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不知道是个啥。但是一听这名字像是建筑学专业的人学的。我猜是让他们有点理工思维的常识课吧?不过可以撤了。常识这东西他们没有。理论力学:基于虚位移原理,不考虑微观变化。学完能掌握基本的受力分析能力并且了解常见约束。一般分为静力学和运动力学两块。搞土木还是静力学为主。材料力学:考虑微观变化。材料受力下的刚度,应变,极限等等。需要静力学的基础。简单点说就是去掉了很多理力中的理想模型,引入了更多变量(其实还是很理想…)流体力学:这个挺有趣的, 有个北理学车辆的发小小伙伴,他们作业里的流体应用题。都是小车过河。而我们多是水冲大坝。想想以后如果不从事水利方面工作的话。欧拉和伯努利方程应该就是需要了解的极限了。(岩土里面涉及一些就归在土力学里好了。)结构力学:至少在我们学校就是把以上三种力学加以各种现实条件进行分析。比如说二力杆变成框(刚体变系统),加一个活载(比如风),恒载活载一起分析。到这课堂上已经开始引入有限元软件了。作业一半手写一半FEA。这门课上完大家基本已经放飞了。土力学:个人觉得最难的一门。沙子的性质太特殊了。一粒沙子内部有固液气三种物质。又分为能出来的和被固体锁死的。一把沙子之间又有可能有水并且一定有气。(我是美本的civil小辣鸡,这段英文学的。实在是不会用专有名词表述)。总之理解抽象,做起实验痛苦。一些stress vs strain curve做出来干别的行业的看了都觉得挺有趣的。因为图像反三观。哦对了,我学这个之前还背了一学期地理。石灰岩、岩浆岩、玄武岩什么的。
用图乘的时候会在要计算位移的地方施加单位力或是单位弯矩的,计算出来的结果只对单位力/弯矩作用的地方有效。要求其他地方的位移就换个地方施加单位力/弯矩。以及如果是两点的相对位移,需要在两点上各施加一个指向对方的单位力,建议好好看看虚功原理就会明白,结构位移计算本质是虚功的一个平衡方程,求解相对位移时所施加的虚力只在相对位移上做功,所以求解出来的位移就是相对位移,这个问题只听别人说不见得能明白,建议好好看看虚功原理,看看结构位移计算公式。
建筑力学不就类似于医科数学么,知道有建筑是靠结构体系撑出来而不是靠建筑师吹出来这个概念就够了。三大力学是土木工程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理论力学侧重于研究质点和质点系、刚体和刚体系(即不考虑物体的变形)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高中物理的力学基本算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侧重研究能发生微小变形的杆件的受力、变形和失稳,研究对象经常是单根梁柱或者简单的杆系结构。结构力学侧重研究杆系结构的受力、变形,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普通建筑或者桥梁,结构力学做个初步分析基本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