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和静电放电是什么意思?

2025-04-15 00:59: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静电(static electricity),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另外美国的一部科幻、惊悚电影名称也叫《静电》。
静电放电形式与带电体的几何形状、电压和带电体的材质有关。静电放电形式: (1)电晕放电:是发生在带电体尖端或曲率半径很小处附近的局部放电。电晕放电可能伴有轻微的嘶嘶声和微弱的淡紫色光。电晕放电一般没有引燃危险。 (2)刷形放电和传播型刷形放电:都是发生在绝缘体表面的有声光的多分支放电。当绝缘体背面紧贴有金属导体时,绝缘体正面将出现传播型刷形放电。同一绝缘体上可发生多次刷形放电或传播型刷形放电。刷形放电有一定的引燃危险;传播型刷形放电的引燃危险性大。 (3)火花放电:是带电体之间发生的通道单一的放电。火花放电有明亮的闪光和有短促的爆裂声。其引燃危险性很大。 (4)雷型放电:是悬浮在空间的大范围、高密度带电粒子形成的闪电状放电。其引燃危险性很大。
编辑本段静电放电的特点:
静电起电的最常见原因是两种材料的接触和分离。最经常发生的静电起电现象是固体间的摩擦起电现象。此外还有剥离起电、破裂起电、电解起电、压电起电、热电起电、感应起电、吸附起电和喷电起电等 。物体的静电起电—放电一般具有高电位、强电场和宽带电磁干扰等特点。图1 是人体带上不同的静电电压时,静电放电的电流波形。从图1中可以看出它有如下两个特点: 由于静电放电是在ns 或μs 量级的时间内完成的,峰值电流可达几十安培,瞬间的功率十分巨大,所产生的静电放电电磁脉冲能量足以使电子部件中的敏感元件损坏;由于电流波形的上升时间很短,即电流的变化率(di/ dt) 很大,所以可以感应出几百伏乃至上千伏的高电位,从而产生出强电场将敏元件击穿。
编辑本段静电放电(ESD)保护
在将电缆移去或连接到网络分析仪上时,防止静电放电(ESD)是十分重要的。静电可以在您的身体上形成且在放电时很容易损坏灵敏的内部电路元件。一次太小以致不能感觉出的静电放电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坏。为了防止损坏仪器,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您的测试设备前面应始终有一个接地的导电工作台垫。 2.在进行测试装置连接时,应始终佩载上与接地导电工作台垫相连的接地肘节带,工作台垫具有与之串联的1MΩ电阻器。 3.当在有导电地板的区域工作时,应始终载上脚后跟带。如果您不能断定地板是否导电,便应载上脚后跟带。 4.在进行清洁、检查或连接到对静电敏感的器件或测试端口之前,您自己始终应接地。例如,您可以短暂抓住测试端口或电缆连接器的接地外壳。 5.在连接到分析仪测试端口或其它对静电敏感的器件上之前,始终应将测试电缆的内导体接地。这可以用下面的方式完成: 6.将短路器(来自您的校准配件)接到电缆的一端,以使内导体与外导体短路。 佩载上接地的肘节带时,抓住电缆连接器的外壳。 7.将电缆的另一端与测试端口相连,并将短路器移开电缆。 下图示出利用接地的垫子和肘节带的典型静电放电保护装置。

回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