分布在楼的四角和中心对称位置。方孔的正下方即是基准投测点所在的区域;标高基准控制点、线一般标识在主体结构的主立柱上(如下图1、图2)。
六、 投测点投测
将铅垂仪架设在首层基准投测点上仔细对中、高平(参见图3),用视准轴十字线投向各中间层和顶层并在铅垂仪的监控下进行顶层和各中间层的基准定位。定位点必须准确、牢固、可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连线、弹线、布设钢丝线。
七、 设立标准层
标准层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控制外饰幕墙的垂直偏差、保证各楼层的几何尺寸。为了防止钢丝线过长造成摆动故每隔15-30米或每隔5-10层设立一标准控制层以提高投测传递过程中的测量精度。
设立标准层实际上是首层基准的再转移,所有投测传递的基准点、线在标准层内都应当进行标识标定。布置的内、外控制线钢丝线也应在标准层内增加辅助加固点(参见图5)。
八、 内、外控制线布置(竖向,含分格弹线)
在首层转角处放置铅垂仪。首先进行调平,再调整下视点,打开激光开光,使激光点落在待测角钢上,每隔2层定出钢丝固定点位置(钢丝采用O1.5mm,钢丝固定点支架采用50*50*5角钢制成)。角钢测好点的一端用电钻钻出适当也眼(1.6-1.8),所有角钢上孔眼虚有其自下而上用铅垂仪十字线中心对准,确保所有孔眼处于垂直状态;另一端采有M8膨胀固定在相应楼板立面边缘;钢丝穿过孔眼,用花兰螺栓绷紧。见图4。
按此方法投测出所有转角竖向控制线,用C 1.5mm钢丝线每隔十层拉紧绷紧,就构成了竖向控制线。这也就是建筑物的竖向外轮廓。
九、 内、外控制线布置(水平,含分格弹线)
因总包单位便于施工,控制线一般设定离结构较远(2米左右),而幕墙施工需将控制线进行外移(一般0.5-1米)。依据总包首层控制轴线,建立幕墙首层内控制网,再由内控制网幕墙安装需求进行外移形成外控制网并按照设计图纸对控制网进行复核、校正,使之符合设计及安装要求。见图5。
十、 结构检查、埋件检查
1、 结构检查:重点检查以下部位建筑结构外围实际尺寸与设计理论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对于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应进行必要的处理。
a. 梁上、梁下部位标高检查,重在搞清幕墙室内各层接地或吊项封修是否完遮盖结构死墙。对于室外有全包覆或不完全包覆梁底的吊项更要格外注意。
b. 结构进出检查,旨在查明幕墙系统内测量最大边际线与土建主体结构之间的距离关系。据此可以判明主要竖框能否无障碍地上下贯通并选择结构连接件(钢角码)的长度。
c. 洞口位置及洞口尺寸。很明显,即便是洞口尺寸没问题,如果位置不对或偏差过大同样会造成和幕墙边口的干涉,甚至会造成内、外装饰收边口的时候责任问题纠缠不清。这一点对于内嵌在洞口的幕墙或点窗尤为显得重要。
另外,对于土建瓷砖(湿法作业)做外饰面的工程,幕墙或窗在洞口四周的分格线一定要和土建面砖的排版模数相吻合。这一过程需要双方的密切配合。
d. 内、外圆弧。圆弧不同于直线,其特点是不同的进出位置会导致弧线长度以及圆弧曲率的不同。也就是说,圆弧部位的分格尺寸以及竖框偏转角度会随着进出方向的平移而发生变化。特别是内圆弧和大圆弧,一般无法直接确定圆心点进行实地放样,故宜采用平面坐标定点的方式确定分格位置的框或饰面板外沿所在的过圆心散射线上的点。业内人士众所周知:圆弧幕墙纵剖面从外向内或从内向外上的点分别处在一组同心圆上。不过,有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上述问题解决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e. 外轮廓线(包括女儿墙和接地位置标高)。连接平面内控制线和竖向控制线就形成了立体控制网,再根据立体控制网检查建筑物四角、女儿墙、首层接地等位置实际尺寸以确定幕墙对建筑物的全包覆或部分包覆程度,对总长或总高度偏差以及左右不对称偏差进行合理修正。
2、埋件检查:根据分格弹线和标高弹线检查预埋埋设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查并统计后补埋件的数量和布设位置;提供超差埋件的处理、补救等施工方案的依据。参见图6。
十一、旧楼改扩建的测量放线
旧楼改造时,虽有原建时的图纸,但当初施工的基准点、线已不复存在。所以,对旧楼改造进行测量放线,首先要找到并确定原建施工时所依据的轴线、标高。这无疑是与新楼测量施工最大的不同,于是也就不存在基准复核这样的概念以及相应的操作,即只找基准,没有基准复核。
找基准远没有基准复核那么轻松,不可能一次完成,它必定是一个多次测量、修正、再测量、再修正并逐渐逼近基准轴线直至最终确定下来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工作量和程度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外形复杂程度、洞口的多少、是否多座建筑物连体等因素。
在我所经历的幕墙施工中,海关总署综合楼改扩建幕墙施工的测量放线是最有难度且最有代表性,其原因就在于它几乎囊括了上述所有的难点因素。
海关总署原楼是一个类似国门一样的连体建筑,采用中央核心筒加四周剪力墙结构,所有点窗洞口皆一次浇筑完成,最上一层由钢结构将双塔楼连成一体。所以,能使两楼体贯通的测量放线工作就是从最顶层开始的。比如,在竖向方面找轴线是这样进行的:
1、 先在一侧塔楼的柱中指定一准轴线,据此确定另一塔楼的准轴线。
2、 分别在两塔楼用外移的准轴线检查各层窗洞口的两侧尺寸(指除去表层的混凝土结构尺寸),以全部洞口两侧总体剔凿量最小为目标逐渐左右平移,修正准轴线直到最合理时确定为某某轴线。
3、 找到了基准的轴线,不论是竖向、横向还是外廓,其他步骤全都重复新楼放线测量的内容,这里不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