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戏曲著名武生

2025-01-20 06:00: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杨小楼2.李万春3.俞菊笙4.高盛麟5.俞振庭。
  武生是京剧的一个重要行当,主要扮演勇猛无敌的大将军,或者武艺高强的侠客。在二百多年的京剧发展史中,武生行人才辈出,享有“国剧宗师”之称的京剧泰斗杨小楼,梅兰芳先生的外祖父杨隆寿,表弟杨盛春,都是武生行中的佼佼者,连一代伶王谭鑫培青年时期也是唱武生的。
杨小楼,男,京剧武生。小名三元,谱名嘉训;安徽省潜山县人。祖父杨二喜为京剧武旦,父杨月楼。
幼入小荣椿科班学艺,从杨隆寿、姚增禄、杨万青学武生。十六岁出科,在京、津两地搭班,充当配角。后发愤用功。得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王福寿、张淇林、牛松山等的指点,并拜俞菊笙为师,技艺渐进。二十四岁搭入宝胜和班,以“小杨猴子”之名露演,名声渐起。又与谭鑫培同在同庆班,经谭氏奖液,成为挑大梁的武生演员。二十九岁时入升平署为外学民籍学生,备受慈禧赏识。他与谭鑫培、陈德霖、王瑶卿、黄润甫、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高庆奎、余叔岩、郝寿臣等人合作,先后组建陶咏、桐馨、中兴、崇林、双胜、永胜等班。声誉鹊起。在当时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成为京剧界的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
  李万春(1911年农历八月十二日 1985.9.14),原名李伯,
  小名长顺,字鹏举,曾用艺名客串李。满族正黄旗人,原籍河北省雄县,出生于哈尔滨。父亲李永利是红遍江南、称绝一时的清末著名“武花脸”演员。李万春不足五岁就开始随父练功学戏。他除了接受家传外,还先后受教于于德智、崔凤鸣、项鼎新等老师。李万春七岁就在上海以“客串李”登台献艺。随后在苏州、无锡、扬州、杭州一带演出。改名李万春,从此他走上了辉煌的演艺路。也是合成天意,此阶段正值马连良抵沪演出,李万春深得马连良青睐,从马先生受教了《南阳关》、《李陵碑》、《打棍出箱》等戏,为他唱念功夫的发展起到了颇重要的奠基作用。十二岁,李氏一门应“斌庆班”主事人俞振庭之约到北京搭班,李万春三天打炮戏《战马超》、《珠帘寨》、《四郎探母》,文唱、武打,技熟艺精,各有特色,被京城誉为“童伶奇才”。从此他大红大紫,轰动梨园。他边演出边广收博取,不但每天有马连良、尚小云等名家作看戏后的总结指导,而且他文戏问艺余叔岩,武戏投师杨小楼,两位大师认真传艺,宠爱极至,均收认他为螟蛉义子。后李万春得到梅兰芳的提携,随同梅先生到沪演出,更是受益匪浅。一九三二年,他自组“永春社”,在京、沪以及济南、青岛、武汉、东北各地演出,大受欢迎。四十年代初,他开办“鸣春社”科班,先后培养“鸣”、“春”两科学生近300人。排演了很多新戏。如《田七郎》、《大树将军》、《佟家坞》、《阴阳鱼》、《羊角哀》、《十八罗汉收大鹏》等。
  李万春的戏路宽广,勇于革新,武生戏的长靠、短打、箭衣,无不出色,武松戏与黄天霸戏均有独到之处。关羽戏曾受教于林树森与李洪春,演来别具一格。猴戏亦颇擅长,刻画美猴王的神态,灵捷机智,不俗不野。
李万春代表剧目有:《武松打店》、《武松打虎》、《火并王伦》、《九江口》、《闹天宫》、《古城会》、《水淹七军》、《林冲夜奔》等;并排演新剧目《岳飞》、《戚继光斩子》、《廉官风》等。他的弟子有姜铁麟、董文华、马少良、石庆福、韩增祥等。其弟恫春、庆春、圜春,其子小春等都是京剧演员。

回答2:

武生是京剧的一个重要行当,主要扮演勇猛无敌的大将军,或者武艺高强的侠客。在二百多年的京剧发展史中,武生行人才辈出,享有“国剧宗师”之称的京剧泰斗杨小楼,梅兰芳先生的外祖父杨隆寿,表弟杨盛春,都是武生行中的佼佼者,连一代伶王谭鑫培青年时期也是唱武生的。

NO1. 杨小楼
杨小楼,男,京剧武生。小名三元,谱名嘉训;安徽省潜山县人。祖父杨二喜为京剧武旦,父杨月楼。
幼入小荣椿科班学艺,从杨隆寿、姚增禄、杨万青学武生。十六岁出科,在京、津两地搭班,充当配角。后发愤用功。得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王福寿、张淇林、牛松山等的指点,并拜俞菊笙为师,技艺渐进。二十四岁搭入宝胜和班,以“小杨猴子”之名露演,名声渐起。又与谭鑫培同在同庆班,经谭氏奖液,成为挑大梁的武生演员。二十九岁时入升平署为外学民籍学生,备受慈禧赏识。他与谭鑫培、陈德霖、王瑶卿、黄润甫、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高庆奎、余叔岩、郝寿臣等人合作,先后组建陶咏、桐馨、中兴、崇林、双胜、永胜等班。声誉鹊起。在当时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成为京剧界的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

NO2. 李万春
李万春(1911年农历八月十二日 1985.9.14),原名李伯,
小名长顺,字鹏举,曾用艺名客串李。满族正黄旗人,原籍河北省雄县,出生于哈尔滨。父亲李永利是红遍江南、称绝一时的清末著名“武花脸”演员。李万春不足五岁就开始随父练功学戏。他除了接受家传外,还先后受教于于德智、崔凤鸣、项鼎新等老师。李万春七岁就在上海以“客串李”登台献艺。随后在苏州、无锡、扬州、杭州一带演出。改名李万春,从此他走上了辉煌的演艺路。也是合成天意,此阶段正值马连良抵沪演出,李万春深得马连良青睐,从马先生受教了《南阳关》、《李陵碑》、《打棍出箱》等戏,为他唱念功夫的发展起到了颇重要的奠基作用。十二岁,李氏一门应“斌庆班”主事人俞振庭之约到北京搭班,李万春三天打炮戏《战马超》、《珠帘寨》、《四郎探母》,文唱、武打,技熟艺精,各有特色,被京城誉为“童伶奇才”。从此他大红大紫,轰动梨园。他边演出边广收博取,不但每天有马连良、尚小云等名家作看戏后的总结指导,而且他文戏问艺余叔岩,武戏投师杨小楼,两位大师认真传艺,宠爱极至,均收认他为螟蛉义子。后李万春得到梅兰芳的提携,随同梅先生到沪演出,更是受益匪浅。一九三二年,他自组“永春社”,在京、沪以及济南、青岛、武汉、东北各地演出,大受欢迎。四十年代初,他开办“鸣春社”科班,先后培养“鸣”、“春”两科学生近300人。排演了很多新戏。如《田七郎》、《大树将军》、《佟家坞》、《阴阳鱼》、《羊角哀》、《十八罗汉收大鹏》等。   
  李万春的戏路宽广,勇于革新,武生戏的长靠、短打、箭衣,无不出色,武松戏与黄天霸戏均有独到之处。关羽戏曾受教于林树森与李洪春,演来别具一格。猴戏亦颇擅长,刻画美猴王的神态,灵捷机智,不俗不野。   
  李万春代表剧目有:《武松打店》、《武松打虎》、《火并王伦》、《九江口》、《闹天宫》、《古城会》、《水淹七军》、《林冲夜奔》等;并排演新剧目《岳飞》、《戚继光斩子》、《廉官风》等。他的弟子有姜铁麟、董文华、马少良、石庆福、韩增祥等。其弟恫春、庆春、圜春,其子小春等都是京剧演员。

NO3. 俞菊笙
俞菊笙,原名光耀,学名玉生,号润仙,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自幼拜张二奎(与程长庚同时期的老生名家)为师,并从杨双喜(杨宝森、杨宝忠的祖父)习武旦,与杨月楼(杨小楼的父亲,原名杨玉楼)并称“忠恕堂文武双璧”。後因身材魁伟,气度猛武而改习武生。出科後曾主持春台班多年,以武生挑班唱大轴,是自俞菊笙创始。曾与汪桂芬、胡喜禄、何桂山、刘永春、黄三雄合作演出。他为人豪爽,急公好义,人称“俞毛包”,以胆敢在慈禧太后面前率脸盆著称于当时。俞菊笙长靠、短打均擅长,演戏风格勇猛威武,矫健雄伟,世称“俞派”。俞菊笙外号“大头”,头颅硕大,为丰富武生的表演剧目,他将原本为武花脸应工的剧目比如《艳阳楼》、《金钱豹》、《铁笼山》等等勾脸戏大胆移植为武生表演,形成勾脸武生的独特风格,同时还将《挑华车》改为俊扮武生戏,为后世所遵从。同时,由于他出身武旦,在《铁笼山》中还加入了独特的打出手,丰富表演内容。他戏路宽广,又兼主持大戏班,所以尤其擅演人物众多的神怪戏,常演剧目有《挑滑车》、《长坂坡》、《艳阳楼》、《铁笼山》、《青石山》、《英雄义》、《金钱豹》、《赵家楼》、《金沙滩》、《晋阳宫》、《混元盒》、《百草山》等等。
由于俞派影响巨大,所以后来的武生演员大多师法俞派,京剧泰斗杨小楼,武生宗师尚和玉都是俞门弟子。

NO4. 高盛麟
高盛麟,原名春发,又名仲麟,祖籍山西榆次,1915年出生于北京。京剧武生演员高盛麟出身于梨园世家,其祖父为名丑高四保,父亲是老生高派创始人高庆奎。他自幼受家庭熏陶,6岁练功学艺,9岁入北京“富连成”科班,师承王连平攻武生兼习老生。出科后又从杨小楼、刘砚芳、丁永利深造。由于他习艺刻苦,善于领会,技艺迅速进步,与孙毓堃齐名,同被誉为杨派武生后起之秀。
1939年,他随言菊朋、侯玉兰赴沪演出。1944年,与盖叫天、叶盛章、班世超合作演出,轰动申江。1947年与程砚秋合演于天蟾舞台。此时,技艺已趋成熟,不但具有杨派武生风范,还因受盖叫天、周信芳及其父高庆奎艺术影响,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后与袁世海双挂头牌演出《红逼宫》、《连环套》、《战宛城》等剧,场场爆满。1949年后,在北京与盖叫天、厉慧良等演出武戏专场,以高超的技艺使观众折服。
50年代,他参加武汉市京剧团,为该团主要挑梁演员,不仅常演出一些传统杨派武生及文武老生、红生戏,还编演了《郑成功》、《戚继光》、《反徐州》等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豹子湾战斗》等。他不但演技精湛,且戏德高尚,常为其他演员配戏。1972年,他被调入中国戏剧学院任教授,从事戏曲教育工作。数年来,他培养了不少武生演员,如刘子蔚等。

高盛麟功底深厚扎实,靠功尤精,功架稳健大方,表演严谨洒脱,且扮相有大将风度,声音高宽洪亮,唱念雄劲激昂,被誉为当代杨派武生典型。他不仅擅长靠戏、短打、箭衣、红生,甚至武净和老生戏亦精。
其代表作有《挑滑车》、《长坂坡》、《英雄义》、《状元印》、《铁笼山》、《战宛城》、《恶虎村》、《连环套》、《骆马湖》、《古城会》、《汉津口》、《华容道》、《郑成功》、《戚继光》、《反徐州》等。

NO5. 俞振庭
俞菊笙之子俞振庭,人称“小毛包”,承袭父业,主攻武生,以剽悍勇猛著称,但是技艺平平,唯有《金钱豹》颇具乃父风范,为抗鼎之作,风靡一时。中年以后就不事登台,专门经营戏班,组建斌庆社,分大班和小班,大班遍邀名角,梅兰芳、尚小云、雪艳琴、裘桂仙、侯喜瑞、王少楼、王凤卿等等都曾搭斌庆社演出;小班为科班,专门培养戏曲人才,名人辈出,计艳芬、朱斌仙、朱斌舫、孙毓坤、徐碧云、刘斌昆、毛庆来、谷玉兰、张永禄等等都是斌庆社门下,李万春、蓝月春等等也曾经在斌庆社带艺搭班。
俞振庭颇具戏曲组织天才,男女同班合演,开始演唱夜场戏都是由斌庆社首创的。但是由于他挥霍无度,晚年生活很窘迫,在京的京剧名家感念俞振庭当初的提携,曾于1936年9月7日(农历七月二十二)为其演出“搭桌戏”救急, 俞振庭是年57岁,身体状况欠佳,言语已含糊不清。当日由人搀扶到后台给诸位演员道“辛苦”致谢,1939年1月21日(农历腊月初二)病逝于大百顺胡同俞宅,享年60岁。

回答3:

  武生是京剧的一个重要行当,主要扮演勇猛无敌的大将军,或者武艺高强的侠客。在二百多年的京剧发展史中,武生行人才辈出,享有“国剧宗师”之称的京剧泰斗杨小楼,梅兰芳先生的外祖父杨隆寿,表弟杨盛春,都是武生行中的佼佼者,连一代伶王谭鑫培青年时期也是唱武生的。

  1.杨小楼2.李万春3.俞菊笙4.高盛麟5.俞振庭 NO.1 杨小楼
  杨小楼,男,京剧武生。小名三元,谱名嘉训;安徽省潜山县人。祖父杨二喜为京剧武旦,父杨月楼。

  幼入小荣椿科班学艺,从杨隆寿、姚增禄、杨万青学武生。十六岁出科,在京、津两地搭班,充当配角。后发愤用功。得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王福寿、张淇林、牛松山等的指点,并拜俞菊笙为师,技艺渐进。二十四岁搭入宝胜和班,以“小杨猴子”之名露演,名声渐起。又与谭鑫培同在同庆班,经谭氏奖液,成为挑大梁的武生演员。二十九岁时入升平署为外学民籍学生,备受慈禧赏识。他与谭鑫培、陈德霖、王瑶卿、黄润甫、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高庆奎、余叔岩、郝寿臣等人合作,先后组建陶咏、桐馨、中兴、崇林、双胜、永胜等班。声誉鹊起。在当时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成为京剧界的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

  NO.2 李万春

  李万春(1911年农历八月十二日 1985.9.14),原名李伯,
  小名长顺,字鹏举,曾用艺名客串李。满族正黄旗人,原籍河北省雄县,出生于哈尔滨。父亲李永利是红遍江南、称绝一时的清末著名“武花脸”演员。李万春不足五岁就开始随父练功学戏。他除了接受家传外,还先后受教于于德智、崔凤鸣、项鼎新等老师。李万春七岁就在上海以“客串李”登台献艺。随后在苏州、无锡、扬州、杭州一带演出。改名李万春,从此他走上了辉煌的演艺路。也是合成天意,此阶段正值马连良抵沪演出,李万春深得马连良青睐,从马先生受教了《南阳关》、《李陵碑》、《打棍出箱》等戏,为他唱念功夫的发展起到了颇重要的奠基作用。十二岁,李氏一门应“斌庆班”主事人俞振庭之约到北京搭班,李万春三天打炮戏《战马超》、《珠帘寨》、《四郎探母》,文唱、武打,技熟艺精,各有特色,被京城誉为“童伶奇才”。从此他大红大紫,轰动梨园。他边演出边广收博取,不但每天有马连良、尚小云等名家作看戏后的总结指导,而且他文戏问艺余叔岩,武戏投师杨小楼,两位大师认真传艺,宠爱极至,均收认他为螟蛉义子。后李万春得到梅兰芳的提携,随同梅先生到沪演出,更是受益匪浅。一九三二年,他自组“永春社”,在京、沪以及济南、青岛、武汉、东北各地演出,大受欢迎。四十年代初,他开办“鸣春社”科班,先后培养“鸣”、“春”两科学生近300人。排演了很多新戏。如《田七郎》、《大树将军》、《佟家坞》、《阴阳鱼》、《羊角哀》、《十八罗汉收大鹏》等。
  李万春的戏路宽广,勇于革新,武生戏的长靠、短打、箭衣,无不出色,武松戏与黄天霸戏均有独到之处。关羽戏曾受教于林树森与李洪春,演来别具一格。猴戏亦颇擅长,刻画美猴王的神态,灵捷机智,不俗不野。

  李万春代表剧目有:《武松打店》、《武松打虎》、《火并王伦》、《九江口》、《闹天宫》、《古城会》、《水淹七军》、《林冲夜奔》等;并排演新剧目《岳飞》、《戚继光斩子》、《廉官风》等。他的弟子有姜铁麟、董文华、马少良、石庆福、韩增祥等。其弟恫春、庆春、圜春,其子小春等都是京剧演员。

回答4:

擅演孙悟空的都是著名武生,很多剧种都有猴戏世家

回答5:

于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