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形成的风景地貌主要有砂岩地貌和溶岩地貌。
1. 砂岩地貌
当碎屑粒度在2—0.06mm,含量大于50%的碎屑经沉淀、胶结而成的岩石称砂岩。当其粒度大于2mm,含量在于25%一50%的碎屑岩称为砂砾岩。
砂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云母等,其胶结物为硅、铁、钙、粘土等。颜色为淡灰、橙红、紫红、黑灰、淡绿、黄褐等色。在阳光照射下灿烂绚丽,:,光艳夺目。砂岩除具有沉积岩的一般规律外,还具有“顶平(或斜)、身陡、坡缓”的特点。现将其有代表性的地貌分述如下:
(1) 丹霞地貌
“有丹崖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地貌称为丹霞地貌”(1993年黄进教授定义)它发育于中生代至第三纪,具有砂岩、砾岩、页岩交互成层的结构特点,岩层多水平状。在高温多雨,流水和风化环境作用下,峡谷交叉成网,多短而成块,如柱、如塔、如壁、如堡,平地拔起陡峭突元,不仅有明显的层理,并富有垂直节理和球状风化的特点,形成浑圆状岩壁,山顶形象为城堡式、麦垛式、奇峰峭壁式。山体呈圆润、秀美、深邃、清幽之感。丹霞地貌最具特色的景分述如下:
方山——山体四壁均由赤壁丹崖构成。顶部岩层坚硬,抗蚀力强,近于水平状态,就像是桌子,因此又叫桌状山。
额状崖一在岩壁上不断发生沿岩层的凹片状风化剥落,使岩壁凹进,上部悬空,进而发生崩塌,形成上方突出、下部凹进的额状崖。
圆形石柱——砂岩因球状风化剥蚀而形成浑圆形石柱的孤立残丘。丹霞山的阳元石、承德磬锤峰等也都是这类景观。
扁平洞穴——在悬崖峭壁上,由于岩层坚硬程度不同,造成风化有差别,再经侵蚀和崩塌而形成。扁平洞的横断面底部塌而形成。扁平洞的横断面底部较平坦,顶部平缓拱状,越向内越低,越向内越窄,以至消失,一般没有支洞。
天生桥——主要是流水侵蚀而成。在石墙某软弱层或断裂交叉部位,当流水沿节理渗入侵蚀,经崩塌和风化,形成穿洞(窗)并不断扩大,使上部崖块悬空形成天生桥。
水帘洞——岩层的上部为硬岩层,下层为软岩层,下部风化崩塌向内凹。如此处正好有流水,就会形成水帘洞。
一线天——当水流长期沿节理裂隙向下侵蚀,逐渐形成陡峭狭窄的深沟,有的弯弯曲曲,两崖夹峙,:,壁立参天,形成“一线天”或“月牙天”。
台寸——山谷两壁直立,谷底平坦易行,如武夷山的流香涧。“涧为群峰所夹,广可十笏,长千之,芳于间发,麋鹿同涂,水有断涧之声,壑无漏云之隙。”为罕见奇特的巷谷。
(2) 砂岩峰林地貌——一张家界
张家界坐落在湖南省武陵源中段。40亿年前,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其地层的地质年代属古生代泥盆纪中世云台观期,在滨海沙滩环境沉积而成。日月递嬗,沧桑变迁,经大自然的作用力,地壳上升,流水沿垂直节理侵蚀,在大约7千万年前形成了砂岩峰林,有了今日这世界罕见的张家界地貌景观。
张家界的岩石表面为紫色、灰色、黄色等,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光彩绚丽。这里的岩石以石英砂岩为主,岩层的厚度达500m,质地坚硬,结构致密,化学稳定性好,抗风化能力强,因而常形成挺拔尖锐的岩峰石柱。如“金鞭岩”、“定海神针”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耐人寻味。
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的“构造节理”,在地壳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巨大的能量作用下,岩层受雨水和冰雪的侵蚀,主要沿着岩层的裂隙面发育,裂隙面两侧的岩石不断发生重力崩塌,岩壁很陡,平直整齐如刀切割。而成菱形或方形柱状体。每当滔滔洪水咆哮而下,荡涤一切。落差大的地方,形成瀑布。在这里重力崩塌明显,速度惊人,有时在一瞬间巨二的石块从峰顶岗岭滚落于河谷,形成如“醉罗汉”等景观。
张家界在第四纪地质上,没有遭到古冰川的浩劫,属亚热带北部温湿的气候,从而保存了原始森林的面貌。它集中了原始、奇特、清、齐全被称五绝(图6-24)。那数以万计的石峰仅相对高度200—300m的在景区就有300b,挺拔雄秀,,清·吴肇端《游青岩山》曾多处,挺拔雄秀。清,吴肇端《游青岩山》曾这枉样赞美它:
人游山峡里,宛在画图中,
壁爱双屏列,天看一线通,
啼猿声处处,古木叶丛丛,
日夕归来晚,泉声两岸风。
(3) 嶂石岩地貌
悬崖陡壁是嶂石岩景区最突出的地貌构景要素,而且崖面色彩鲜艳、丰富。嶂石岩地区,陡峻的山体就像一条红色长城,既陡直又绵长。山脉主脊呈线状南北向延伸,致使山顶轮廓线从南到北呈现一条极和缓的波状线。山体的标准发育坡面一般呈垂直的阶梯状大陡崖,每层剥蚀平台时窄时宽,顺红色大墙向远远延伸。在这些平台上发育着嶂谷、塔柱、排峰、崖廊、洞穴等叶,小型造型地貌,丰富着巨大的崖面景观。由于嶂石岩砂岩层的上部都有一层较厚的石灰岩层,石灰岩在有水的条件下易受侵蚀,但在北方干旱少雨的情况下,却很坚硬,成为下部岩层的保护层,使风化侵蚀从岩体的边沿开始,逐渐后退,这样就发育了一套由山前冲积扇、侵蚀丘陵、构造侵蚀低山构成的地貌形态,配合层层后退升高的阶梯状陡崖,形成从前到后,从低到高层峦垒叠,层层升高之势,加上其水平方向的线状延伸,更突出了它壮阔的气势。
嶂石岩处于干旱少雨地区,岩面多保持了岩石原有的色彩。层层叠叠的悬崖峭壁呈现紫红、暗红、灰白等色。同时由于岩石颗红、暗紫、粉红、灰白等色。同时由于岩石颗粒细、结构紧密,因此岩面光泽度好,在北方骄阳的照射下,有明净的蓝天白云,绿树的衬托,更加鲜艳夺目,结合壮阔的地貌造型更加衬托出嶂石岩的热烈奔放的美感。特别是在朝阳和晚霞的映射下,整个山体金光四射,真正是“色如丹渥,灿若明霞”。
嶂石岩地貌主要地貌形态有:
① 悬崖
最常见的是光滑齐削、上下陡直的崖壁,危岩耸立,雄浑而富有力度。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垂直剖面形态,有的呈阶梯状。包括正阶、反阶;有的发育成各种形彩态酌天然栈道;有的崖壁纵断面上方突出,下部凹进,形如霁页状 。
② o型谷
o型谷是由一个水平方向.向呈规规则弧形的崖壁。三面甚至四面围合,成半圆形剧场状的谷
嶂石石岩地貌景区,o型嶂谷最为突出,使得整个嶂石岩景区以弧取形半围合空间为特色,在几乎每个单元景区都能感觉到十分强烈的围合感和整体感。
③ 石墙
墙状地貌山体长度远大于高度,酷似突于地表的长条状城墙。墙状地貌往往因观赏距离多近于垂直仰视或俯视,使景观呈现上举、伸张、扬展之势,或危崖临空,展现了各种不同的强劲动势。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
④ 大裂隙:
由垂直节理从上向下或由外向里扩大形成裂隙。是与节理走向一致陡峭平直狭窄的深沟。它并不是切穿山体的一道裂隙,而是发育在山体边缘的楔形狭谷,这种外宽、r1内窄的楔形沟缝,,在嶂石岩地貌电中非常普遍。
⑤ 垂直洞
垂直洞是沿垂直节理裂隙发生风低化作用而形成的洞穴,,南干仲L,岩岩垂直节理发育,垂直破碎带的下部岩石塌落,IJl体凹人形成垂直洞。如嶂石岩的子母洞(图6-33),大洞高7m有余,宽约8m,纵深12m。嶂石岩地貌中洞穴景观并不常见。
⑥ 其他
嶂石岩地貌还有一些石柱、落石、残石等景观,形象生动。这些形状各异的地貌形态随机组合分布,对丰富景观空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庐山——断块山(砂页岩构成)
远在十牛多亿年前的吕梁运动(时,寸,古庐山这块大地移升,t代寒武志留纪时,江南古陆地下沉,庐山成为大海中的一个孤岛。大约两亿年前,陆地抬中的一个孤岛。大约两亿年前,陆地抬起,又经“燕山造山运动”,庐山受到挟持力作用,出现了褶皱断裂和上升,至新生代第三纪,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庐山成为断块山隆起于雪线之上,那时隆起于雪线之上,那时庐山遍体冰雪,冰川挟持着大大小小的石块,挤压、锉磨着沿岸的岩体。由砂岩、页岩为主交互成层形成的峭壁,经冻融风化,石块不断地松懈、崩塌,又由于岩层抗蚀力的差异和构造断裂风化的作用,使原本大体上水平的岩层不断削蚀,形成像三叠泉等这些参差悬空、棱角锋利、线条清新、变化多姿的奇丽景色。在西谷去花径路旁,那两块巨石迭置起来的冰桌,就是冰川的遗作。
徐霞客曾对庐山砂页岩构成的断块山的自然美景的形象,作了绝好的描写,“峭壁乱耸,时时仰见飞石突缀其间,岩端石歧横出……怒流如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2. 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是一种海湖盆地中生成的灰白色或灰色的可溶性岩石,在以地下水为主、地表为辅的溶蚀和冲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奇异特地貌,如峰林、峰丛、溶洞、地下河等,称为岩溶地貌。国外称喀斯特(karst)地形。
岩溶地貌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 5%。因此我国不仅岩溶面积大,而且类型繁多,有石牙、溶沟、岩溶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谷地、干谷、峰林、峰丛丛……如广西桂林的峰林,云南路南的石林,贵州的黄果树,肇庆的七星岩,桐庐的瑶琳仙境,北京十渡野三坡,龙庆峡,房山的石花洞…L-方山的云水洞……都是观赏价值很高的岩溶山水,或光怪陆离的岩洞,或群峰浮水……各具风彩。其代表性的景分述如下:
(1) 峰林地貌——桂林
在岩溶地区,常有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们一个个平地崛起,挺拔矗立,有的呈圆柱状,有的呈圆锥状,形成一片林立的奇峰或联座锥状的峰丛。一般石峰由平地拔起百余米,孤耸笔挺,婷婷玉立,那清澈透明的流水、光怪陆离的岩洞,真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就是桂林。
(2) 石林地貌——石林
云南省路南族自治县,这里是一块美丽神奇、迷人的地方,是阿诗玛的故乡。
远古以前这里是海洋,是云南造山运动,使这个地区缓慢地下降,形成大海。湛蓝的海水,充足的阳光,经过生化和地质作用,在海深部形成了较纯的石灰岩。在距今2.1亿年至1.85亿年的2 500万年间,这里发生了东吴造山运动,地面上升,形状近水平均石灰岩露出地面,巨厚的石灰岩受地壳机械作用,产生裂缝,大气降雨沿裂缝垂直向下溶蚀、冲刷,使垂直裂缝特别发达,形成茁壮的石芽,石芽又彼此分离形成剑状石林、塔状石林、古堡状石林、岩墙、岩柱等。岩体顶部多呈齿状,造型丰富。在总面积350多万km2的范围内,或石峰突元,神情生动,或玲珑剔透,清新俊雅。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如岩柱上层层的叠痕,传说那是当年恶魔阿斯阿伯为堵南盘江,淹没宜良,而强行押解群峰南行时,用鞭子抽打石峰,在其身上留下的烙印。实则是地壳运动,海底两次升降所至。又因有幸没有遭遇过强烈地震的破坏,使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亚热带潮湿多雨的气候,使岩石表面形成溶沟、溶槽,‘使石林不断地发育着,石峰群集,怪石林立,突元峥嵘,石屏巍峨,如凤凰梳翅、万年灵芝、回娘家……。其中最著名的属阿诗玛,她不畏权贵,不慕荣华,执着地追求真挚的爱情。可恶的岩神放洪水淹她,阿诗玛化为一座石峰,挺立在玉鸟池畔,深情地等待着她的阿黑哥。这一切又为景区凭添了许多情趣。这就是享誉世界的石林
(3) 高山岩溶地貌——九寨沟、黄龙
九寨沟、黄龙位于四川北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处。九寨沟因为这里沿沟居住着九个藏族村寨得名。这儿有上百个大小不一样的海子和连接这些海子的或轻盈漫舞或急流直泻的瀑布群。黄龙则是长达十里的金黄色的水道,水从雪山—。卜飞腾而下,酷tIJ’—条黄龙从天而降,
在大约距今200-300万年时,地球进入了第第四纪冰川期。九寨沟一带冰川活动十分频,气温变化非常剧烈,吋暖时冷,留下了大量的冰川终碛物,堆积成大大小小的坝,存水后成为冰碛湖。这里的地质构造为碳酸盐岩,其成分主要由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组成。岩石中富含碳酸钙的稳晶质集合体,它通常疏松多孔,当饱含石灰质的高山融雪流—1、,的低温雪水渗入岩石缝隙、溶洞,溶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后又涌出地表,温度上升蒸发沉淀;或由于富含石灰质的河水受藻类的生物作用沉淀附着在固体表面,形成石灰华,、这些石灰华又历经漫长岁月的堆叠,形成各种色彩斑烂的彩色世界,成为罕见的奇观。
九寨沟长4km, 地势南高北低,海拔3 000多米,相对高度l OOOm。有1 00多个层层叠叠形态各异的梯湖,也称海子。黄龙长7.5km,主峰雪宝鼎海拔5 588m。
石灰华滩流——金沙铺地:长2 500m,宽30—170m。河滩呈淡黄、鲜黄夹金黄、深绿、灰白、褐色变化,阳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十分壮观(图6-42)。
石灰华瀑布:岩溶水至陡坎处,水流变薄,流速变慢,压力降低,加快碳酸钙沉淀、附着,沿陡坎形成表面具流线、流纹或浪涛形的华体,就是石灰华瀑布。洗身洞瀑布最大、最壮观,顶宽33m,高6.7~7.3m
石灰华彩池:岩溶水在局部地段段遇枯枝落叶的阻挡,水流变成绕浇流,水流内部压力减小,有利CaC03沉淀。老甚至局部水流呈停滞状态,CaC03附着、结晶,长久如此,形成弧形石灰华堤埂,堤埂包围的池水,有因滋生多种颜色的水藻,在石灰华沉淀的池底的衬托下,出五彩颜色,故称五彩池。石塔镇位置最高,湖堤造型最美,有被石灰华局部掩埋的明代石塔两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