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穿越想得想入非非了?穿越有风险,投胎或转世须谨慎。
二、 其实如果我们不穿越,也无须怕这个。
三、如果怕,又想穿越到古代,那就好好学习古代汉语言文学。
四、但是,给你一个定心丸:中国古代的人们说话是带“之、乎、者、也”的,不过,只是一些助词,相当于今天的“的、地、得”、“着、了、过”等一样,具体用到语气上相当于今天的“啊、呀、咦、哇”等。
你所说的其实是古代的文言与白话的关系。
五、更好的定心丸——中国古人并不是一直说之乎者也的——
——说之乎者也,也不过是春秋战国秦汉时的事。
——到了魏晋时候,各民族大融合,之乎者也就不频繁了。
——到了唐朝时,人民口头语言与书面用的的就脱节了
——到了宋代,他们说的话就与书面上的之乎者也完全分开了,语言分成了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中的口头语,一种是沿用之乎者也的书面语。意思就是说,一种是用来日常说话的用的,一种是文人用来来书写、记录和朗诵时用的。——他们本来完全可以说口语,写口语,用口语来写作,来说说话,但是他们要用雅文来表现思想和胸怀,俗人的口语是不妥的,这不是卖弄,而是诗经楚辞开了一个先例,中国人的文学作品都讲究素雅美美观,所以要用古代文言,而不用口语——白话文是到了新文化运动时候才推广开的,起了作用的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他们一批人物带头,北方一些大学的师生作为学习者共同发动起来的,五四以后,白话文成了主流。
——到了明清时,人们的口头语和现在基本就一样了。
所以,你要穿越,就穿越到宋朝以后,如果穿越到秦汉一段,当然得会之乎者也了,而一穿就穿越到商周以前,或是夏代,不要说你,就是古汉语专家也要皱眉了,他们也需要随身带一堆词典什么的了。
那只是那个时候的习惯,如果到了古代会适应的。
之乎者也只是书面用语,人们说话和现在口语差不多的。
那你一定要魂穿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