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归根结底是不平等的。儒家,可谓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那段轰轰烈烈的”百家争鸣“思想运动中,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巨大的一支学说。儒家创始人孔子,至今还被广大中国群众推举为”圣人“,接受无数人的顶礼膜拜。儒学传承千年,早已成了中国人思想世界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儒学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糟粕“。儒家思想中,有哪些对人有危害性的思想呢?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儒学的很多弊端,都是被“冤枉”上去的。谈及儒学的积弊,很多人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教人“忠君爱国”,愚化民众的思想,但这实则不出于孔子的本意。换句话说,孔子的原教旨儒家,恰恰是“忠君爱国”这种法家思想的对立面。孔子的学说,鼓吹“兴灭继绝”,要恢复周朝的“小共同体”政治制度。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人们都爱敬自己的父母,士大夫对皇帝负责,君以民为本,方能“开万世之太平”。
如果君王违背人民的意志,那么就不再是统治者,而是“人人得而诛之”的独夫。所谓“闻诛一夫纣也”。但是这种周朝制度的统治核心就在于“天下一家”,他们认为天下就是一个大家庭,而天子是诸侯的大家长,诸侯又是士大夫的大家长。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把家庭关系放大到社会制度中去,那必然是一个“不平等”的制度。因为家庭生活的很多部分,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家长乾纲独断,不在意其他人的感受的现象。如果说儒学相比于“法家之说”,很讲仁义,对人民很好,这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和现代的民主制度比起来,儒学是极度缺乏平等的。
综上所述,儒学的危害性思想就是“不平等”。
儒家思想以“仁爱”著称,但是这一派的思想,在一些地方会显得比较奢靡。而现在我们推崇的是“节约减排”的轻资源生活。
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危害其实也是挺多的,比如说不分条件的愚忠精神,另外也是有些想法光说,不踏踏实实的干,而且都是文化人是高人一等的。
没有必要对儒家思想正本清源或秋后算账,要有历史的观点。今天对儒家学说的扬弃也是以其改造社会的执行力为标准的,合则留,不合则弃。毕竟理论要合于现实需要才有生命力!
立足消防科学发展观看儒家皆错。立足自然观人性观看儒家基本对。以此看今日中国基本是接受科学教育出来的科学者,儒家在中国适应性问题很大。再立足一个世纪的科学状况看全人类生存环境,没儒家理念科学出来灾难永远无解,人类总不能被科学灾难终止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