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大将王平去哪了,他是怎样的结局?

2025-03-31 07:43:3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王平字子均,原先是曹操手下校尉,汉中之战时投靠刘备。由于王平是个文盲,大字不识几个,所以他平日为人低调谨慎,不善言谈,但这不影响他成长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王平是巴西宕渠人,他年幼家贫,被寄养在外祖父何家,所以又名何平,长大后才改回本姓。曹操征讨汉中张鲁时,王平和同郡的少数民族归附曹操,随他们迁移到洛阳,被任命为代理校尉。刘备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后,王平随曹操来汉中抵御刘备,因战败而归降刘备,后因军功和谨慎被刘备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等职,开始在蜀汉军中崭露头角。到诸葛亮北伐时,王平已经成为蜀汉军中的中坚力量,诸葛亮因其谨慎持重,被任命为副将随马谡镇守街亭。在街亭之战中,王平一直规劝马谡,但遭到马谡的无视。虽然街亭最终失守,但王平带领的兵马非但完好无损,还迟滞了张郃的进攻,为蜀军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因此王平被诸葛亮任命为参军,统领精锐的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街亭一战可以说奠定了王平在蜀军中的地位。此后王平又在北伐中屡建奇功,深得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发生火拼。王平以大局为重,凭一己之力遣散了魏延兵马,制止了更严重后果的发生。而魏延最终兵败被杀。魏延死后,王平辅佐吴懿镇守汉中,不久兼任汉中太守。237年吴懿去世后,王平正式都督汉中,成为蜀汉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得到蒋琬的重用。244年,曹爽发兵十万进攻汉中,王平沉着应对,固守兴势,最终和费祎前后夹击大败曹爽,这是王平一生当中最经典的一战。汉中在王平的镇守下固若金汤,王平因此和镇守永安的邓芝、镇守南中的马忠各保一方平安,被人们称为“平安三侯”。

248年,王平病逝于任上,其子王训承袭了爵位。直到蜀汉灭亡时,当地百姓还在称道王平的功绩“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

回答2:

延熙七年(244年),魏明帝曹睿命宗室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当时汉中守军不到三万,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诸将都面有惧色,唯有王平沉着应对,积极布防,派人据守阳平关,在涪城诸军及成都援军的合力抵御下,魏军被击退,王平有勇有谋,虽大字不识,却经常出奇策以绝魏军。
蜀汉延熙十一年(248年),王平病逝于成都,其子王训继承他的安汉侯爵位。当时马忠在南中,防备南蛮;邓芝驻守永安,防备东吴;王平在汉中,防备曹魏;三人各守一方,保障蜀汉领土的平安,三人因此也被称为“平安三侯”,是蜀汉中后期安汉兴国的重要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