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单位的这种违法行为,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投诉电话是12333。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首先需要准备以下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1)之前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单的银行转账记录。(二)拖欠工资的书面证明。(3)同事的证人证言。(4)社会保险缴纳记录。(5)胸卡、出入卡、工作证、工装、工卡等。
法律分析:
1.医疗费用:医疗费用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费用和住院费用收据,结合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2.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费和收入确定。3.护理费: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员的数量和护理的持续时间确定。4.交通费:交通费按照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所发生的实际费用计算。5.住院伙食补助:住院伙食补助可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确定。6.营养费:营养费根据受害人的残疾情况和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7.伤残赔偿金:根据受害人的伤残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被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伤残赔偿金,自伤残之日起计算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满一年减一岁;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法律分析: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为前置程序,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