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儒家文化的看法

2024-12-02 11:27:2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由孔子创建的儒家文化,并不是像西方哲学家所说的只是一种道德形而上,而是集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于一身的系统的思想体系,是人类在农业文明时期所形成的最为发达的学说体系。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曾经为社会的进步起过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现代以来,儒家文化受到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其在人类文化上的先进性和发达日益减弱,失去影响力。但它并不会消失,而是与异文化碰撞之后,以官僚资本主义的形式存活下来,成为中国社会变革与前进的拦路虎。在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创了对儒家文化的批判运动,只可惜因历史的原因刚开了头又煞了尾。新中国成立后,没能够对儒家文化进行深入本质的批判。改革开放之后,官僚资本文化(儒家文化的新形式)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力。少数腐败的公职人员及其子女,以权谋私,倒卖国家权力,侵吞国有资产,贪污受贿,形成其私有资本,构成了官僚资本主义存活并发挥其社会影响的社会条件。同样,官僚资本主义也成为了腐败群体的精神温床和文化依托。
  �
  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在中国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是不可能一下子消失的,它只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对儒家文化的批判则是创造性转化的开始,今后的历程还是漫长而艰辛的。�

  于丹这本书的后记为《〈论语〉的温度》,称《论语》为“简单真理”,为“一口奇特的‘向病’泉”。她的身心感受着泉水的“略高于体温”的温暖,承受着“温泉的恩惠”,并希望她的大众读者也“温暖地浸润其中”,还要“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可供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惶。”�

  不独有偶,那位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与于丹同台献艺的易中天教授为于丹写了一个序,名曰:《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用“色彩”去呼应“小妮子”的“温度”,可谓“色联温和”,颇有些温馨和谐的审美味道,猛一看去这个世界真是像易教授说的那么“多彩”了。

  易教授说他“需要一位最具普适性的孔子。”于教授就唤来了一位能够告诉我们如何过上“快乐的生活”的孔子。易教授希望“灰色的孔子”“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暖。”于教授就给大众读者唤来了一个“略高的体温,千古恒常”的孔子。对于教授唤来的孔子,易教授当然是欢迎的,那序就是他致的欢迎词,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孔子,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孔子。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孔子,大众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他还接着用欢迎词惯用的口气强调说:我们需要这样的孔子。我们欢迎这样的孔子。

  易教授的口气太大了。孔子不只是“我们”(易教授与于教授)的,还是“大众”与“人民”的,又是“永远”的。�

  稍有些名气的名人就可以为“大众”和“人民”代言了。有多少人在假借“大众”和“人民”之口在贩卖囊中之私呀!这就是那些“半部《论语》修自身”(于丹语)的名人们的专横表现。�

  更可悲的是那些“早晨5点钟”就去排队等着于丹签名售书的读者,他们已经作为“大众”而被易教授专横地代表了。这些大众读者职业不同,年龄从3岁到83岁。3岁的还好,没有公民权,易教授不能剥夺他们没有的东西。3岁的孩子一定有家长带领吧?否则恐怕连书店也找不到的。3岁的孩子需要什么“颜色”和“温度”的孔子呢?《北京晚报》没有提及,这家媒体只提及了他们的年龄,年龄小和年龄老如今都成了“炒点”。给一个3岁的孩子签名售书,到底是一种荣誉还是一种耻辱?这真有些像将加湿器卖给瓜棚里的瓜农,后面的话我就不必说了,说出来怕影响了孔夫子的“色彩”与“温度”。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修养的读者排着是队买同一本于丹的书。他们除了有以上的差异,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喜欢于丹的书,认为于丹写了一本好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百家讲坛”上听于丹讲过这本书的内容,还有些人虽然没听过,但也听别人说过这本书是本好书,因此也对它有了强烈的期望值,期望阅读后受益。他们阅读后很容易接受于丹的有毒的思想,很少有人能有批评于丹错误的能力。听说于丹还要接着在“百家讲坛”上讲《庄子》,当然也是要出《于丹〈庄子〉心得》的,但愿她别再犯太严重的错误。否则一个“小妮子”该害多少人的心灵啊!排队购她的书标志着大众文化素养的普遍下降,标志着不同年龄段的几代人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标志着社会文化的整体滑坡。�

  打住闲话,书归正传。我是想说无论是序还是后记还是整本书,对孔子的儒学都是推崇备至的。在21世纪的孔子的故乡,如果还不能对儒学进行理性批判,还不能不遗余力地揭出其现实表现的弊端,我们就不能对于传统进行创造的转化,也就不能建立一个新的充满生机的传统。

回答2:

老子说,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就是说一般 的知识分子接受知识,平时用不着的时候,是把道放在兜兜里的,但是要用的时候会拿出来表示自己也是明白道的人。我想儒家文化不可全部接收,感觉对自己有帮助的不妨学几点就好了,毕竟你想当圣人,全国人民都是不同意的!
你可以学个修身齐家,还可以学个仁义礼智信

回答3:

儒家稀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