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提高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 ? 根据本人的实践与思 考 , 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
一、行政管理与率先垂范相结合
学校行政管理千头万绪 , 包罗万象。国外学者普汉姆认为 , 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者的工作所涉及的常规行为。在学校中具体表现为规划目标、制订计划、编制课程、评定成绩 , 提供教育资源 , 创建积极的心理氛围 , 解决教师矛盾 , 处理学生问题 , 协调家长关系等 , 以确保学校的有效运作 , 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美国的格里芬认为 ,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对下属人员指明干事的方向和指令他们去干事情 , 下属人员必须要遵循管理者指明的方向和指令要求去干事情。从国外学者对行政管理的观点看 , 我认为学校行政管理是指对学校各种管理资源进行协调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院长的职能是领导与管理学校。首先是领导 , 其次才是管理 , 领导比管理更重要。所谓领导 , 一是 " 领 ", 领要领先、领路、指引、 率领 ; 二是 " 导 ", 指导、引导、倡导、辅导等等 , 这就是说 , 领导的言传身教是最具权威的思想政治工作 , 领导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 , 领导的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领导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学校工作立宗旨、 明方向、树规矩、严管理的前提条件。院长身体力行 , 群众才会与 你同心同德 , 共同战斗 , 出色地完成任务。例如 , 我们中学面临困难很多 : 生源差、学额多 , 教师工作量大。院长带头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 , 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 " 同甘共苦 ", 每位领导 都超量兼课 , 扎扎实实教学 , 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处无声胜有声 , 领导身教重于言教 , 广大教师不计时间、不讲条件、不论报酬 , 一心扑在教学中 , 这已蔚然成风。
领导主动承担责任 , 是获得教职工尊重和信任的基础。有一次安排一位教师去区里开会 , 但课却没有安排好 , 造成教学失误领导主动要求扣除自己的奖金。校办厂工作出现一些失误 , 院长在教代会上主动宣布扣除自己 1000 元奖金……这些做法在教师中产生很好的口碑 , 认为领导对自己动真格 , 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 , 劲往一处使 , 积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制度管理与情感投入相结合
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 , 所谓 " 没有规矩 , 不成方圆 ", 但光靠制度管理 , 至多只是管理教师表层 , 而很难对其责任心和内因原动力发生影响 , 唤起管理对象的主人翁意识 , 因此 , 教师管理要有学校自己的特点。制度管理求共性 , 又要因人而异 , 创造一把钥匙开一 把锁的艺术 , 达到教师工作起来不仅用力 , 更要用心去做 , 使教师真正把学校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
台湾心理学家曾文星认为 ," 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被情感所操纵 ", 情感相通 , 心理相融 , 和谐奋进 , 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最佳氛围里进入最佳精神状态 , 发挥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益。当然 , 要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 必须恰当运用激励机制。美国心理学家 赫兹伯格提出的 " 双因素理论 ", 是以情聚人、建设教师队伍的激励理论。 " 双因素 " 即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主要调动人们 的积极情感 ; 保健因素主要防止产生和缓解不满情绪。在具体工作中 , 一方面要不断创造积极上进的情感 , 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 , 另一方面 , 尽量使教师避免产生消极情绪 , 使大家在互谅互助互爱 , 相互关心的气氛里为教育贡献才华和力量。要达此目的 ,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
第一、对每个教职工给予同样的关心爱护。儿童在健康成长中需要爱 , 教师在辛勤工作付出爱的同时 , 他 ( 她 ) 同样也需要得到爱。作为院长 , 以爱教师为先 , 以关心教职工为己任 , 只有把教师放在心上 , 教师才会把心放在教育上。所以 , 院长平时应注意深入组室 , 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疾苦 , 搭准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脉膊 , 关心每一位教师的生活。当教师生病或生育时 , 领导主动带着补品、补助金探望 ; 当教师家庭出现意外或困难时 , 更是风尘仆仆及时赶到他们面前……教师感到组织关怀的温暖 , 生病尚未痊愈就急忙赶来上课 , 哺乳期未过就匆忙到校任教……他们已把学校工作真正当做自己的事业。
第二、心理位移 , 角色转换。院长是领导角色 , 但作为教育工 者 , 又是教师角色。因此院长应时时心理位移 , 以 " 教师 " 的角色出现在教师之中 , 与教师心理与感情的距离才能越来越近 , 才能与教师知心 , 成为教师 " 知音 "; 只有甘当 " 后勤部长 " 才能激励教师出色地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三、把握教师情绪的两极变化。从生理学角度来看 , 积极的情感产生时 , 它能提高大脑皮层活动积极性 , 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 人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 随之工作效率也处在最佳态势。因此 , 院长要努力探究教师心情的最佳期 , 适度激励 , 反之必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物以系心 , 情以聚人口在学校注意制定必要、有效、科学的规章制度的同时 , 但更要注重做关心人的工作 , 方方面面体现 " 人情味 ", 表现关心人的情感 , 烘托团结、和谐、强馨的氛围 , 才能真正调 动教师的积极性 , 共同把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顺利完成。
三、权力因素管理与人格影响相结合
权力是一种控制力 , 也是一种强制力。院长应当运用权力控制全校师生围绕学校目标进行有序活动 , 必要时也可用强制手段要求师生服从学校的意志 , 但一味追求权威、程式化、统一化 , 要求教师无条件服从 , 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教师自主性 , 久而久之 , 就 造成教师被动工作的习惯 , 极大地压抑教师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在社会主义学校里 , 学校领导需要十分重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 , 它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 , 往往能使被管理者对管理者产生发自内心的信赖与尊敬 , 满怀激情地去执行管理者的决策 , 追随学校去实现管理目标 ,怎样才能发挥出院长非权力性影响力 , 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第一、院长要具有优秀的品格 , 高尚的情操 , 较高的理论水平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 这样才会使教职工产生敬佩感和吸引力。
第二、有较强的领导才能 , 一位德才兼备的院长必然能使学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 自然在群众中产生极大影响力。如果一位院长连当一名班主任的能力都不具备 , 怎么能管理好一所学校呢 ? 所以学校领导才干、能力是其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第三、还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经验 , 不仅精通 一二门学科知识 , 还应具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 掌握教育学、 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 , 勤于学习 , 善于学习 ,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影响力。
主要结合权利义务条款 先说义务以及不履行义务会咋的(处罚) 再说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