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听他们扯蛋。茅盾就是个现实主义者
文学新范式的开掘
(一)长篇小说的史诗性特征
以巨大的篇幅,“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以反映时代的全貌和发展的作品。
(二)以典型环境来塑造典型人物的“社会剖析小说”
作品中人物形象阶级特征比较鲜明,情节的冲突、发展,往往由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所决定,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着。作品的感性形象,是经过马列主义理论透视的,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茅盾从一人一事中透露出时代风云激荡的社会变动。
(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茅盾自觉的担当了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书记和传记作者,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的反映,以显示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
(四)题材主题的重大性与时代性
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文学报告,是现代革命的编年史。题材主题的重大性与时代性。
如《蚀》的第一部是再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四个月后动笔写成的,第二部是在同年11月份开始写作,第三部写于1928年4-6月,仅仅在事件发生一年之后,就完成了对大革命经验的记录和艺术概括。《蚀》三部曲:“这表明书中所写的人和事,正像日蚀月蚀一样,是暂时的,而光明则是长久的,革命也是这样,挫折是暂时的,最后胜利是必然的”。(茅盾:)《创作生涯的开始》,《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一期)
如《子夜》直接记录和概括了1930年春夏间在我国发生的经济和政治斗争,作品是在1931年12月写成,时隔一年时间。
发表于1942年的《腐蚀》以皖南事变为背景。
《农村三部曲》写的是30年代农村“丰收成灾”的力作。小说揭示了帝国主义入侵,国内政治腐败是农村经济凋敝的原因。寻找的是中国的发展出路以及农民的觉醒、反抗过程。
《林家铺子》: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为背景,写上海附近小镇上一家杂货店倒闭破产的故事,揭示了在帝国主义入侵,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下,社会动荡、农村凋敝等众多原因的袭击下,以小商业为代表的农村经济的必然命运。
(五)创建了现代都市文学
之前鲁迅等人的小说创作,主要关注的是老中国暗陬的乡村中的老中国儿女,较少表现都市的生活。茅盾的小说,如《子夜》等全面描写了都市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在都市中各阶级、阶层的人物。并且,茅盾还开创了“时代女性”和“资本家”两大人物形象系列,丰富了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