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人文特色是怎样的?

2025-04-01 21:36:0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尼泊尔的节日有:

德赛节:又称大德赛节、十胜节,尼泊尔一年一度规模最大的节日,在10月份,共15天,放假7天。

逻月宰牲节:为了祭祀杜加女神而举办的,有供奉山羊和水牛等祭品的祭祀活动。

纳嘉潘查密节:民众会参拜象征控制着风和雨水的蛇神纳嘉,门上会张贴保佑平安的纳嘉画像。

灯节:为期五天,是尼泊尔第二大节日。根据习俗,第一天称乌鸦日。有拜乌鸦,为乌鸦准备食物的习惯。灯节第二天,喂食、祭拜狗。第三天白天,拜母黄牛,晚间点明灯祭拜财神。第四天参拜公牛。第五天为兄弟节。兄弟姐妹们点红点、互赠礼物。

尼泊尔的尼瓦尔族女人,一生至少要结两次婚。当她们长到7-9岁,还未走出童年时,神圣的第一次婚姻就降临了,这次婚姻被叫做“果实婚”,其婚礼仪式被称为“益喜”。有趣的是,这结发的“新郎”不是男人,而是一颗由女孩父母精心挑选出的“贝尔果”——所谓“贝尔果”无非是当地“贝尔树”结出的果实,属于一种青绿色坚果。

在尼瓦尔的习俗中,“果实婚”往往是集体婚礼,虽只是嫁给一颗坚果,但“益喜”的仪式却庄严隆重,毫不马虎。在仪式现场,家长及亲朋欢聚一起,“待嫁”的女孩们,穿上最鲜艳的纱丽,额头中央,点上意寓吉祥的“朱砂痣”,为了表达对她们的祝福,鲜红的“朱砂”甚至把小“新娘”的黑发都染红了,也有些女孩在头顶上系一张绘着“太阳神”的纸帕,意谓“太阳神”将注视着她完成婚礼。

梳妆完毕,在祭司的主持下,女孩们要对着贝尔果和父母一一行礼,表示婚姻的成立。婚礼结束后,父母则要将“新郎”用一块红布裹好,女孩们也会将这位“新郎”珍藏在身边,陪伴自己一生一世。

“再婚”依然是通过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定下的。在男女双方家长定下婚约后,两家就要实行“相亲礼”,即由男方带上10颗槟梆、一盒粉、两套新衣作为见面礼送到女方家中。“相亲礼”仪式之后,男方家中便可以着手选择吉日筹备婚礼了。

回答2:

尼泊尔是一个山地小国,但是却充满了瑰丽的人文色彩和神奇的自然风光。这里的雪山、阳光、民俗风情都是最纯粹的,层层叠叠的宝塔,虔诚者手中不停轱辘转动的经筒,色彩斑驳的唐卡,悠长的低诵,抑扬顿挫的圣歌,还有欢乐喧闹的印度音乐,四弦琴的弦音混合着短笛发出的音符飘荡在空气中。在加德满都谷地的三个城市:加德满都、巴德岗、帕坦以及围绕这些城市周围的村庄,是人文历史最饱满的地方,人民生活贫穷却很快乐。
尼泊尔最迷人的自然风光当属雪山,相对很多地区而言,你在低海拔的地方就可以观赏到这些美丽的雪山。但对于中国游客,最不可错过的还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在这里可以看到珠峰南麓的风光,也是登山爱好者攀珠峰的起点之一。